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场由“喜欢”到“爱”的奇妙之旅

2021-05-27张梦晴

求学·文科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新闻部青年志愿者协会喜欢

张梦晴

刚进入大学,五花八门的社团接踵而来。相较于学生会招新咨询处的门庭若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这边显得冷清了不少。

而我,对青年志愿者协会情有独钟,也确实佩服这些青年志愿者,他们怀着满腔热血,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顺利进入青年志愿者协会后,我在部门选择表上写下了“新闻部”三个字。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这个部门的人少得可怜,主要原因是,每次写活动新闻稿的时候都需要修改很多次,这让很多新生都不敢尝试。可是,对我来说,我很喜欢写文章,喜欢对文字不断雕琢的那个过程。

开学后,协会组织的第一次活动是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送温暖。听着爷爷奶奶们讲过去的故事,讲述那个年代的纯真和善良,也许是蒙上了记忆的光环,那段青葱的岁月让他们的脸上浮现出耀眼的笑容。摄影部拍摄的照片正好定格了这美妙的瞬间。

可是,当我看着这些照片准备写新闻稿的时候,心里却犯了愁。原来,即便在面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时,也会产生退却的念头。

我很喜欢写文章,也喜欢读书。我在读萧红的《商市街》时,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如汹涌的海水般倾泻,饥饿和寒冷之感跃然于纸上,我的思绪亦像绵延的山峦,望不到尽头,也不想停止眺望。我希望自己也可以随意地抒发情感,畢竟真情实感才最能打动人。可是,这次写新闻稿的感觉并不美好。

部长给我写的新闻稿的反馈是:不要加入太多的主观情感。收到反馈之后,我完全不知道该怎样下笔修改,甚至产生了退会的想法。那一刻,我格外羡慕摄影部的人。

过了一会儿,部长给我发来了好多篇新闻稿,我仔细研究之后才发现,自己写的新闻稿简直无法入眼。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我把新闻稿写成了散文。

接下来,我看了很多条新闻视频,读了很多篇新闻稿件,不断地学习新闻稿的写作要领。我把改好的稿件交上去,这一次终于得到了部长的点头。我也逐渐明白了写作的初衷并不只是为了自己情感的抒发,能够帮助别人、向外界传递爱和温暖也是文章的一种表达。青年志愿者协会,本身就是去引导和弘扬生活中的真善美,而作为协会中的新闻部,更应该承担起宣传的功用,通过一篇篇精练真挚的新闻稿,为“善小”发声。

第二次活动是去某个小学向小朋友们宣传安全用电的知识。在那里,我和小朋友们玩成一团,体会到小朋友的单纯美好,小男孩拿起一瓶矿泉水递到我的手里,小女孩主动牵着我的手。在他们眼里,我不是一名志愿者,而是一位知心大姐姐。

从这次活动开始,我终于切身感受到了志愿者活动的魅力。这种感觉很奇妙,如同小时候含在嘴里的棉花糖,甜甜的。被小朋友完全信赖,被爷爷奶奶当成最亲的人,被社区居民礼貌相待……在这两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与世事无常。而我们,幸运地成为这些陌生人生活里的一抹阳光。

回到学校后,我从摄影部那边拿到了照片,突然发现自己入镜了——我被小朋友们包围着,像极了一位老师,脸上露着掩不住的笑容。这一次,我比较熟练地写好了新闻稿,润色后发给了部长。

让我惊喜的是,两天后,我在学校的官网上看到了自己的那篇新闻稿。我如获珍宝般地截图保存下来,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一直到大三,我准备考研究生,这才卸任了新闻部的工作,辞职那天,心里非常不舍。大学里可以参与的社团有很多,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社团再容易不过了,难的是如何一直坚持下去,并从中学习到让自己受益终身的东西。

大四上学期,眼看着周围的同学出去实习,我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放弃一切去备战考研究竟对不对,想做的事情太多了,而时间太少了。我安慰自己,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就像当初学写新闻稿的时候,就像那些历经风雨的爷爷奶奶依旧笑对生活。那时的我坚持不放弃,现在为什么不可以呢?

我想起在上次活动中,有一位小朋友拉着我的手说:“我以前喜欢画画,现在我爱画画。”当时,我笑小朋友说话真有意思。现在想想才明白,原来小朋友早就明白了的道理,我竟然现在才懂:只要把“喜欢”变成“爱”,那么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已经成功了一半。

猜你喜欢

新闻部青年志愿者协会喜欢
青年志愿者协会赴贫困山区支教利弊的具体分析研究
高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德育载体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