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群文模式的高中英语拓展性阅读实践探究

2021-05-26徐荣仙

校园英语·上旬 2021年3期
关键词:拓展性实践探究群文阅读

【摘要】由于受英语课时和多课型融合模式的限制,学生的英语阅读量远远不够,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英语能力是成正比的。本文阐述了基于群文模式的高中英语拓展性阅读的内涵和实施原则,并结合具体的案例解读具体实施路径和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拓展性;实践探究

【作者简介】徐荣仙,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一、引言

蘇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高中英语阅读主要包括课内和课外阅读。群文阅读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关于群文阅读模式和拓展性阅读的尝试也很多,但是很多都碎片化,有些与课内阅读是完全独立的两条阅读线型。由于受教学课时和多课型模式的限制,单一的课内阅读教学无论在阅读量和阅读的深度、广度都是欠缺的。因此,教师必须找出一个能把课内阅读和课外拓展性阅读有效整合在一起的契合点,以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提升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英语学科特点,遵循外语学习基本规律,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英语课程内容”。当前很多阅读材料脱离学生生活经验,超越学生认知水平。很多教师直接给学生一些缺乏语境的好词好句背诵。而一篇美文或一部佳作真正的内在意境美,不是靠他人分享可以体会到的,那些语言的魅力和魔幻奇妙之处是需要读者通过阅读,亲自去感受,去和作者进行灵魂深处的对话和碰撞。所以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基于课内教学找出合适的拓展性阅读群文来促进和提升课内教学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和探究价值。

二、 基于群文模式的英语拓展性阅读的内涵和实施原则

1.基于群文模式的英语拓展性阅读的内涵和意义。群文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师生按照一个或者多个议题围绕多个文本进行系统性建构,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本课程中的群文阅读是根据高中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体验和发展特点,以课本为轴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课文互迁性相融合的、可议性强的开放性议题群文来组织拓展性阅读。

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阅读,其终极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该拓展性阅读能弥补课内教学课时紧、学生阅读量不足、语言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阅读议题单一等现状问题。这种基于共同议题的多文本阅读模式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内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开阔视野,加强对同一议题的深度和广度的多元理解。同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阅读不会出现碎片化,凌乱性等低效阅读的问题。拓展性阅读对高中读后续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支撑。

2.基于群文模式的英语拓展性阅读的实施原则。普通高中英语学科在选择并确定其课程内容时要遵循思想性、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关联性。基于群文模式的英语拓展性阅读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实施原则。

(1)选择性和关联性。不是每个教学单元都会有合适的拓展性阅读群文,也不是所有拓展性阅读材料都适合组合在一起。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单元甚至年度教学目标,评估教学班级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水平,选择合适的拓展性阅读群文。这些群文不仅能激发学生原有知识的再现,又能刺激学生想获取更多相关信息的动力。基于课内教学,又跳出课内教学的框架,这些素材更贴近学生生活体验和实际生活,能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阅读的内驱力。

(2)开放性和系统性。群文阅读的议题是一组可以供师生开展讨论的议题,同一议题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认知角度去分析、理解和整合。教师只给学生一个大概的轮廓,而且这个轮廓也是可以根据具体实情进行变更的。

群文阅读的三种文本组合方式包括:以教材问题为载体,单元内部整合,体现教学的整体性;以课内文本为主题,链接课外文本,体现阅读的拓展性;以话题阅读为线索,同类文本迁移,体现话题的聚合性。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水平选好拓展性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要符合学生的当前知识认知经验和发展水平。难易梯度性明确,内容衔接自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强。

三、 基于群文模式拓展性阅读的教学实践

拓展性阅读就是结合课内教学内容,进行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既能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和能力,也能提升阅读能力。阅读并不是只是单纯地去寻找文本中那些华丽的词语、句子。而是用心体会那些文本字语后面的那种“味道”。语言的美有时候未必是一些华丽词语的堆砌,而是一些朴实的文字,在有故事情节的依托下所绽放出的那种独特的美:朴实而不平淡;简单而不枯燥;淡雅而不平庸。

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阅读更有利于阅读的系统性,也更能促进课内阅读技能的提升。以下是几个群文关联例子:如上高一必修一Unit1 “Teenager Life”的时候笔者推荐阅读David Copperfield,Oliver Twist, Wuthering Heights,这都是关于主人翁的成长过程的,包括童年时期。在高一选修一Unit3“ Fascinating Parks”, 引导学生看The Secret Garden, Gullivers Travels,The Lost World,Robinson Crusoe,Treasure Island,20000 Leagues Under the Sea。

四、 基于群文模式拓展性阅读的教学案例

高一拓展性阅读属于初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语言的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充词汇量和知识面。因此,以功能性阅读为主:阅读并摘抄出好词好句。一般一周三次,一次阅读《典范英语》一个章节,并摘抄出来好词好句。第二天选两位同学分享他们认为最美的两个句子。由于每个学生鉴赏点不一,教师每两周要把学生的摘抄整理一次,精选出共性的好词好句,然后再反馈给学生去背诵。摘抄——分享——整理——反馈——摘抄,如此周而复始,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英语语感会潜移默化地得到加强。该课例在这里不做展示。

高二中期的拓展性阅读,无论深度、广度都有更大的挑战,下面以笔者设计的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阅读的课型案例为例,具体阐述如何开展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阅读教学。适用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

1.案例说明。本案例的教学对象是浙江省某中学的高中二年级学生。笔者在授课高中英语“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Model3,Unit3)”内容后,决定根据“短篇小说欣赏”这个議题来选择群文阅读素材。于是选择了“The Necklace by Guy de Maupassant ”和“The Last Leave by O.Henry”。这三篇文章都属于当时著名的短篇小说,语言诙谐、幽默,结尾出乎意料,文本深处都含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下面以“The Necklace”为例进行阐述。

2. 案例特点。(1)激活背景知识,激发学生阅读内驱力。本案例导入是关于“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几个重要片段图片和作者马克·吐温的照片。为了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导入问题:

Could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Do you know any other famous novelists at that time? What are their representative works?

What's this picture about? Do you know any famous story about a necklace?

(2)关联群文信息,培养学生小说赏析能力。在授课“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构建小说思维导图。完成以下任务:故事文体类型、写作主线条;其次,找出主要人物、背景和故事情节(beginning, rising action, climax, falling action, resolution(ending);最后深层次解读文本。因为分析相似故事情节的走向有利于学生在读后续写中建构故事情节。

(3)深度挖掘文本,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该篇小说人物刻画非常生动,性格特征明显。因此,为了进一步理解小说的内涵,教师带领学生进一步分析小说人物角色特征。教师设计的问题如下:

Q1: What is the main cause of Matilda's unhappiness?

Q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best describe Mathilda's reaction to the invitation to the party?

A. Ungrateful           B. sad

C. modest                 D. disappointed

Q3: Why did Matilda choose to borrow the diamond necklace?

Q4: How did Mathilda's feelings change when she was at the party?

Q5: What adjective words could be used to describe Matilda?

经过这五个问句的深入讨论,学生对于小说主人翁Matilda的认识就更加立体了。本故事以物写人的手法,将项链作为一条主线,从它与主人翁的多种关系出发,把主人翁贪慕虚荣,对现状不满及最后追悔莫及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描写了出来,使读者对女主人翁的形象一目了然。为了再次加强对于小说主题的了解,笔者又设计了一个问题:

Q6: Which is the theme of the story ?

A. Friendships are more valuable than wealth.

B. Marriage is never easy.

C. Things are not always as they appear.

D. Hard work builds character.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把拓展性阅读与课内应用联系在一起,笔者又设计了以下问题:

Q7: What kind of ending does the story have?

A. An echoing ending

B. A philosophical ending

C. A scene reproduction ending

D. A narrative ending

为了把课内知识和拓展性阅读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真正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笔者最后布置了一个小组合作的任务:Please rewrite the story with a different ending in a group。最后把各小组改编后的结尾挑出优秀的展示在展览墙上。

(4)案例反思。在实践中,为了不让拓展性阅读教学脱离课堂教学,同时又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材很关键。教师不仅要考虑材料的难易程度,篇幅长短,还要进行适当的删减和合理的修改,这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群文的共同议题的选择也很重要,拓展性阅读既是课文知识的衍生,也是开阔视野,丰富阅读体验的一个良好平台,教师要做到能放出话题,但同时又能灵活收缩议题,不是脱缰野马式的乱拓展,也不是始终拽着一根绳的阅读。所以,这当中的度的把握也是授课教师面临的挑战。

五、 结语

基于教材的拓展性阅读能突破教材的时代局限性、语料局限性和受众局限性。而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阅读更有系统性,打破了原来拓展性阅读材料的碎片化,通过合理地组织群文拓展性阅读材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高中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旨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群文模式的高中英语拓展性阅读同样遵循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虽然目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还不是太成熟,但是实践出真知。这需要教师提高对自身的要求,如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综合素养等。新领域的探索挑战与机遇并存,也会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只要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来引导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基于群文模式的拓展性阅读的优势,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肯定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莹.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基础外语教育,2017(2):85-90,111.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张萍.群文阅读教学:概念、范式与价值[J].上海教育科研,2016 (4):75-78.

猜你喜欢

拓展性实践探究群文阅读
例谈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拓展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