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图相
2021-05-26马宁
“临界图相”是第七届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双年展的学术主题,主要涉及图像的两种状态,一为“临界”,一为“图相”。[1]“临界”这一概念主要用于自然科学,指物质、生命、空间状态将变未变的瞬间,例如水从气态到液态的临界为似气非气,似水非水,气水同存;也用于精神科学领域,例如在心理学层面,喜怒哀乐的交接之处为非喜非怒的临界状态。也就是说,临界现象出现于涵盖人类文明的自然与科学两大学科。“临界”的英文概念为“crossover”,其词干“cross”指十字路口的交界之处,可左可右,可前可后,是人生境遇和命运抉择的一个临界界面。从中可以感知,临界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如果艺术领域也同样如此的话,临界界面会是个什么样的样式?
本次双年展没有用“图式”之“式”,而是用“面相”之“相”来进一步定位“临界”,是因为图式可以理解为图像的构造样式, 指向风格与艺术语言。同时,图式也是一个哲学和心理学术语,出自康德哲学中的“Schema”,代表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或知识构架。将二者合一,图式即指图像的风格与认知,与临界并置后,意指构造临界的媒介。而“面相”之“相”则是观望内在,与“临界”并和后,意指通过“相”来观望可能存在于图像中的临界。
面相出现于远古,在西方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在东方,关于面相的记录初现于春秋战国时代。[2]现代科学中,“面相学”(Physiognomik)概念确立于18世纪70年代的瑞士苏黎世和德国莱比锡。[3]东西方面相学虽然有差异,但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即通过面相特征来解读心灵和性格属性,适用于心理学、动物学等学科。[4]在人工智能时代,面相学成为面部识别、心理和个性推导的重要基础。在艺术领域,面相学的理论研究和创作主要始于文艺复兴,[5]即用个性化的面容刻画来呈现从神性中觉醒的人性与人格。骨骼、面部肌肉和眼睛等特定面容的刻画,表现了特定的人物心理和人格属性。[6]面相之相所指,包含面容特征与精神的总和。
在此框架之下,“图相”指通过图像的主题和呈现方式,尝试挖掘图像内涵,并把这种面相设置于介乎现实与非现实的临界。这种研究是通过对图像和艺术语言的识别,在历史、现实与未来设想的综合关联中,探索可能存在于图像之中的精神化临界空间。这既不同于风格研究所进行的图像语言的脉络梳理,也不同于图像学研究,通过文本来挖掘图像的意义。相关解读案例将以参展作品为主,结构上沿用展览的风景、人物和静物布局,分为景相、人道、格物三个版块,尝试呈现临界图相的三种格局。
一、景相
郭浩画中的风景是肌理罗列的山地。山地位于画面中央,之上为留白的天空,之下为水面,部分映着坡影,部分映射天空。山地肌理与天空之空形成虚实两个界面。画中的山地具有抽象与具象两种面相:抽象是无法辨识形象的刻痕与肌理;具象则是这些肌理聚合在一起形成的草木与山地的形态。无论是抽象与具象,还是虚实并存的界面,都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理念和造型方式。
中国传统水墨的美学理念出自儒、释、道三家。儒家强调入世,人虽然以个体的身份存在,却淡化个性化的自我身份认知,强调大同与融合。人作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身份属性的单元,汇入主流社会和主流意识,看重具有共性的社会身份属性和社会认同,强调今生的生活价值,并渗透到衣食住行和生老病死所有细节,这种认知可以理解为实。老庄哲学是出世的思想,人同样以个体的身份存在,但强调身心突破社会结构的框架,把意识解脱后混入虚空——充盈着支配万物存在与湮灭的本源。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中,虚空也被称为“气”。大气无形,因此称为虚空,又因为空,才能繁衍和容纳万物生灭。中国传统绘画强调意境和气象。在汉唐以降明清之前的山水画中,推崇的并非是笔墨,而是笔墨所塑造的意境和气象高低。既然“澄怀观道”是与道家思想相似的修行,还需要用物象、色彩和笔触来表现虚空吗?白纸之白,不就是虚空一种很好的表达吗?
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山水之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接引媒介,既是接引自己,也是接引观画之人感受虚空。水墨画的虚实就是一种临界,既是具象与抽象的交接、叠加着世俗与虚空的界面,也在虚实交界中构造一种可以容纳精神气象的空间。与中国传统水墨画不一样的是,郭浩画中的物象并非实相,而是在抽象符号中将其解构消融。画面所定格的瞬间,既可以是真实物象即将消解,融入虚空中的时刻,也可以是风景物象从虚空中显现,将要凝聚成形的那一瞬间。就像是一个十字交叉路口,既可以选择把目光坐落于物象之实,也可以把意识投入物象消解后的虚空。
这种空间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现代传媒高度发达的时代中经常出现,在实景、电影、电视甚至微信朋友圈的图片中时常可以看到海天、云天或地天一线的景象。从大自然摄取的画面是巨大、深远和广阔的空间,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视觉化的虚空。
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的《海边的修道士》是这种海际构图的重要源点。此画在布面的方寸之间创造了一种虚空,也标注着与传统风景画的决裂。在一些艺术史学家眼中,此画被视为抽象画的一个起点。[7]弗里德里希通过对自然物象的改造,所呈现的场景并非源于自然地质,而是源于观看自我所看到的景观,为一种精神化的“相”。他用海面与天空,雾霾与光亮打造了一个漫无边际的虚空,以此来象征彼岸,用沙滩象征现世。徘徊于其上的身影孤独而渺小,成为彼岸与现世交叠的临界点:身在此世,心识投入海天交汇的虚空。此后,这种图式便时常出现于造型艺术领域。在克里斯·马丁(Kris Martin)的装置作品《祭坛配件》中,海天交接的界面上安放着一个根据扬·凡·艾克《根特祭坛画》所制作的框架,形成了一个信仰、记忆与自然交接的临界;格哈特·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海景》隐约现于迷雾中,就像一个充满谜团的虚空,弥漫着历史与记忆,看上去是一片死寂。但海平线并非水平,而是在平缓起伏,带着心电图般的波动为这死寂注入生机,也在这虚空中,构造了一个动静并存、生死交织的临界。这种海际或天际构图,也以各种样式出现在本次双年展的參展作品中。
李红兵的《静观·海NO.10》就是非常典型的海际构图。这幅画看上去虽然空旷深远,但作品强调的并不是天地虚空,而是用细节化的海浪、肌理化的海面色斑和天空中的云层,把这虚空充实为一个具有梦幻色彩的世界。王红云的画作《路过—兔》也是天际构图。地面是刻画精细的草地,被一条小路从中隔断。天空中漂浮着云团,也是一处空旷深远之地。一只巨大的兔子,被定格在跳越小路上方的瞬间,既没有堵住小路的纵深,也没有挡住通达地平尽头的视线,形成了一种纵横交错的视觉界面,构造出一种现实与魔幻的交汇。在李斌的作品《停滞的风》中,画面虽然被密集的树干和树冠所填充,光亮和阴影却将其划分为黑白两个界面,同样构造了一个天地的界面。树木在其中显现和隐没,处于光与暗的临界。
在大众认知中,中性和客观的纪实是摄影极为重要的属性。但事实上,所谓客观也仅仅是相对的。镜头在拍摄者心性的变化与拍摄对象之间摇摆,形成客观与主观的界面。例如,记者运用取景和特写作为其报道或观点的佐证。场景图像的真实性及其与事件的关联取决于拍摄者的选择。以摄影为媒介的艺术家,同样会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下,进行取景、拍摄及后期处理,加工与自己观念匹配的图像。
欧阳鹤立的摄影作品《时间的荒野》就是一个例证:一座处于密林深处的悬崖,溪水从林中流出,形成瀑布与深潭。欧阳鹤立用延迟曝光的方法,将水变成被运动和时间虚化的流体。山石、树木枝叶则被快门定格为静态,清晰可见,与流水形成动静交接的临界——或许这就是题目所说的“时间的荒野”,因为只有在荒野之处,才有可能脱离规则的约束,同时处在动与静的时区。除此之外,山崖树木之黑与水流之白,还形成了黑白交接的界面。在中西方文明的认知中,黑白代表某种事物或状态的本源,浓缩着昼夜、正邪以及生死轮回、阴阳变化,成为一种因至纯而博大的象征。从史一的版画《石林,飞龙瀑》中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意味。这张画作呈现的依旧是山崖和瀑布,但所有细节都被归于黑白块面,组成山崖和流水。
风景被分为地质和人文两种,但绘画作品中的风景被赋予了人的精神属性,具有了更加多元、丰富的面相。景由心生,亦由心灭,或回味于文字之间,或以图像的方式留存种种风景的面相。生发于现实,异化于心性,谓之临界风景。这种风景归属于自然,更在人类的文明中涅槃。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结果,既与大自然有千丝万缕的关联,又与之有着难以共存的鸿沟。这种鸿沟萌发于原始,人类始祖在建立居所之时,就通过墙、篱笆、石块等实体,或用一种精神化、仪式化的方式,标注人居与自然的边界。这种鸿沟至今并没有消解,而是越来越深,但人与自然的关联并没有因此中断。
二、人道
人道之“道”具有非常丰富、多元的意义,只有通过上下文关联才能具体解读——这种临界同样存在于文字之中。本文不拟对人道之“道”作更具体的阐释,而是尝试让“道”保持其原生的混沌状态,并与人发生关联。
对人的研究几乎涵盖精神学科和自然学科中的所有专业门类,各种专业门类从各自的角度出发,构造出了较为庞杂的系统。但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我们一直追问人为何物,却始终不能给出完整的答案,艺术亦如此。如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人物,虚实相间,弥漫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塑造的是人的精神属性,处于物和神的临界。又如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像,面容清晰、形体厚实。从外表上看到的是个性化的面相体征,但在更深层次上展现的是从中世纪初醒的“自我”。双年展中人像作品中的人,有的在农田,有的身处城市灯火。从种种面相中,也可以观望世间百态。
陈流的《礼赞大地》表现了蓝天下的土红山地农田。农田顺着山坡地势起伏、延伸到远方。几位农民在种植土豆,他们虽然身着现代服裝,但并未沾染现代城市生活的气息:土的颗粒和色彩与古铜肤色相互映衬,人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从土地中提取生机与养料。陈流所礼赞的大地是农民和土地的总和,他把画面升华为农民与土地的临界,也叠加着生命与土地、文明与自然。同样,郑旭也表达了相似的意境。在“红土”之上,侧卧着一位身着盛装的拉祜族女性,她怀抱一个婴儿,身旁倒着一个系着红线的葫芦。拉祜女人的盛装上,红、黄、绿组成的色带在黑底中穿插,如彩虹般绚丽,却又朴实无华——这是母爱中绽放的生命之花。拉祜女人和她的孩子成为被绚丽彩带从大自然中提取的精灵,而画面所见的母子之爱更像是由爱而生的生命。[8]
郑旭用诗意来表述农民与土地,陈流用平凡来礼赞大地,无论是诗意还是平凡,从这两张画作中,都可以看到人与土地的融合。在中国古典神话女娲造人中,女娲用泥土塑造人类,并赋予其生机。古希腊神话中,最后一代人类也由泥土或石块所造。从中不难看出,中西方远古先人对于人类和自然的认知,孕育了寓意和诗意化的源头:人自土地中来。所以才会有这样一句哲言在民间广为流传:尘归尘,土归土。但这也只是一种人道与自然的临界,另外的界面则生发于城市的工厂、街景、室内和肖像。
周立明的《宝钢记忆》绘制了黄光中工厂的剪影;赵正祥和熊斌都以记忆为名,来表现工厂景观,混杂着记忆、现实与非现实的图景;有的画家则以城市的街头巷尾为主题,如苏晓旺的《国泰民安》。作品绘制的是一条夹杂在城市居民楼的小巷,画面充填着密集的商铺、街摊和人流,画家以日常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来呼应他的绘画主题。王晓赟的《城隅2》同样是一幅街景,内容取材于日常生活:柏油路、交通标志、电线与电线杆、停在路旁的汽车。部分场景则为虚构,如电线杆上的鱼和密集排列在商铺橱窗后的卡通人脸,以各种表情注视着空无一人的街道。画面上交汇着现实与魔幻。在居所内景主题方面,李文洁的摄影作品表现了从室内透过门框所看到的城市景观;徐悦的《境》虽然是一个室内场景,却被刻画为一种女性梦幻内心的花房写照:蓝紫色的镜子、灯和欧式小桌被放置于烟墨色的植物丛中。房顶与天空重叠,云雾般的紫色与境面呼应。这些作品虽然画境不一,主题各异,但并合在一起却能组建记忆与现实,梦幻和平凡的交汇。
李志东的《背后》塑造了两位抗疫医护人员的形象,一位屈膝而坐,一位屈膝而卧;陈光勇的“时光”以维度为名,刻画了渐行渐远的丰碑;陈流的油画则塑造了当下四位不同行业中的精英形象,并把这种形象寓意为“闪光的青春,奋斗的华章”;在刘晶的《时代记忆》中,可以看到两列着装考究的儿童,站在豪宅的楼梯上;孙超的《原来风车不会飞》描绘的是一位孤独守望的农村儿童;沈唐豪的《天涯》由一群人在旅途的少男少女组成;张仲夏《诗意的栖居》凝固了三位彝族汉子的歇息时光,他们的衣物和斗篷沟堑纵横,好像披挂着大地。其诗意所在,是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的融合。风景与人道是一个在生存和意识等层面无法割裂的整体。
三、格物
静物画萌生于古代文明,很早就出现在各种绘画作品的场景中。作为独立的艺术门类,静物画主要始于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静物大多出现在博古图、锦灰堆中,西方的静物画中有时会出现花鸟的标本等。从20世纪早期开始至今,静物发展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
西学中的静物一般出自日常。虽然从表面上看,生活用品、花卉瓶罐等器物与摆件没有宏大叙事,但在特定政治、宗教、文化等关联中,静物可以承载各种象征寓意,既能贯穿神性、王权与世俗的界面,也能浓缩生死、美德与罪恶。从中不难理解,静物的概念并不仅仅意味着静态物体。“静物”的外文词源为荷兰语“stil leven”,意指某种“不动的物件”,最早出现在17世纪中叶荷兰一种名为“存货”(Inventar)的档案和索引式文本,涉及财务、物品状态、财产或债务等领域。这个概念用于命名记录在“存货”名单中的一幅油画。[9]18世纪中叶,德国艺术史学界在荷兰语的基础上,用“Stillleben”来命名静物画,德语字面意义可以理解为“静止生命”,也可以因“静止”把静物概念理解为死去的生命。在法语“nature morte”和意大利语“natura morta”中,静物概念的字面意义直接为“自然死物”。[10]因此,外文的静物概念,具有“物”及因“静”而关联生死的意义指向。
中文静物概念中“物”的意义,也可以从中国古典哲学中挖掘。例如静物之“物”与“格物”之“物”关联,就可以超越“物”的表相。“格物”出自“格物致知”,意为探索事物本源而知智。“格物致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曾子(前505年—前435年)的《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段文字还把“静”理解为探知事物本源的状态和条件。这种“静”和“物”意义可以挪移于“静物”之上,因为艺术中的静物图相,大多是被画家心性灵化的物相,具有“静而后能安”与“格物致知”的探索意义。
马云的《静物》借用石榴、水果、盘子、桌子等物象,在平面上塑造体感,用斑驳、厚重的肌理来营造轮廓的虚实交接之感,在色相、光影和体面之间构建物与物之间的关联。陈长伟的雕塑作品《痕迹》是先用异物打击泥胚形成痕迹,而后被青铜灌注定型。这种创作方式可以回溯到波洛克的“行动绘画”,他在画面上所留下的色痕点滴,并非用于创作物象,而是用于保留其挥笔的运动轨迹。20世纪伊始,西方艺术家通过各式各样的行为和媒介,不断突破和刷新人们对艺术的认知。艺术家就像先锋部队一样,冲击着对艺术形态的传统认知,不断开拓艺术的边界,创造了一种艺术和非艺术、现代意识和传统思维交汇的临界。
在游宇的画作《界》中,也可以看到另类的传统与现代。作品的主体是一座被几何形体简化的假山石,它隐约悬于雾化的背景中。假山石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雾化的背景既可以回望弗里德里希充满迷思的画面,也可以感知中国传统水墨画中的虚空,三者交汇,形成一种现代、传统和虚空并存的界面。这种界面或许就是游宇所言的《界》。除此之外,假山石中的空洞,有的被黑暗填充,有的却通透,在视觉上形成黑白反差的同时,也在意识层面營造了贯穿与堵塞。与这种画面效果相反的,是徐中宏笔下破损的旧手套。手套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生活物品,作者将其以1米多的尺寸放大之后,手套的每一个细节清晰可见。无论是线头肌理,还是污渍补丁,都指向了人的劳作,作品也因此成为了一种纪念碑式的图式。
再回到格物之物。艺术家笔下的静物,同样是一种对事物存在的探索和认知。“静而后能安”之静也是致远之静。静物画中的图像,同样能因静而致远,能够沿着记忆的脉络回溯,也能远至彼岸或无尽的虚空。静物图式是在其日常形体和艺术家心性交接的临界,叠加着文化和观念,在山石中可见虚实、传统与现代的交汇。静物是物,也是人。这些例证,仅仅是临界图相的一种初探,但从中也可以感知图像中的界面,这是一种装载着记忆、历史与意识的多维空间,是感知和理性的交汇之处,有着较强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也正是临界之所在。◆
马宁,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注释:
[1]关于临界图像的思考,始于2013年笔者从德国回到云南之后,在各种展览约稿的推动下,对风景画现象的研究和思索。风景写生是云南一个越来越热的艺术绘画主题。是什么推动了这些现象的形成?带着这种种疑问,笔者写了《风景的裂变》《天际线与乌托邦幻像,云南风景画家群像》等多篇针对云南风景画现象的文本,也在欧洲建筑与绘画的图像学研究中,不断切入自然、风景与文明的主题。直至2019年,参加了由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陈流教授带队,云南艺术学院绘画、雕塑、摄影、新媒体艺术专业教师为主的采风团队,前往云南红河州石屏和元阳一带的村落,从艺术家创作的图像与实地采风的关联对比中,写了一篇名为《临界风景》的文本,第一次使用“临界”这一概念,来作为这九年间对风景画现象研究的一个小结,并把这个概念设置为此次双年展的命题,尝试把造型艺术中的临界现象,扩大至人物和静物主题。关于临界风景参阅:马宁.临界风景[M]//陈流,苏晓旺,编.绘云南,红河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1-4.[2]例如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引自《孟子·离娄上》。
[3]严格意义上的面相学学科概念出自苏黎世学者约翰·卡斯帕·拉瓦特(Johann Caspar Lavater,1741—1801)分别在苏黎世(1775年,卷1)和德国莱比锡(1776—1778年,卷2、3、4)的出版论著《面相片段对人的认知与爱的提升》(Physiognomische Fragmente zur Bef?rderung der Menschenkenntnis und Menschenliebe)。另参阅:Gerhard Strauss,Harald Olbrich,Hgg.Lexikon der Kunst(Bd.5)[M]. Leipzig,2004:588.
[4]Norbert Glas.Das Antlitz offenbart den Menschen[M]//Eine geistgem??e Physiognomik, I. Band. Stuttgart,1992.
[5]第一本文艺复兴面相学研究为:Pomponius Gauricus, Physiognomia, publicada en incluido en De Sculptura.Venedig,1504.参阅:Gerhard Strauss,Harald Olbrich,Hgg.Lexikon der Kunst(Bd.5)[M].Leipzig,2004:588; 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面相学的研究参阅:P. Meller.Physiognomical Theory in Renaiccance Heroic Portraits, in: Studies in Western Art: Acts of the Twentie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History of Art. II, The Renaissance and Mannerism. Princeton,N.J.,1963:53—69;Rüdiger Campe, Manfred Schneider. Geschichten der Physiognomik[M]//Text,Bild, Wissen.Freiburg im Breisgau,1996;Ulrich Reisser. Physiognomik und Ausdruckstheorie der Renaissance[M]//Der Einfluss charakterologischer Lehren auf Kunst und Kunsttheorie des 15. und 16.Jahrhunderts.München,1997.
[6]达·芬奇是运用面相学塑造形象的一个例证,参阅如:Michael W. Kwakkeletein.Leonardo da Vincis Grotesque Heads and the Breaking of the Physiognomic Mould[J].Journal of the Warburg and Courtauld Libraries,1991(54):127-36;Leonardo da Vinci as a Physiognomist. Theory and drawing practice.Leiden,1994.
[7]〔德〕托比阿斯?瓦勒.情感的律条,弗里德里希的风景画与德国浪漫主义样式[M]//马宁,编译.图像的视界,德国艺术史学院文献(卷2).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20:137-141.
[8]關于郑旭的文本出自:马宁.生相与鱼图——郑旭的图像寓藏[M]//绝版形色——郑旭美术作品集.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7:137.
[9]Gerhard Strauss,Harald Olbrich,Hgg.Lexikon der Kunst(Bd.7)[M]. Leipzig,2004:64-66.
[10]同注[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