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的“名人名言”
2021-05-27浙江景志祥
◎文/浙江·景志祥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许邵对曹操的这个评价,经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算是家喻户晓了。
从古至今,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一直很多,但都比不了许邵这两句。
曹操是枭雄,可又不是一个简单的枭雄。他精兵法,善诗歌,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向,虽好用权谋,然自古以来的英雄,岂有不用权谋而成事者?
在桓温没出来之前,我一直认为许邵这两句话是最牛逼的,也是最精准的。
但不幸,桓温出现了。
和曹操一样,桓温富有军政之才,很熟悉兵法,也善于用兵,唯一比不上曹操的,是在用兵上与曹操有点儿差距,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却拥有比曹操更露骨的野心。
他留下的名言很多,光是《世说新语》就差不多有二十几条,还不算没有记录的。
诸多的名言之中,最出名的应该还是那句《晋书·桓温传》:“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复遗臭万载耶?”经过后世演绎,变成了“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
为了证明自己这句名言,他挥师北上,兵锋直抵长安,令前秦举国震恐。关中父老垂泣哽咽道:“不图今日复睹官军。”前秦是少数民族政权,而桓温的东晋是汉族政权,所以桓温兵至,有“关中父老垂泪哽咽”一说。
桓温在东晋独揽朝政十余年,风头正劲时,操纵废立,有意夺取帝位,但是却没有与之相应的政治才华。政治才华的不足,不能说明桓温智慧欠缺。他的智慧,往往表现在对于人生哲学化的思考,或者干脆说,政治家、军事家、野心家的桓温,却拥有一副哲学家的头脑。
在很多人看来,一个能够发出“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当遗臭万年”这般豪言壮语的男人,一个有着僭越称帝野心的男人,无论从那方面看,都不该多愁善感。
可偏偏桓温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
在他率军第二次北伐的时候,大军经过金城,见昔年种的柳树已长至十围之大,一时顿觉皇图霸业不过如此,不禁发出叹息:“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又一句千古名言。
意思是树都这样(长这么大了),人就更不用说了,岁月果然是无情的。
只要八个字,便将岁月无情、英雄迟暮的无奈发挥到淋漓尽致,让无数豪杰英雄怆然泪下。
这感染力极强的八个字,被无数后人引用。此后文人墨客感叹人生的话说得再多,写得再长,其表现力都不如桓温这八个字。
世间最好的感伤都是来自内心的真实,也许,拥有哲学家头脑的桓温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