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新解
2021-05-27北京丁启阵
◎文/北京·丁启阵
图/波西
子夏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
众所周知,孔子是《诗经》传播专家,他竭力宣扬《诗经》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这一章记载的是一次教学问答,弟子子夏向他请教《诗·卫风·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什么意思,孔子予以解答。
说实话,孔子对子夏所提问题的解答,偏离了诗歌的具体内容,偏离了文艺阅读的审美活动,把诗歌当做他恢复周朝礼乐制度思想教育的辅助教材,无异于焚琴煮鹤,相当无趣,不足以解人颐。
我们先来看看诗句的具体意思。
巧笑倩兮,关键在倩字。马融说是“笑貌”,朱熹说是“好口辅也”,杨伯峻说是“有酒窝的脸笑的美呀”。马融的解释没有点出美好,释义不全;杨伯峻的解释单说酒窝,掺进了个人爱好,把原义窄化了;相比之下,朱熹的说法稍优,口辅,指口腔、下巴。朱熹说的当然不够全面。美好的笑容,其实不光是唇红齿白,面颊美观,眯缝的眼睛会透出光彩,轻扬的眉毛也会舞蹈的。
美目盼兮,关键在盼字。马融说是“动目貌”,朱熹说是“目黑白分也”,南怀瑾说是“漂亮的眼睛已经很厉害了,还要盼兮,眼神中流露着‘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意味”,傅佩荣说是“滴溜溜的眼睛真漂亮”。马融解释的缺点跟倩字一样,没有说出美好;南怀瑾的说法,过于现代化,忽略了它是上古汉语;傅佩荣的说法,失之朦胧,失之偏颇,只说出了动感之美。依旧是朱熹比较能说到点子上。盼,本义是黑白分明;对黄种人而言,最健康、最明亮因而最美的眼睛,应该是眼珠子黑如点漆,眼白纯净且恰如其分。
素以为绚,素指洁白的底,绚指彩色的装饰。这一句是前两句的比喻,说的是,美人(一般认为是庄姜夫人。整首诗描写的是齐国美女庄姜出嫁给卫庄公时的容貌与装饰之美)已经有美好的笑容和迷人的眼睛这些天生丽质,再配上华丽的衣装饰品,就更加美丽动人了。
再来说说孔子师徒的解读。
原本是赞美女子容貌装饰的诗句,孔门师徒却用来讨论绘画技艺,讨论礼仪修养,实在有些迂腐。
绘事后素,当然不是真的讨论绘事(绘画技艺),它是一句比喻,意思是:像绘画技艺一样,只有在洁白的底子上,才能描绘出漂亮的画面来。
孔子这一句,原本是模棱数可的话,女子审美、绘画技艺、礼仪修养都可以指。而子夏,一下子就把它定格在礼仪修养上。说的是礼仪修养也像美女、绘画一样,以素为质地——所谓素,指的是忠诚信实的品质——有了美好的质地,然后加以适当的修养装饰,这才成为合格的君子。
子夏的回答,深契孔子随时随地宣扬礼仪的人生宗旨,因此,得到了孔子的赞扬,称其启发了自己。虽然《礼记·礼器》中有“白受采”的说法,《周礼·冬官·考工记》有“画缋之事后素功”的说法,但孔子在说“绘事后素”的时候,并没有指礼仪修养的意思。经子夏这么一说,孔子觉得很有道理。
孔门悟性较高的弟子,都把孔子的心思捉摸透了。只要把《诗》中句子往礼仪修养上联系,定能得到孔老师的赞扬。子夏如此,子贡也如此。子贡把原本赞美文章学问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解读为礼仪修养,也曾大获孔子之心,孔子称子贡有资格跟他谈论《诗》了。(《论语·学而》)
鲁迅先生说过,《红楼梦》的立意,由于读者的思想观念不同,便有种种读法。其实,《诗经》早已如此。革命家读出阶级斗争,才子佳人读出风花雪月,道学家读出苟且淫荡,儒学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则读出礼仪修养,读出思无邪。
歌颂美人的千古绝唱诗篇,被孔子师徒当成了宣传礼仪修养的教科书,用今天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我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