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信网络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势分析

2021-05-26谢启秦彭隽华陈元桂

领导科学论坛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大学生

谢启秦 彭隽华 陈元桂

摘要:大学生的“数字化生存”不仅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也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微信网络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主体、客体、环体和过程等方面呈现出许多新特点。通过SWOT分析发现,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学习工具、传播载体、社交媒体等优势,但也带来手机依赖、道德风险和管理滞后等劣势,面临着技术支持、社会需求和政治推动等机会,但也潜藏着腐朽思想、负面信息和违法犯罪等威胁。基于此,在微信网络生态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组合选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区别对待,分类控制:根据“优势-机会”组合,选取利用策略;根据“弱势-机会”组合,选取改进策略;根据“优势-威胁”组合,选取监视策略;根据“弱势-威胁”组合,選取消除策略。

关键词:微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态势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1)02-0148-05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教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在线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9]291号-658)。

作者简介:谢启秦,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彭隽华,衡阳市社科联主任科员,硕士;陈元桂,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信正以其成本低、传播快、全方位的独特优势与魅力吸引着广大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时尚前卫的新媒体使用者,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微信,显示出鲜明的“数字化生存”[1]特征。本文试图探讨“微信”网络生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战略态势,旨在从中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一、微信网络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

微信网络生态下,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显示出以下几个特征。

1.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教学中体验微信技术的神奇力量

数字技术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变、互动方便等特点,深受广大高校师生的青睐。课堂教学普及PPT和多媒体之后,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幅提高,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大为改观。目前,一些大学正在建设“数字马院”,尝试采用微信技术创新管理工具,建立教学平台,让大学生在手机微信上听课、讨论、签到、写作业、考试等。

2.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学习中受到微信生态的双重影响

由于微信主题丰富,形式多样,受众广泛,技术门槛低,微信可以在短时间内产生海量信息,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形成信息“垃圾场”,这必然影响到微信用户的体验感,尤其是思想活跃的高校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微信内容可以培养大学生的正确思想和健康心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树立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恶意扭曲的微信内容会动摇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观念,削弱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在建设中遭遇微信文化的全面冲击

微信是一款集信息、社交、支付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软件。微信用户通过“朋友圈”和公众号读到各种文章,接受思想洗礼,分享个人心得感悟;借助微信平台跨越物理界限和时空阻隔,乃至跨越年龄、职业、教育乃至阶层的鸿沟共享信息,沟通感情,建立联系;甚或“指点于微信之中,购物于千里之外”。然而,在全方位开放的虚拟“能量场”中,各种形形色色的文化也充斥其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情感、价值观、道德观乃至行为习惯等。这种多元共存的新型微信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均迥异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直接冲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在变迁中创造微信载体的教育方式

作为社交平台,微信是数字技术产品,既实现了远距离传递信息,又做到了网络虚拟互动,这使得借助网络建立多维互动机制和多边对话模式成为可能。因此,微信不仅是一种传播与社交平台,还是一种形塑和建构大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载体,更是一种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

二、微信网络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态势

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微信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而且改变着他们的心理状态与精神面貌。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能不从战略高度把脉微信网络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并深入探讨其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从而更好地制订工作计划和选择工作策略。所谓态势分析,其实属于一种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SWOT分析,即通过调查研究,找出与分析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将各种因素进行配对比较分析,从中得出一些有助于战略决策的结论。

1.优势分析

微信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一种社交工具,还是一个游戏与购物的网络平台。微信具有海量信息、多种形式以及虚拟互动等特征,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满足其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微信已成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微信具有下述优势:一是学习工具。微信学习功能的特点为以碎片化信息优化知识结构。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文章使得大学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星的时间扩大阅读范围,增长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而且比传统的教师传授和课本阅读更为丰富有趣,图文并茂加视频,阅读效果更佳。二是传播载体。微信传播的突出特点在于通过微语言开启心灵密码。在数字化时代,每位大学生都是手持麦克风的记者,他们特别喜欢在微信上“秀”吃穿住行、“嘚瑟”幸福快乐、“发泄”烦躁郁闷等。大学生的“微行为”是大学生内心世界在网络上的直接投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掌握和利用的线索及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三是社交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微信还可以充当主体间互动媒介。在传统上,上课和谈话谈心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互动的主要内容,而且囿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随着微信的推广普及,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壁垒被打破,过去存在于物理时空的偶尔的主体间弱关系被现今基于网络微信的经常的主体间强关系取而代之,传统上有上下级意义的师生关系被虚拟网络中平等的好友关系所取代。

2.劣势分析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微信同样具有不可克服的劣势。其一,手机依赖。一些大学生将大量的学习与休息时间用来玩手机使用微信,封闭自我,沉迷网络,成为所谓的“手机控”“微信控”,出现手机依赖症,最终导致人格障碍,损害身心健康。其二,道德风险。由于微信具有虚拟性和即时性,人们很难判断躲在手机屏幕背后发送信息的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品质,由此引发道德问题,而且针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监控和管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其三,管理滞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掌握微信技术的能力不够,学习微信技术的动力不足,难以履行利用微信推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由于微信具有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特征,利用微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会增加工作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受人数的限制很难及时回应每个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削弱微信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如许多高校开设的思政微信公众平台,由于缺乏管理,成为“僵尸”微信,其影响力也渐渐消耗殆尽。

3.机会分析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微信有著“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一是技术支持。在数字化技术进步和互联网企业支持的情况下,微信不断地升级换代,其内容变得更加微型化和简单化,其操作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其互动更加具有时效性和临场感,其功能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二是社会需求,即网络社会化。进入到web2.0时代,互联网社会化趋势渐渐彰显,呈现出信息交互共享、社群分类聚集、用户活跃众多等特点。自推出以来,微信已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范围内支持20多种语言。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达12.1亿。三是政治推动。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因此,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颇有“用武之地”,可以推广、深挖、活用。

4.威胁分析

在微信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垃圾信息与优质资源共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潜在的巨大威胁。其一,腐朽思想。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在短时间之内严格把关和筛选过滤信息,就会给某些不法分子大开方便之门,利用微信以各种方式方法传播封建主义思想、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甚至反党反社会的言论。大学生难免受到不良影响,甚至可能扭曲其价值取向,诱发过激行为,甚至造成群体性事件,威胁校园安全。其二,负面信息。微信主要是通过朋友圈来影响大学生,里面充斥着各种微商广告和心灵鸡汤。不少心灵鸡汤掺杂负面内容,容易误导大学生;微商广告大多华而不实,甚至含有假冒伪劣商品,大学生在受骗之后容易产生心理阴影,另外,还有一些大学生从微商赚钱中滋生出好逸恶劳和金钱崇拜的想法。其三,违法犯罪。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扫一扫”“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社交功能,进行“校园贷”“微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威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

根据上述分析,微信网络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SWOT分析模型绘制如图1。

三、微信网络生态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组合

微信网络生态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区别对待,分类控制,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优势-机会”组合、“弱势-机会”组合、“优势-威胁”组合和“弱势-威胁”组合等策略组合。当然,不同高校或同一高校在不同时期,均可以根据内部的资源分布、外部的环境情况以及主观愿望,灵活选取符合自我特征的策略组合。

1.选择“优势-机会”(SO)策略组合,采取利用策略

“优势-机会”(SO)策略组合本质上就是发展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属于一种理想模式。在具有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的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味着需要加强微信平台建设,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其一,打造高素质高技术的微信管理团队。可组建由校宣传部牵头,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网络中心等部门参与的全员育人团队。其二,搭建思政微信平台。可由学生工作处牵头负责,下设校级思政微信平台和二级学院思政微信平台。二级学院思政微信平台负责发布资讯,由辅导员负责收集、处理和反馈信息;校级思政微信平台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全校学生发布有关焦点事件、新闻热点、重要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信息。其三,创设和谐微信校园。可突破原有学院、班级、宿舍的物理界限,建构诸如“微社区”“微俱乐部”“微家庭”“微考研群体”“微社团”等社交平台[3]。

2.选择“弱势-机会”(WO)策略组合,采取改进策略

“弱势-机会”(WO)策略组合本质上就是善于利用外部机会以弥补内部弱点,变不利为有利,化劣势为优势。在具有外部机会却存在内部弱点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味着高校要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建设。一是加强网络培训,提升网络公德。作为管理人员,要重视和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政工作,掌握微信技术,提高操作技能,锻炼处理信息能力,适应媒介环境,透过网络舆情看本质,学会创作、推送和研判微信。作为思政教师,要多多参与利用微信平台改革课堂教学,做到熟练使用微信,与学生共频道,占领手机微阵地,掌握微信话语权。二是完善网络法律制度。要尽快制定和完善互联网法律,实行上网实名制,手机办卡实名制,设置网络警察,强化网络监控。

3.选择“优势-威胁”(ST)策略组合,采取监视策略

选择“优势-威胁”(ST)策略组合本质上就是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在具有内部优势却存在外部威胁的情况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味着需要更新思政教育理念,密切关注微信舆情。一是树立信息现代化的理念,掌握和运用微信的载体功能,熟悉微信的运行模式和规律,清醒认识到微时代带来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二是主动添加学生为微信好友,通过朋友圈关注学生,进行轻松交流、平等沟通、共享资源,并借助网络适时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状态以及行为表现,及时干预不良舆情,消解思想困惑,预防心理问题,以培养有正能量的“微信达人”和意见领袖,积极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走向。

4.选择“弱势-威胁”(WT)策略组合,采取消除策略

选择“弱势-威胁”(WT)策略组合本质上就是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威胁的防御性技术。当前,传统的思政课堂缺少师生互动,教师向学生单向度灌输,教师在台上“激情四射”,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演“低头族”,师生关系淡漠疏远,课堂教学僵化呆板。因此,要利用新媒体教学平台更新教学方式。一是利用微信即时性与便捷性的优势,在教学中引入微信互动界面,由教师设计讨论主题,以文字、图片、图表、图像信息等形式上传微信平台,学生可以利用微信随时参与问题讨论,教师则可以实时解答和引导学生提问,并通过学生发言来了解学习态度,掌握学习动态,扩大教学辐射面;二是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考勤、写作业、复习考试;三是充分利用微信语音和视频功能,建立微信群,开设“微辩论”“微课堂”,拍摄“微视频”或“微电影”,撰写“微评论”等,真正做到包装时尚,配方新颖,富有针对性和亲和力。

综上所述,通过SWOT分析可以发现,利用微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学习工具、传播载体、社交媒体等优势,但也带来手机依赖、道德风险和管理滞后等劣势,面临着技术支持、社会需求和政治推动等机会,但也潜藏着腐朽思想、负面信息和违法犯罪等威胁。因此,在微信网络生态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据不同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组合选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区别对待,分类控制。

参考文献:

[1]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赵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平台的生态环境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

实习编辑:庞子玥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