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春大中棚辣椒高产关键栽培技术

2021-05-27胡勤俭

西北园艺·果树 2021年2期
关键词:床土苗期苗床

胡勤俭

1   品种选择

大棚内一般光照弱、湿度高,加上早春气温较低,故对品种的要求较严。在选择品种时,应选用早熟、丰产,株形紧凑,适于密植,耐低温弱光,抗病性强,经济效益高的品种。一般选择适合大棚栽培的黄皮尖椒、螺丝椒等。

2   播种、育苗及苗期管理

2.1   播种时间和用种量   早春大棚辣椒栽培一般在10月上旬播种。每亩用种量为50 g,亩栽3 800~4 000株。

2.2   浸种催芽   把辣椒种放入55 ℃温水保温浸15~20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滤起,用清水洗净,再在清水中浸泡6~8小时。后用纱布口袋过滤,过滤后于25~30 ℃环境下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3   苗床整理

1)床土选择。床土最好选择上年未种过茄果类蔬菜、肥沃疏松、保水性和透水性强、透气性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地块。

2)床土消毒。①用40%甲醛(福尔马林)200~300 mL,加水25~30 kg,可对1 000 kg床土消毒。将配制好的床土充分拌匀,再盖上薄膜密闷2~3天,揭去覆膜,翻土几次,经2周左右药味散尽即可铺床播种。②用70%五氯硝基苯与65%代森锌或50%福美双按1 ∶ 1混合,1 m2苗床用药8~9 g,拌干细土12~15 kg充分拌匀,播种时作垫籽土和盖籽土。注意每种药的用量, 1 m2不能超过5 g,否则易产生药害。③抗菌剂401或50%多菌灵,1 m2苗床(床土厚7~10 cm)用4~5 g,加水稀释后喷洒床上,拌匀,密闭2~3天,揭去覆膜,翻土几次,充分通气后播种。有地下害虫的土壤要加入敌百虫等杀虫剂。

3)苗床整理。将苗床整理成1 m宽的畦面,长度随需要而定。做畦时,把畦面尽量整平,铺一层1~2 cm厚的育苗基质或细沙,然后在畦面上铺一层3 cm厚的过筛细土。

2.4   播种   在浇透水、整平的畦面上,按1 m2 7~10 g的播种量计算,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然后盖上细土,厚度为1 cm左右,盖土后铺上薄膜,保温保湿。

2.5   苗期管理   幼苗出土前,保持苗床土面温度25~28 ℃,齐苗后温度可降至20~25 ℃。幼苗出现2~3片真叶时分苗,并用25%多菌灵500倍液喷施1次。分苗须在大棚内进行。分苗方法是按7~8 cm行距开沟,沟内浇水,按穴距8~10 cm摆苗(或分在育苗钵中),然后浇水,浇水量以保证封入土充分湿润为宜。

分苗后苗床,白天温度保持在23~28 ℃,夜间保持在15~18 ℃。大棚内床土保持见干见湿,控制浇水。苗期要补充营养,一般用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对叶面喷施1~2次。发现蚜虫时,喷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 000倍液,共喷2~3次。天气较凉时大棚内采取小拱棚多层覆盖保温。定植前10~15天,开始逐渐加大放风量炼苗。

3   整地施肥

提早扣棚,升温烤地。必须在定植前20天扣好棚,并进行保温防寒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应于秋冬季将土壤深翻冻垡,晒土,改良土壤物理结构和杀灭土层中的病虫。由于塑料大棚栽培的生育期、采收期比露地栽培长,需肥量多,应结合翻地每亩施入优质有机肥7 500~10 000 kg、过磷酸钙100 kg。近年来,区域土壤酸化严重,对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块,在减少氮肥用量的基础上,亩施生石灰100~150 kg,提高土壤pH值,以利蔬菜生长。根据辣椒根系浅,耐旱能力有限又不耐涝的特点,要求整地做畦要精细,底层土土块孔隙大,土表平整,土细,浇水时水流快而均匀,排水顺畅。按1.1~1.2 m的距离做高畦,畦中间铺设1条滴灌管道,再用地膜覆盖栽培。

4   定植及田间管理

4.1   定植   辣椒喜温不耐寒,第1朵花现蕾时选晴天上午定植。定植后马上浇足定根水。阴雨天或傍晚定植,茎叶上水珠不易揮发掉,易感染病菌,气温低,根系难于恢复。定植的密度不能太大,过密会引起徒长,只长植株不开花结果,也易发生病害,造成减产。定植时每畦栽2行,株距为30~40 cm,每亩栽3 800~4 000株。栽后浇足水,覆土后立即扣严薄膜。

4.2   温度控制   定植后5~6天密闭大棚,以利缓苗,棚内日温为30~35 ℃,夜温13 ℃以上。缓苗后适当通风降温,棚内白天为28~30 ℃,高于30 ℃放风,降至26 ℃时停止通风,当夜晚棚外降至15 ℃以下时加盖草帘保温。为提高地温,前期应少浇水。气温回升后,当夜晚棚外高于15 ℃时,昼夜都要通风。以后气温再回升,要逐步撤除地膜、棚膜,进入露地管理。

4.3   肥水管理   辣椒从定植到现蕾以茎叶生长为主,体内还进行着花芽分化发育。但因植株体积小,吸收养分的量也少,若土壤肥沃,底肥足,可以不必追肥。第1次采果后(青果)应重施1次追肥,每亩土施长效复合肥20~30 kg。第2批果采收时(青果)除土壤施肥外,还应进行叶面追肥,每7~10天喷1次,连喷3~4次,以增加中微量元素,防止叶片早衰,使果实商品性更好。植株封行后不便施肥时,可结合灌水将肥料溶于水中,从畦壁上渗入到土层中,但必须注意每次每亩施用量不超标,尿素不能超过5 kg,钾肥不能超过4 kg,复合肥不超过5 kg。

4.4   整枝   辣椒整枝可减少植株养分的无效消耗,促进植株根、茎、叶、花、果的协调发展,提高光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轻病虫害发生,有效提高产量。①抹芽,即将植株第一分杈以下的侧芽全部抹除。②定干,选留3个结果主枝定干,其上的果作为生产果,侧枝上的花果全部去除,果个过多不利于果实品质的提高。③摘叶,即摘去下部被荫蔽的病、老、黄叶,带出田外深埋。④摘果,即把那些没有商品价值的畸形果及早摘除,以免浪费养分。

5   病虫防治

5.1   病害防治   猝倒病,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撒施少量草木灰。出苗后在晴天喷施72%普力克或25%甲霜灵600倍液防治猝倒病等苗期病害。立枯病防治方法同猝倒病。疫病可用72.2%霜霉威水剂1 0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3次。炭疽病,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加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洒,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菌核病在苗期感染,可用50%多菌灵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喷洒茎基部,10天喷1次,连喷2~3次。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 400~600倍液、1.5%植病灵800~1 200倍液喷雾。青枯病发病初期预防性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 000倍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疮痂病发病初期用60%琥乙磷铝500倍液、1 ∶ 1 ∶ 200波尔多液,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5.2   虫害防治   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溴氰菊酯3 000倍液喷雾防治,也可防治烟粉虱。蓟马防治药剂同蚜虫。茶黄螨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5%噻螨酮乳油或2.5%联苯菊酯乳油2 000倍液喷雾。红蜘蛛防治药剂同茶黄螨。烟青虫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3 000~4 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 000~3 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喷药时间应在3龄以前,否则效果不好。斜纹夜蛾防治药剂同烟青虫。

猜你喜欢

床土苗期苗床
简述日喀则番茄1号常规品种的采种技术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论培育蔬菜壮苗技术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不同育苗密度对无患子苗期生长的影响
不同淹水时期与历时对夏玉米的影响
大棚蔬菜沤根有良方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
水稻育秧技术推广遇到的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