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史上的卫生运动

2021-05-27户力平

北京纪事 2021年5期
关键词:北平市爱国卫生公共卫生

户力平

公共卫生话题,越来越受关注。

据《北京卫生志》载:“北京卫生运动,于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在大都(今北京)以修浚筑潭,动用数十万人进行的卫生去秽运动开始,使都城高梁河、积水潭(今什刹海)、通惠河构成漕运水系;金水河、太液池构成宫阙水系,整个市区流水清澈,宫阙与碧蓝清水映辉。”

清代后期,北京开始注重城市卫生管理规范。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京师巡警局制定了公共卫生规则,动员百姓注重清洁卫生。宣统二年(1910年)成立了北京防疫委员会,同年又成立了北京卫生委员会。

民国期间,在北京开展了多次颇具规模的卫生运动。1923年4月22日,全市组织灭蝇运动。1924年5月开展了整治街巷环境,清除遗存垃圾大扫除活动,

1926年5月,第一次卫生运动大会在中山公園召开,东城、西城、南城、北城设分会场,讲题涉及“什么是公共卫生”“什么是个人卫生” “儿童心理”“健康与经济”“传染病防治”“清洁卫生”等。宣传形式为讲演、表演、音乐等。

1929年,再次举行卫生清洁运动大会。1934至1937年,北平市每年都举行一次卫生运动大会,主题为防传染病、灭蝇等活动。

1937年7月“七七事变”以后,城市卫生运动被迫暂停。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召开会议,动员开展卫生运动。此后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无法再顾及北平的市政环境及卫生运动。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为了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北平市开展了大规模的清除积存垃圾运动,历时91天。分两个阶段:3月24日至4月18日为清户清巷阶段,要求每家每户清理垃圾、杂物,达到室内外整洁;4月26日至6月30日为清除待运垃圾及临行垃圾阶段,将暂时存放于各垃圾场的垃圾运至城外,并对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整个卫生运动由北平市清洁运动委员会组织实施,并设置检查组,对每条街巷的卫生状况进行逐一检查。此次活动有7.3万余人参与,出动汽车800余辆,兽力车3万多辆,共运走垃圾219280立方米,使城市卫生环境初步改善。9月27日,“北平”正式改名为“北京”。11月至1951年3月,北京市又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卫生运动,将明清以来陈积的60余万吨垃圾全部清理干净,使古都面貌焕然一新。

1952年3月,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大会。随后,爱国卫生运动开始在全市展开。从8月开始,为迎接国庆3周年和10月初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再次开展大规模清洁扫除卫生运动。此项运动目标,一是彻底清除故宫及周边垃圾,二是以大扫除的形式整治市区主要街道及公共场所环境。当时以派出所管界为区域,动员市民积极参与。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把京城的街道扫得干干净净,并将坑洼的地方填垫平整,沟渠疏通。12月,第一次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展览会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首都开展了大规模卫生宣传活动,仅卫生宣传员就达4700余人,30余个卫生宣传队赴各街道、乡村宣传发动爱国卫生运动。

同年底,全国及华北地区首次评选爱国卫生模范单位和个人,北京市被评为市级模范单位的有西城区福绥境街道办事处和海淀区永丰屯村,而被评为卫生模范个人的有117位。在全国大城市爱国卫生评比中,北京与南京并列第一。

20世纪40年代,北京

猜你喜欢

北平市爱国卫生公共卫生
新世纪关于20世纪5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研究综述
爱国卫生运动的中国经验:生成与新进展
北平市整顿粪业研究——以1936年为核心的考察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启事
《首都公共卫生》征订征稿简则
博物馆
爱国卫生健康陕西
公共卫生服务怎加强
公共卫生监督不是“陪衬”
平市两千青工学生参加义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