APP下载

培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成长

2021-05-27陈丽

考试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公共参与价值引领法治意识

陈丽

摘 要:核心素养是学生的重要能力,也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善用法律》一课为例,从注重开展情感体验、注重紧密联系生活、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渗透法律知识方面入手,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了初步探索,旨在强化价值引领、增强公共参与、培养科学精神和提高法治意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价值引领;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公共参与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主渠道,既要帮助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又要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章以《善用法律》一课为例,从价值引领、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公共参与四个角度对核心素养进行培育初探。

一、 注重开展情感体验,不断强化价值引领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奠定基础。”然而,近年来,在中考指挥棒下,部分道德与法治课的课堂上弥漫着应试教育的气息。不少教师存在唯书本论和唯考试论的情况,凡是书本上没有的坚决不讲,凡是考试不考的也坚决不讲,课堂上充斥着“画下来”“记下来”等字眼。当然,从短期来看,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分数确实有所提高,但从长远来看,忽略了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学生成长非常不利。应该在课堂上把情感体验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强化价值引领。所以,笔者在《善用法律》新课的讲授上设计了“勇气锦添谋略,智斗违法犯罪”的环节,让学生明白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不能鲁莽冲动逞一时英雄,结果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更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一个冷漠的人,而是要引导学生敢于并且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一个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视频播放:15岁少年勇夺菜刀,见义勇为

(教师提问)1. 视频中少年的行为可取吗?为什么?

2. 你如果遇到这种类似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①马上报警或就近向警察寻求帮助。②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④了解违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⑤保护好作案现场。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是随着初中生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和青春期荷尔蒙的快速增加,导致他们遇到问题容易出现两个极端的反应。要么选择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行事冲动,不顾后果。不管是哪种选择,对青少年的成长都是不利的。所以笔者特意设计以上环节,通过观看视频和讨论,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正确的情感体验,明白了遇到危险的时候既不能视而不见也不能鲁莽行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见义智为”,避免单一的道德说教,增强政治认同,凸显正确的价值引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道德与法治课最不同于其他科目的地方在于它是一门育人导行的学科,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塑造道德情操,端正人生态度,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

二、 注重紧密联系生活,不断增强公共参与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现实中,不少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脱离社会实践,有的喜欢用一些“浮夸”的素材——国家、社会,站在道德的高地说教;有的喜欢虚拟一些人物“小丽”“小红”等试图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但从课堂实际来看,效果平平。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之为是成功的一节课?应该始终牢记“生本理念”,在课程素材的选用上,坚持“学生喜欢”才是真理。只有选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素材或者直接让学生讲述自己体验过的真实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度,学生才能有话可说进而有所触动,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才能有所作为。在导入《善用法律》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法制播报”这一环节,利用生活中发生的四则新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知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要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行为作斗争;同时在遇到违法犯罪时应该沉着冷静机智处理,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不断提高。

【导入新课】法制播報

新闻1:2019年4月一名女车主在西安某4S店买了一辆新的奔驰小轿车,可提车才5分钟时间,就发现发动机漏油。此后的15天之内,她多次与4S店进行交涉,店方给出的解决方案也从退款、换车变为了只能按照“汽车三包政策”更换发动机。女车主对此种结果无法接受。

新闻2:四川内江一小区惊现小偷,十五岁少年见义勇为,勇夺小偷菜刀,居民们纷纷对少年伸出大拇指。

新闻3:2019年6月8日,济宁梁山县一酒店发生电梯故障,6名高考生因被困40分钟而错过外语科目考试。次日,6名考生及家长要求酒店给出说法,酒店却只愿意给每个考生赔偿6000元。

新闻4:近日,延安市黄陵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成功打掉以曹某某为首的恶势力团伙,抓获违法和犯罪嫌疑人3名,有效净化了校园周边及社会治安环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强调学习离不开生活,要在生活中学习。所以这个导入的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体验,力促学生成长。真实的素材、真实的互动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既能活跃课堂气氛,也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强调“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同样道理,通过生活实践中的素材对善用法律有了真切的感悟,再通过讨论“析侵权行为 探维权之法”“勇气锦添谋略 智斗违法犯罪”“学以致用 落实行动”三个环节让学生自觉投入实践,通过“体验——感悟——实践”的模式帮助学生强化知识、提升能力、健全人格,这也就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强调的公共参与。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通过前两个环节的熟悉和铺垫,到第三个环节要求落实行动来分析维权方法的时候,已经能够很熟练地写出过程和方法了,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也能应对得得心应手了。

猜你喜欢

公共参与价值引领法治意识
“模拟政协”: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培育新路径
中国民粹主义三个动向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培育研究
公共参与:科学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根本出路
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公共参与的意义与引导
多元价值观背景下的价值引导与美德塑造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负面案例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