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的北京立法实践
2021-05-27金陌
金陌
2021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回看这一年实践,垃圾分类工作在北京初见成效。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2021年1月份,北京厨余垃圾总体分出量为6109吨/日,其中家庭4245吨/日,餐饮单位1861吨/日。条例实施前为309吨/日,分出量增长了12.7倍,分出率达到21.78%。截至2021年2月,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其他垃圾在减量——全市进入末端处理的其他垃圾仅有1.53吨/日,同比下降近35%。
而这背后,是政府和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2月北京市召开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介绍,自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检查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单位73.24万家次,存在问题率为2.59%。另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丁剑华介绍,北京实施垃圾分类后,北京市商务局牵头研究制定了《社会餐饮门店制止餐饮浪费践行“光盘行动”指引》。据统计,2020年8月至12月北京市社会正餐企业厨余垃圾产出量较上年度同期相比减少了约30%。其间,为垃圾分类,仅“桶前值守项目”,北京市就启用志愿者队伍37.7万人次,服务时长352万小时。
回顾这一年,北京垃圾分类的实践,还是有其“北京模式”的特点。
走在全国前列
早在1957年,据《北京日报》报道,北京市当时的一项工作是全市城区要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收集。当年,垃圾分类比较简单,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再利用的。于是,北京市以“废品回收”为特色的垃圾分类,甚至引发了国际社会关注。
2000年,住建部确定北京等8座城市试点垃圾分类,开始“可回收”“不可回收”的两分法垃圾分类的推广。同年,北京申奥成功,使得“垃圾分类”进入政府主导层面。
2009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意见》。确定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原则——“全程管理、系统衔接、科学分类、适应处理”。按照大类粗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三类。这是北京市垃圾处理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时期,北京的垃圾处理工艺经从原来简单的卫生填埋,向生化处理、焚烧发电、衛生填埋三种处理方式转化。
2010—2016年,北京将垃圾分类系统建设列入“十二五”规划中,在3759个小区开展了垃圾分类达标试点工作,覆盖到有物业管理的80%小区,覆盖人口800万人以上。户用分类垃圾桶400多万套,社区分类投放站5万余个,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辆1100余辆,组建“绿袖标”垃圾分类指导队伍2万余人。东城区、房山区被住房城乡建设等五部委评为全国垃圾分类首批示范城(区)。
政府重视、立法明确
2011年11月18日北京市颁布出台了国内首部生活垃圾管理工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为建立本市生活垃圾管理的长效机制,建立生态循环可持续的垃圾处理系统,切实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提供了法制保障。
2017年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针对《条例》执行情况的执法检查工作,2018年市政府相关部门又针对执法检查审议的意见展开了调研工作。同年,市政府出台了《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三年行动计划》。在2019年市人大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大力促进源头减量,强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议案办理的情况报告》,要求通过立法来明确分类投放是垃圾产生者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在2019年7月正式启动了《条例》的修订工作。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作为草案的起草单位成立了修法工作小组。组织召开和参与了60多次专题讨论会、座谈会,并通过书面征求意见的方式就条例修订的主要制度设计和条款内容,多次征求相关部门、各区城市管理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的意见。同时,工作小组进行了文献梳理,对比了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杭州、深圳、成都等近期出台的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法规,吸收了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先进做法,草拟了《条例》的修订说明和条例修订的主要条款。
同时,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于2019年10月14日至11月13日,就草案送审稿向社会开展了为期30天的公开征集意见。共收到了多达376条,96%的公众是同意进行修法,并认可修法的目的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就普及分类知识,明晰分类标准,提高分类投放的便利性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经过4个多月的集中调研,和征求意见、反复论证一系列的过程,《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修正案》于2019年12月27日经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正式表决通过,并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分类名称简洁易懂
在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北京市采取“大分流、小分类”的模式。以行业为“轴”建立大分流,以业态为“经”进行小分类。居住区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办公场所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公共场所分为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
在名称上,北京采用了新国家标准名称“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类。这在网络上被大家盛赞。从名称上一目了然,解决了被很多网友吐槽的“搞不懂干湿垃圾是什么”的问题。
激励政策引入智能科技
北京市也吸收了其他城市经验,譬如,在垃圾分类中建立“绿色账户”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北京市也结合自身高科技的特点,在“激励机制”中试点加入高新技术元素。
在北京东城区新怡家园社区,我们看到每栋楼附近都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每个站点除了四色分类垃圾桶,还配备了智能垃圾箱。智能垃圾箱底部装有称重装置,可以根据居民投放的频率和数量进行积分,能兑换相应的礼品。
在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随着新型垃圾分类回收驿站进驻和垃圾分类“双积分”奖励制度的实施,居民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两个多月来,已有500多人次通过积分兑换到了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
在璽萌公馆小区,这里新投用的垃圾分类回收驿站,除了分类垃圾桶,还配备有洗手池、智能语音宣传杆、灭蚊灯,并且全都是太阳能供电。智能语音宣传杆具有人体感应功能,投放垃圾的居民一走近,它便开始播送垃圾分类知识,垃圾桶上方安装的灭蚊灯,有驱蚊虫的效果。依桶站而设的洗手池,不仅有洗手液,还有烘干机供居民使用。
在清河街道等地AI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已正式上线服务市民。自动开门、语音提示、锯齿破袋、满溢报警、主动灭蚊、除异味、24小时视频监控和洗手池等功能,让人们更方便、干净地进行垃圾投放。
目前,在北京市海淀区,超过2万个垃圾桶和100余辆运输车都拥有了“读心术”。装有芯片的智能垃圾桶拥有自动溢满报警功能,可以及时将垃圾数据传入调度平台,通知附近车辆收运,彻底把过去“空车找垃圾”的收运模式转变为“垃圾找空车”。这对形成垃圾分类的长效机制起到重要作用。
实行缓冲期的分类政策
北京也和上海一样,明确“不分类、不收运”和“不分类、不处置”的“双向监督机制”。但上海实行的是刚性为主的垃圾分类政策,而北京则是实行了柔性为主的分类政策,其主要区别在于,对“定时定点”、楼宇撤桶、厨余垃圾破袋投放等有无明确规定。
在上海推行的“定时定点”政策,曾遭到很多早晚上下班没办法扔垃圾的“打工族”的抱怨。北京政府这方面推行的是要让居民24小时都可以倒垃圾的政策。而与“定时定点”相关的楼宇撤桶、厨余垃圾破袋投放这两方面,楼宇撤桶已经全面推广,但厨余垃圾破袋投放目前并没有强制执行,一方面发动市民主动执行,另一方面并不强制。主要靠垃圾分拣员来进行处理。这一政策非常人性化。为刚性提供一定期限的缓冲期,方便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激发北京市民的荣誉感
在垃圾分类工作中,北京市建立“市区有绩效榜、街道有排名榜、社区有红黑榜、楼道有荣誉榜”的“四榜公示制度”。这项制度激发了北京市民的荣誉感。而在北京活跃的众多环保公益组织更是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正是因为有了北京人身上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北京实行“有设施设备、有宣传告知、有物流去向、有长效管理、有分类实效”的“五有测评标准”。
走访北京社区,就会发现,过去一年里,几乎所有社区都会定期有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其中垃圾分类宣传作为长效宣传,这方面的活动最多。不同的公益组织有不同的宣传活动,围绕垃圾分类,趣味性的、科普性的、基础性的……都有大量市民积极参与。
鼓励“废品上门回收”
2021年1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等11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本市可回收物体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可回收物回收的点站中心设施建设、服务质量、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作出规范,推动可回收物回收增量和其他垃圾末端处置减量。《意见》明确,本市将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科学布局的原则,鼓励规模化企业全链条运营,促进企业开展低值可回收物回收;鼓励物业管理、环卫作业等机构共同参与,分工协作;鼓励采用“两桶一袋”上门有偿回收等方式,促进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
《意见》明确,在回收过程中,可回收物经营者应做到标志、车辆、着装、衡器、服务、编号的统一;在回收服务中应做到便民热线、回收人员信息、回收目录、回收价格、投诉电话公开。此外,室外堆放的可回收物应规范遮盖,做到“日收日清”。可回收物经营者采用定时定点方式收集的,应保持场地周边的环境卫生,做到“人走场净”。
在望京金隅丽港社区,地处小区中央的垃圾分类驿站已投用月余。这座驿站由一个集装箱改造而来,落地玻璃窗通透明亮。每天早7时至晚8时,这间驿站都会对外开放。这种分类驿站的建设正是为了解决低值可回收垃圾的处理问题。
十多种可回收垃圾的收集、分拣、运输、处理,全流程均可在智能平台进行统一监管。居民把可回收垃圾送往驿站后,会用手机扫码登记,由蓝牙电子秤进行称重、自动积分。下楼不便的老年人,也可拨打驿站电话,由工作人员上门收取可回收垃圾。据介绍,全智能化管控可最大程度上避免人为操作产生的误差,以保证所有可回收垃圾被纳入正规收运体系。
试点一个多月,金隅丽港社区的分类驿站每天最多回收300公斤可回收物,社区环境明显好转。望京街道办相关负责人说,像这样的垃圾分类驿站将陆续入驻望京全部25个社区,并建立驿站的评价和退出机制,真正做到源头减量,精细分类。
学生必修垃圾分类
2020年12月,北京发布学校生活垃圾分类指引,明确学校要建立内部垃圾分类考核制度,加强监督考核力度,对垃圾分类不到位的部门、个人,要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内部通报,有条件的学校要将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纳入评优评先体系。
指引明确学校应成立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垃圾分类要成为学校的“必修课”,引导师生参与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中;垃圾分类知识和本校垃圾分类要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和教职工培训;有条件的学校将师生参与垃圾分类纳入评优评先体系。
指引提到,学校应鼓励师生围绕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小妙招、分类投放容器改造、变废为宝等方面集思广益;开展“光盘行动”,鼓励教材循环利用,鼓励快递包装回收再利用;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推行无纸化办公,提高再生纸的使用比例,不使用一次性杯具。同时,校内餐饮经营者、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和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餐具、洗漱用品等,并应设置醒目提示标志。
在指引要求下,学校应与有收运资质的单位签订各类垃圾收运处理合同,厨余垃圾收运应做到“日产日清”。此外,学校的实验区域应严格执行实验室废水、固废的管理规定,严禁将危险废物,即生物、医学、物理、化学、环境等实验产生的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设有校医院、校医室的学校,还要单独设置医疗垃圾收集容器,按照医疗垃圾相关规定要求处置。
《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一周年后,回首过往,不难发现,在垃圾分类的探索与实践中,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段坚实的道路,尽管存在不足,但前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