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设计探索
——以广西大学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为例

2021-05-27李久芳

城市建筑空间 2021年4期
关键词:广西大学剧场广西

李久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640)

1 项目概况

广西大学作为广西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校园文化标志建筑不仅是校园风貌的展现,更是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广西的名片。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位于广西大学西校区中心轴线端部,是西校区空间轴线的延续,同时场地东侧与图书馆相望,建筑建成后将与图书馆共同形成校园文化中心,成为联系东校区和西校区的核心纽带。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总建筑面积19 420.05m2,总高度32m,局部地下1层,地上4层,其中地下建筑面积295.31m2,地上19 124.74m2,由1 721座大剧场和366座多功能音乐厅及2组音乐舞蹈教育用房等部分组成。

2 设计思考

项目建设之初,从项目需求探索如何设计具有广西大学特色的校园观演建筑。

1)历史传承需求 广西大学是一所拥有90余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沉淀丰富的高等学府,现状校园环境中,保留着部分铭记校园历史或记忆的建筑景观或雕塑,但整个校园环境中,缺少统一而强烈的历史文化氛围,不能将这座近百年老校的资历底蕴向世人展示。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能满足现代校园空间规划活动的同时,加入更多历史场所的重塑,以传承保留广西大学的校园文化与记忆。

2)校园空间环境需求 广西大学现在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缺少具有活力的人性化环境设置。校园景观植物较为丰富,却未形成有组织、有序列的景观格局,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则能进一步整合与提升整体校园景观环境,为广大师生营造舒适宜人、具有活力的场所。

从历史传承需求及校园空间环境需求解读广西大学为什么需要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接下来探索如何设计一个融入百年校园文脉的文化艺术教育中心。

1)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应符合校园重要建筑的形象和气质,该方案以规整庄重的形态体现百年西大的校园文化底蕴,建筑形体提取广西大学汇学堂的意象进行演绎,体现百年西大的校园文化底蕴,选用柱廊的形式凸显建筑的典雅大气。

2)广西大学作为西大在南宁建校后的主要校区,至今仍保留着一部分校园历史建筑,该建筑方案参考校园主要历史建筑的配色和材质,与校园环境形成色彩和肌理的统一,以保护和恢复校园历史风貌。

3)该方案利用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在校园轴线的中心枢纽地位,统一整合校园公共空间,场地西侧大礼堂广场结合西区水塔,形成具有历史意义的空间氛围,容纳更多学生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增加人们对于校园历史的认同感。利用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在校园轴线的枢纽地位,整合校园公共空间,场地西侧结合西区水塔,营造成学生社会活动中心。场地东侧汇学广场与图书馆相呼应,打造校园文化中心,也是广西大学大型文体活动的主要活动场所。

3 设计构思

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设计应结合地域文化,融入百年校园文脉。项目融入广西著名自然地貌特色,铸就文化艺术精品,象征广西最高学府“勤恳朴诚、厚学致新”的人文精神,整体建筑是一座集美学、声学和使用功能于一体的作品。设计凸显校园核心建筑的端庄大气,强调空间与人的亲近性,增强人与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性,充分利用廊道交流系统,缩小人与空间的距离,使人更易到达构建的空间,其设计理念如下。

3.1 传承广西历史文化

整体设计植根于当地民族历史文化,以广西独特的自然风貌作为设计灵感来源,借以梁思成先生设计的桂林雁山园“汇学堂”建筑风格为设计理念,旨在用空间传达艺术学院的文化性、地域性与空间美学。建筑剧场内部设计融入广西特色山水风貌,如“龙脊梯田”“喀斯特地貌”“广西山水”等著名自然元素,以此展示广西地域的山水特色。此外,主入口正门采用具有广西特色的壮锦元素回形纹元素,整体造型简洁大气,体现广西当地民族文化。

3.2 传承西大百年校园文脉

从整体校园面貌和特色入手,结合学校整体规划,特别注重对场所感的构筑,建筑借鉴广西大学在桂林发展时期雁山西林公园中的“汇学堂”建筑形式,做到建筑间、建筑内、建筑外空间的一种通透性、亲和性、开放性、交融性,同时在建筑中融入校园历史人文气息,增加建筑文化特质。建筑屋顶造型形成一个博士帽形态,象征着西大作为广西最高学府所具有的人文气息;建筑风格淳朴厚重,传承西大近百年的历史人文气息,凸显校园核心建筑的端庄大气,如图1所示。

图1 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外观

4 功能组成

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是集演出、会议、教学、展览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建筑,主要功能包含大剧场、多功能音乐厅、音乐与舞蹈教育用房、舞台候场区域等。

1)剧场部分 1 721座大剧场是整体建筑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含3层观众厅、综合型舞台、演员候场区域、观众休息厅、入口门厅等。建筑主入口结合东侧主广场设置,观众通过东侧入口大台阶到达2层观演门厅。此外,观众可通过南侧及北侧广场的室外楼梯到达侧厅区域,1 721座大剧场位于中部,与门厅侧厅相通,观众流线清晰便捷。演员及后勤人员从北侧进入舞台候场区,与观众人流分设,互不干扰。

2)音乐厅 366座多功能音乐厅位于3层东侧,剧场与音乐厅共用门厅及休息区,与剧场通过环形上空中庭相互联系。多功能音乐厅能满足多种用途,可灵活改变舞台布置及座位布局。

3)音乐舞蹈教育用房 由于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担负更多艺术教育职能,设计中将音乐教育用房及舞蹈教育用房围绕大剧场分设于南北两侧首层,与剧场建筑通过庭院分隔。此外,音乐舞蹈教育用房兼做剧场排练厅,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教育用房出入口位于南北两侧,与观众流线分开,相对独立。

5 建筑造型分析

建筑设计秉承西大校训,以“百年汇学,厚德朴诚”为设计立意,以梁思成先生设计的原西大桂林校区礼堂,目前国内唯一可使用的民国礼堂——汇学堂为原型,抽象提取其立面元素,通过现代的建筑手法传承演绎,使其成为具有西大特质的标志性建筑。

建筑立面造型通过现代的竖向柱廊呼应校训中的“厚”“朴”精神,建筑色彩采用灰白色的主色调,汲取部分铭记校园历史记忆的建筑特征,用现代的材料——石材与金属材料进行重构和表达,以鲜明的视觉特征将近百年的老校优雅地展示给世人,以传承保留西大的校园文化与记忆。其造型创新点如下。

5.1 造型新颖大气,诠释建筑景观与人文美学

建筑整体造型端庄大气,借鉴历史形态,传承校园文化。正立面“八字”悬挑屋盖气势恢宏,顶面灰色铝方通装饰线条精致美观,14扇仿铜大门壮锦回形纹极具特色,不规则多边形折角石材柱廊高耸挺拔,诠释建筑景观与人文美学,成为校园文化新地标(见图2)。

图2 建筑立面

5.2 柱廊光影变化,形态庄重典雅

83根14m高室外柱廊折射的光影随时间推移在建筑体上不断变化,通过石材拼装的点、线、面等距分割,形成六角多边形立体形态,建筑整体随光影的灵动表达艺术的精准、典雅、美观。

5.3 大剧场空间界面声学处理精细,满足专业级剧院演出要求

大剧场装饰提取地域自然元素,结合声学参数分析,应用三维技术精准深化,整体效果融会贯通。圆弧声学复合造型板迭级过渡,增强剧场空间感和环绕感;波浪起伏线状凹弧形槽木板作为扩散体,兼具声学效果和装饰美感;曲面吊顶平滑圆顺,提高声场均匀度,避免声聚焦、回声缺陷。装饰达到建筑声学技术指标,满足专业级剧院演出要求。

5.4 小剧场室内山体渐变墙面造型独特,舞台效果生动形象

小剧场墙面采用不同规格的木挂板与木质穿孔吸声板镶嵌拼装,拼缝美观,铝格栅天花平整,整体形成山体渐变造型,与多维旋转演绎灯光相互衬托,舞台效果生动形象。

5.5 大堂室内钟乳石状不规则曲线GRG饰面造型巧妙,凸显广西特色风貌

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大堂不规则GRG线条加工尺寸准确,安装牢固,拼缝细腻,弧面平滑流畅,4处内门垭口利用GRG材料可塑性表达出钟乳石流坠质感,模仿自然形态巧妙构造钟乳洞奇观,将广西特有的地貌风情通过意象化呈现,华丽动感。

6 结语

广西大学君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是在百年历史校园内的一次积极尝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和广西大学建校90周年的重点工程,精致的质量与完善的功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展示新名片,营造了“美育”的艺术空间,成为我国与东盟国家教育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

猜你喜欢

广西大学剧场广西
欢乐剧场
广西大学为毕业生制作今昔对比照
广西大学广西创新发展研究院简介
广西尼的呀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1卷总目次
论《日出》的剧场性
权力控制:权力清单制度背后的公法思维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