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探索

2021-05-26邢承设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4期
关键词: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邢承设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关联度不紧密、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高职院校对接跨境电商行业岗位核心技能,加强校企合作协调培养人才,共建命运共同体。高职院校应战略优化和战术执行并举,发挥校企合作第一责任主体作用;企业要以平台建构为基点,锚定人才培养长期收益率;学生要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激发成功成才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4-0183-03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成为外贸发展新亮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5—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分别为5.4万亿元、6.3万亿元、7.6万亿元、9万亿元、10.5万亿元,年均增长18%,远超同期外贸进出口年均5.1%的增长率。

在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跨境电商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逐步显现。跨境电商人才供给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未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严重束缚跨境电商产业未来发展。《2019中国进口发展报告》指出,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已达450万,并以每年30%的增速扩大。学校每年向企业输送大量畢业生,但越来越多的企业却反馈招不到合适的跨境电商人才,普遍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弱。如何结合行业需求,提升跨境电商人才实践操作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是高职院校相关专业需重点关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1 当前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输出的跨境电商人才不仅数量上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探索解决方案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关联度不够紧密

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于2019年增补进入《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20年起执行,跨境电商作为独立专业培养人才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输出的跨境电商人才多毕业于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应用英语等相关专业,而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都基于各自专业展开,各有侧重,在此基础上结合跨境电商就业方向增加部分跨境电商课程,未能紧密围绕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

1.2 课程体系构建不够完善

通过“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数据检索”发现,全国1 400多所高职院校中,2020年以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招生的院校仅为182所,大部分高职院校并未获批设立独立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所需的课程体系构建不够完善,跨境电商专业涉及的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政治、宗教、文化、经济、地理、有关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及交易习惯、国际商务礼仪等知识和技能要求还未完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在构建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时,并未充分调研跨境电商企业岗位特征及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致使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偏离及学生实操能力偏弱 [1]。

1.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跨境电子商务教学不仅需要教授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及贸易流程等理论知识,也要重视平台操作、店铺运营、图像处理、产品推广、物流仓储等技能的实践教学。然而促进技能提升的实践教学的开展并不顺利,一方面,懂外语、具备跨境电商主流平台店铺运营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在多数高职院校都较为缺乏;另一方面,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开店门槛越来越高,运营模式、平台规则不断变化,各国买家喜好不同,仿真实训难度很大,跨境电商教学实习实训条件尚不成熟,未能满足实战教学的需求 [2]。教师实战经验的缺乏和跨境电商仿真实训的高难度,使得跨境电商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

2 跨境电商岗位核心技能体系

无论是未能紧密围绕跨境电商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还是在构建跨境电商专业课程体系时,未充分调研跨境电商企业岗位特征及岗位所需的核心技能,抑或是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解决以上问题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对接跨境电商行业岗位核心技能和加强校企合作。

关于跨境电商岗位核心技能,不少学者做了不少努力和尝试。根据华晗悦对宁波市部分跨境电商企业的调查得出,综合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商务意识、创新精神依次位列跨境电商人才素质重要程度前五名 [3]。闪茜、赵红梅、刘永举建构了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职业技能体系模型,把岗位核心技能按照设计类岗位群、运营类岗位群、销售类岗位群、贸易服务类岗位群、供应链管理岗位群、企业管理岗位群、跨文化沟通岗位群,分门别类地延展出共计52项技能点,具有很强的现实岗位指向性 [4]。郭心将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按照核心岗位分为管理岗、商务岗、技能岗三大类,管理岗侧重观察能力、市场感知能力、策划能力、组织能力等,对工作经验也有一定要求;商务岗位侧重规则熟悉和适应能力;技术岗位按照视觉美工类、小语种类、网站型卖家3类,分别对视觉设计能力及消费者心理、小语种能力、网站运维能力提出侧重要求 [5]。

基于前人研究基础,结合对全国跨境网商密度全国排名第二的城市——义乌跨境电商企业和顶岗实习学生的访谈,依据岗位分类不同和管理层级不同,跨境电商行业岗位核心技能总体上可分为管理岗和业务岗两大类,业务岗纵向下属设计类、运营销售类、供应链管理类,具体技能见表1。

3 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

在梳理跨境电商核心岗位核心技能的基础上,学校、企业需加强协作,以提升岗位核心技能为目标,携手共建由学校、企业、学生三者组成的命运共同体,探索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模式(如图1所示),共育高素质技能型跨境电商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培养人才,学校输出的跨境电商人才能够满足跨境电商企业人才需求,办学质量得以提升;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有效降低员工培训和人力资源成本,促进企业长足发展;学生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岗位技能,保障高水平就业,实现三方合作共赢。

3.1 高职院校:战略优化和战术执行并举,发挥第一责任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和企业在共同承担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平台建构的重要责任,在校企合作视域下,尽管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日益突出,但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第一育人主体责任始终没有改变。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但落地效果不佳的最直接原因是校企之间没有在战略上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由于校方战略眼光和顶层设计的缺乏,主体推动力不足,所以间接地影响了企方的合作意愿,使得双方在提升学生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难以形成合力。

为破解这一现象,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在战略上重视校企合作对于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加强战略优化,提升主体驱动力,主动承担起平台建设的责任,主动对接企业,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关系,联合企业打造实战型人才培养平台,通过方案优化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出,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育的热情。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在战术上做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内部管理工作。一是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基于跨境电商行业岗位核心技能,调整、制订具有可执行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做好专业整合,整合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应用英语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合作企業等资源,适时从各专业各自培养跨境电商人才转型为单设跨境电商专业,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建构,以企业需求为主要参照,以技能提升为目标,做好配套课程建设。三是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强化实践教学,通过引进跨境电商主流平台资源、技能竞赛备赛参赛、企业顶岗实习、订单班开设等方式构建多样化、立体式实践教学平台,保障创业型、就业型等不同类型学生能根据自身实际选择跨境电商技能提升平台。四是实施教师下企业机制,让专任教师深入行业企业一线,提升内部师资的实践教学能力,同时灵活聘任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建设兼具理论能力与行业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五是关注跨境电商企业对顶岗实习生和毕业生工作表现的反馈,针对企业层面在“沟通能力、勤奋度、纪律性、工作技能掌握度”等方面反馈的问题对症下药,调整课程设置,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强化育人成效,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衡量教学效果。

3.2 企业:以平台建构为基点,锚定人才培养长期收益率

企业在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工作中属于第二责任主体,没有企业的参与,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和学生跨境电商岗位技能的提升都是无源之水。当前,跨境电商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关键原因一方面在于与学校主动性不够强,主体推动力不足;另一方面在于短期难以看到人才回报,对于绝大多数规模较小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来说,短期内该事项与其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的盈利目标存在矛盾。但是,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跨境电商市场竞争中获得长远发展,核心业务人才的加持必不可少,纵观国内外发展历史长久的企业,均有其固定、科学的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和社会资源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就是企业拓展社会合作关系的重要抓手,应当引起跨境电商企业的高度重视。作为校企合作过程的企业,要树立“放长线钓大鱼”意识,着眼于人才培养的长期收益。校企合作平台搭建成功后,其效用发挥不是一步到位的,因此企业要在平台效果期待方面保持久久为功的心态,在与校方明确责任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一轮又一轮的磨合,让平台建构取得实效。

此外,企业可根据自身人才需求的角度进行校企合作平台建构,依据阶梯状人才需要分层设置门槛,强化不同岗位对跨境电商人才的能力分层要求,明确人才选聘标准,为跨境电商人才的录用和晋升提供依据。同时,要根据具体岗位要求明确岗位技能要求、根据岗位管理性质与技术性质的差异明确人才技能偏重,通过校企合作平台传递给高职院校,双方共同完成培养方案调整与制订,提高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对于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进入企业的实习生和学徒,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内部培训计划,加强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岗位技能培训,与高职院校共同制定实习生和学徒考核办法,督促学生成长,做到优胜劣汰,有效培养和选拔人才。

3.3 学生: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激发成功成才的主体意识

学生作为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跨境电商人才的着力点,应当充分珍惜校企合作平台资源,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参与校企教学、实习等项目和活动,打开成功成才之门。学生一要增强目标意识,明确职业规划,确定自身求学阶段的短期目标和工作之后的长期目标,在目标引领下,产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动能。二要加强自我约束,积极利用校企合作平台资源,在校企指导教师引导下,不断地学习和操作,提升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岗位技能。三要发挥成才主体作用,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提升岗位技能和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加强职业综合素养提升,以成功成才实现学校办学质量提升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廖润东.高职院校“八位一体、三段式”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11):37-40.

[2]罗俊.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9(24):107-111.

[3]华晗悦.“一带一路”背景下宁波跨境电商人才需求调查与培养策略[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19(3):116-120.

[4]闪茜,赵红梅,刘永举.跨境电商人才核心职业技能体系模型构建[J].电子商务,2019(9):65-66.

[5]郭心.跨境电商人才需求与核心岗位技能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8(11):76-78.

猜你喜欢

跨境电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