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共享雨伞发展及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2021-05-27刘远芳郁青梅赵雨楠

国际商业技术 2021年9期
关键词:管理发展

刘远芳 郁青梅 赵雨楠

摘要:在共享经济日渐蓬勃的今天,催生了各种共享产品的发展,此前共享雨伞正处于发掘、探索的阶段,其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即便现存问题多种,譬如管理问题,是最为头疼的重点,一旦将其核心问题把握,寻求解决方案,其管理问题将日趋改善,发展前景必然比当下可观,发展方向更为广阔。

关键词:共享雨伞;发展;管理

日前,共享产品的出现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可共享雨伞却是其中发展相对不理想的项目。我们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者们关于共享雨伞的文献查阅,研究发现他们主要从发展现状及方向、以及它的管理问题等方面着手进行研究。

一、发展现状及方向

根据鲸准研究院发布了一份《2019中国共享雨伞行业研究报告》报告内容显示,共享雨伞行业用户规模在持续增长,2019 年共享雨伞的 用户规模达到700万,2020年用户将增至835万人,总订单收入市场规模为215亿元,广告收入的增长也将达到百亿级别,但是多数人对共享雨伞的认知仍停留在两年前[1]。

据华经情报网对共享雨伞的报道:近几年我国共享雨伞市场规模的增长速度较为波动,但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该行业的局限性着眼,共享雨伞单品折损率极高,并且受天气影响大。从未来的发展着点,共享雨伞的主要集中地仍旧是南方与沿海城市,难以辐射到北方内陆和降雨量少的地方,共享雨伞的点位设置局限性大。针对利益收入方面来讲,共享雨伞的本身以及设备是极大的获利点,其本身就是一个固定的广告牌,随着用户规模增长,将会产生强大的盈利能力。

1、提高共享雨伞的普及程度。共享雨伞国内地理分布主要集中在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共享雨伞最初诞生于降雨量较多的南方,其地区降雨天数多超过100天/年,而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的降水可达到150-200天/年。在有避雨需求的生活场景中,由于不带伞而产生的借、买伞需求最大,而多雨地区自然需求最旺。共享雨伞企业投放的选址一般集中在深圳、上海、广州、重庆等多雨的大城市,及厦门、海口等沿海城市,再从这些城市辐射到周边的邻近城市[2]。共享雨伞具有条件性和特殊性,从而受众面较为狭窄,针对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措施,比如海南等常年烈阳天气的城市,就可以对其加设防紫外线的功能;旅游景区不方便手拿时可设计头顶式轻便雨伞;多暴雨大风的地区采用坚硬的材质。在各个地方设置共享雨伞,各个地方使用,加大知名度,将其做大做强。

2、校园共享雨伞的发展。在共享雨伞经济模式发展初期,投入资本抢占市场成为了首要目标,但是短时间内难以去产能。校园共享雨伞项目有其独特之处。其具体特点为有一定的封闭性,校园中学生群体人员密集程度较高,可以在宿舍楼、食堂、教学楼等地开设固定桩点,特别是面积大的学校,突发性降雨,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对共享雨伞的需求都是巨大的。需求端需求的同时也完善供给端需求,切实做到良性循环来流动闲置资源。

3、共享雨傘作为城市文化传播的媒介。共享雨伞的出现,不仅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同时它还能为城市的文化传播做贡献。简单的一把雨伞, 可以带给我们许多讯息,能在伞身做大量工作。我们将伞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等元素结合到时,雨伞立马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媒质[3]。此外,共享——明显优势是为社会节约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4]。

4、注重产品开发创新。根据社会发展以及流行趋势,紧随时代潮流,设计属于自己的特色,更加方便群众的产品。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创另外的技术,提供差异化服务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更完善的消费体验。同时,由于国内市场共享产品饱和度较高的现状,共享企业应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着力找出目前市场中有良好前景的新兴产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管理问题

1、共享雨伞的最大特点是“管理不易”。据研究表明,效仿“共享单车”的做法,要遵规守矩、综合考虑、依法行事、科学设置。比如,加强与城管部门的协调沟通,将“共享雨伞”以恰当方式投放于指定区域;就“共享雨伞”的置放方式与悬挂地点集思广益,力求“共享雨伞”的规范化、人性化等。相关部门应对共享雨伞的发展推出更多法律条款,来对一系列不妥当行为进行约束,促使共享雨伞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共享企业也应采取措施维护消费秩序,如采用实名制消费、利用社会舆论导向和群众监督奖励机制、在产品上安装定位系统等,既关注经济利益,也保障社会公德,实现企业盈利与公德的双贏,从而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2、定期维修以及改进产品。及时将损坏的共享雨伞进行修理,根据定位安排专人将公民随处丢放或是破损的共享雨伞进行回收等,并且针对群众的不正当行为扣取一定的信誉积分,积分达到一定值后将不再拥有租借雨伞的权利。在公民使用产品的网络平台上要定期更新以避免软件的技术性失误,同时也可以让公民与我们相互协作,当我们没有及时发现故障时,可以通过用户的及时报修,对应工作人员进行即使维修。这样不仅降低雨伞故障率,还提高了公民对产品的信任指数和好感度。

综上所述,共享雨伞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人们对其的发展方向研究不够全面,比如我们还可以从景区以及办公楼等地入手。对症下药,多进行市场调研将共享市场了解透彻,摸准共享经济的主要方向,精确定位出共享雨伞的发展方式,在摸索中前行。

参考文献:

[1]赵悦彤,孙继文,张喻璠.2019中国共享雨伞行业研究报告. [R]鲸准研究院.鲸准研究院.2019

[2]王新喜.从低调潜伏到百亿级市场,共享雨伞还有没有戏?[J].品牌研究,2019(11):14-16.

[3]叶瑞锋,欧展华,李蓬煌,庄庆浩.共享经济背景下共享雨伞项目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以深圳、广州为例[J].中国市场,2017(36):244-245.

[4]杜泽中,陈思思.共享雨伞方便你我他[A].理论新探:2018,04,272

【项目基金】:本文系四川旅游学院创新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202011552170

【作者简介】:刘远芳(2000-),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四川旅游学院大学本科在读,酒店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管理发展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管理漫画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