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认知能力培养策略探究

2021-05-27甘培芳

考试周刊 2021年33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甘培芳

摘 要:古诗词是中国数千年发展过程中积淀的文化精髓,具备巨大的艺术价值,也具有关键的教育功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诗词,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文章主要探究当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实现对学生认知能力的有效培养。

关键词:认知能力培养;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既要有具体的学习策略,还需具备较强的策略转移能力,并知道怎样使用策略。相关研究表明:很多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其认知水平发展也高于他人,且其善于积累、善于总结,也能够在认识自我认知特点和具体对象的前提下,借助自我认知能力来进行自主高质高效的学习,从而得到长足的知识建构。一直以来,诗词教学都是语文学科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环,然而在具体诗词教学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如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与诵读,忽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形成,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基于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自身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具体情况来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鉴赏能力,且促进其认知结构的不断完成。

二、 目前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部分教师积极践行了新课程标准,且在一定范围内获得了较好的成效。通过调查发现: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其课时安排合理,满足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很多学生都认为教师非常重视诗词教学,通过对学生进行诗词测验,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基本能通过相关测验,由此可见,当前教师和学生都已逐步适应了新课程改革。

然而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仍然具有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文本背诵,鉴赏能力培养被忽视。现如今,虽然新课程改革已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教师们因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应试性的教学思想,在诗词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加注重文本诵读,这种方式尽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可是对学生深层次能力的培养目标并没有实现,阻碍了他们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发展。

(二)忽视诗词类别分析,学生情感渗透能力得不到提升。在诗词教学中,要想学生能够领悟诗人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对所学的诗词进行合理分类,可是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由于部分老师对此不够重视,这就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对所学诗词进行准确分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极易导致学生在诗词上认知的混乱。

(三)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想象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由于受到应试性教育思想的影响,致使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从而导致诗词学习较为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对诗词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加上教师所讲授的诗词内容仅仅流于表面,这就严重影响到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最终导致学生的认知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三、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认知能力培养策略

(一)注重挖掘诗词背景意蕴,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养成

在诗词中蕴含着诗人对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感悟与认知,而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构起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并对学生批判鉴赏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这样学生才能够读懂诗词中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 正确引导学生探究诗词的背景故事。在初中语文诗词学习中,由于诗词中含有非常多的典故,这就使得学生很难理解诗词,而传统诗人和词人的诗词作品中大多采用“以典入诗”的手法,也就是用典来对历史进行品评,创造意境;故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诗词中蕴含的背景故事进行探究,包括:诗人所用的典故、诗人的生平信息及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语言的用意,帮助学生构建起流畅的思维,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发散学生的思维,对诗词意蕴进行综合评判,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促使形成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发散自己的思维,将诗人的情感转化成自己的情感,从而更好地鉴赏诗词。

如在《赤壁》的教学中,这首诗是一篇咏史怀古诗,诗人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感叹,在对赤壁之战的描述中,诗人选择从反面将功劳归于东风,并未具体谈及东吴、周郎的胜利,同时诗人假设若东风误了周郎,则二乔就会被曹操抢走,关在铜雀台上。在这首诗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先为学生介绍诗人杜牧创作这首诗的背景,即:诗人在经过赤壁这个著名的古战场,对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发出了感叹,同时其在观赏古战场的遗物后,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然后教师对杜牧的生平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杜牧在写这首诗的遭遇,以便其更好地理解到这首诗所要抒发的情感,也就是诗人的胸怀大志不被重用。待完成这首诗的讲解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这时很多学生提出:“诗人杜牧为何关心二乔被捉?”针对这一质疑,教师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主思考这一问题,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思考结果为其答疑解惑。

(二)基于诗词类型讲解,促进学生情感体会能力的养成

创造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诗词的美在于意境,诗词的意境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情感体悟和想象力,使之在境界中感动关怀。在初中语文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创造意境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其情感体会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 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直观呈现出诗词中刻画的形象,如在《天净沙·秋思》的教学中,仅靠学生自己的想象往往很难理解文中“藤、乌鸦、小桥流水、古道、瘦马”等这些意象所要表达的意思,故而教师可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图片,然后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观看视频或是图片的过程中,更加直观地体悟到诗词中这一意象,从而更好地感受到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初中语文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