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她们的故事,藏着中国脱贫攻坚的密码

2021-05-26本刊采编中心

现代妇女 2021年5期
关键词:黄文秀张桂梅刺绣

本刊采编中心

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10名个人和10个集体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其中10名个人中有5名女性。5名女性的脱贫攻坚事迹里,藏着中国脱贫攻坚的密码。一起来看看她们的故事吧!

白晶莹“绣”出花样幸福生活

文/王永钦

2.6万名妇女,2895个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多元……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这股用针尖刺破贫困的攻坚力量,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

在科右中旗,白晶莹既是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同时也是深受广大农牧民妇女信赖的蒙古族刺绣产业带头人,大家亲切地称呼她“白老师”。她用纤纤巧手,靠着针尖功夫,“穿”起了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好政策,带领草原绣娘“绣”出了花一样的幸福生活。

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起源于宫廷,后来传至王府,再发展到民间,对白晶莹来说,这是从小练就的技艺,是儿时的回忆,更是扎根于心的情怀。

2016年,科右中旗從精准扶贫出发,把蒙古族刺绣作为特色产业扶贫的重头戏。白晶莹主动挑担,成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的推动者。

为了发展蒙古族刺绣产业,白晶莹常常自嘲是“菩萨心、婆婆嘴、橡皮肚、毛驴腿”。没有经费买图样,她用白纸自己设计、绘制蒙绣图案,现有的1072种刺绣产品和7000余张刺绣图案,全部出自她之手。之后,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方式,贫困妇女在家门口掌握了就业技能。白晶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推动蒙绣与中国四大名绣等绣种的交流合作,邀请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等艺术家团队,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创作,并依托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开展精品刺绣论坛、评选活动。

几年下来,白晶莹及其产业团队在173个嘎查(蒙古语,意为村)集中设立了51个产业村,举办了130余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工1.6万人次。一串串足迹,丈量着科右中旗从“国贫旗”到“摘帽旗”的蜕变过程。

2019年8月,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命名科右中旗为“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如今,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产值达2000多万元。

张小娟 用生命践行扶贫誓言

文/袁鹏

“张小娟用青春和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我们要学习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和人民的高尚品格;学习她担当实干,在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挥洒汗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拼搏奋斗的精神,以更高的政治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履职尽责。”2月22日,甘肃省妇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开展了专题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先进事迹活动。活动后,省妇联一位年轻干部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2019年10月7日晚7时40分许,甘肃省陇南市两水镇发生一起车辆坠江事故,这次事故的遇难人员中就包括时任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当天,张小娟结束了一天的下乡扶贫督察验收工作,在返回舟曲途中不幸遇难,时年34岁。

张小娟遇难的消息传来后,引起了广大干部群众对她无尽的追忆,无数人为这名“80后”扶贫干部的不幸去世表示惋惜和悼念。

张小娟是藏族人,学生时期成绩优秀的她考入了位于北京的中央民族大学。在顺利完成学业后,面对大城市优越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她却毅然选择了回到家乡,用自己的所学回馈家乡。在短暂生命中的每个阶段,她都表现突出,在工作岗位上获得了一项项荣誉。特别是从事扶贫工作、担任县扶贫办副主任以来,由于工作认真、业务熟练,她更是被干部群众誉为扶贫工作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

“小娟能干事、敢干事,也能干成事。她真正称得上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年轻女干部!”

“小娟是那种很爱学习、喜欢钻研问题的人。她热心开朗,别人遇到困难时总会主动伸出援手。”

……

张小娟去世后,许许多多的干部群众,对这位年轻的扶贫干部都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之国家!”这是张小娟在自己的一篇文章中写下的生命誓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用生命把自己的誓言践行在了扶贫路上。

张桂梅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文/韩亚聪

“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在《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给张桂梅的颁奖词,是对这个“老师妈妈”一生扎根教育扶贫的生动注解。

“拼就拼一点吧!”张桂梅说。

一句简简单单的“拼”,背后是一位女性付出的无尽汗水与泪水,也承载了1800多名大山女孩的大学梦。

作为在云南待了大半辈子的东北人,张桂梅骨子里的倔强和坚忍一点儿都没变。

1974年10月,张桂梅从东北来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1995年,相濡以沫的丈夫病故,张桂梅的世界彻底崩塌了。无儿无女、心如死灰的她从大理来到川滇交界处的小城华坪县,进入华坪民族中学教书。

张桂梅一心扑在教学上,但此时她被查出患上了子宫肌瘤,“哭一会儿,站一会儿,一夜未眠”。那是她人生中又一个灰暗的时刻。

幸好,在全县干部群众的帮助下,这个“外来的姑娘”的命保住了。“我要用自己的第二次生命回报华坪县的父老乡亲。”张桂梅说。

在民族中学教书期间,张桂梅第一次深刻了解到许多贫困家庭的女孩无法上学的现实困境。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女子高级中学,让山里的女孩都能免费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

张桂梅四处奔走募捐。2008年9月,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国唯一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在华坪县成立。

学校是建起来了,如何留住孩子却成了难题。

为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张桂梅最重要的工作。去有些学生家的路太难走,连车都租不到,只能徒步前往。一个假期甚至两个假期,即便马不停蹄,张桂梅也只能走访完一届学生的家庭。尽管如此,她依然坚持:“无论如何,我一定要亲自到每一名学生的家里去看看。”

这样的家访已持续12年,行程十几万公里,张桂梅摔断过肋骨、迷过路、发过高烧,甚至还

旧病复发晕倒在路上……可正是这一次次的家访,更加坚定了她将女子高中继续发展下去的信念。她不希望山里的孩子因为没能接受教育,在不到15岁的年纪就结婚生子,然后将因文化缺失导致的无知和贫困又一代代传下去……

从刚成立时着急抹泪到依靠党员“攻坚克难”,从学校军事化管理到传递浓浓母爱,张桂梅和女子高中已经走出黑暗,迎来了灿烂阳光。

从初建校时的94名学生,到如今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支撑女子高中的是照亮黑暗的那道“梦想之光”。

“我的学生可以考到浙大,可以考到厦大、川大、武大,各種名校都可以上。”含着眼泪、带着骄傲说出这句话的张桂梅,已经忘记自己还身患重疾。因为关节痛,张桂梅的手上贴满膏药,不仅如此,她还要每天吃十多种药……

在《感动中国》舞台上,主持人说:“大姐这是在拼命啊。”

张桂梅回道:“拼就拼一点吧,现在是当妈的感觉……”

夏森 用爱心托起学子的梦想

文/高越

满头银发,和蔼可亲,脸上经常挂着恬淡的笑容和两个可爱的酒窝,她被受资助的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夏森奶奶”。夏森奶奶如今已经98岁高龄,在退休后的几十年里,她心系老区教育,多次捐资助学,为扶贫和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夏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待过多年,很早就接触到《共产党宣言》和早期共产党领导人的先进思想,“人人都应该是平等的”思想早已根植于心。因此,当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她就会竭尽所能给予关注。

“人都是有爱心的,要把它献出来才算圆满”,退休后,夏森一直以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奉献爱心”的诺言。在她看来,扶贫重在扶教,治穷先治愚。

2006年,她捐资2万元为陕西省丹凤县龙驹寨镇西街小学添置课桌、凳80套;2008年,她捐资20万元,建起了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2013年下半年,她捐献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用于资助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家庭贫困大学生上学和改善教学条件……

这一笔笔捐款的总额达203.2万元,是夏森老人一辈子辛辛苦苦省吃俭用攒下来的温暖和爱心。目前,182名贫困大学生已通过“夏森助学金”圆了大学梦。

而心系教育的她从不“一捐了事”,她亲自审改“夏森助学金”的实施办法,并强调“资助生不光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主要看他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生必须热爱祖国”……她还常常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了解受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

谈及多年来的捐资助学,夏森说:“革命了一辈子,就是希望国家富强,人民过上好日子。如今国家下大力气脱贫攻坚,自己虽然已离开工作岗位,但也应力所能及做点贡献。”质朴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

在夏森的时间表里,“帮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改变贫穷命运”是她此生最大的心愿。这位老党员,用自己一辈子的坚定行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人生信念。

黄文秀 谱写在扶贫一线的青春之歌

文/高峰

这个牛年春节,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2000余亩砂糖橘,成为外地客商争相购买的“甜蜜年货”。交通问题一度制约百坭村的发展,改善当地交通条件曾是黄文秀生前最大的心愿。

“在她走后的大半年时间里,22公里的水泥硬化产业路修通了,把村里的各个产业基地连接在一起。我们多想把这一连串的好消息告诉她!”百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昌战动情地说。

2019年6月17日凌晨,他们的第一书记黄文秀在从百色返回乐业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难,年仅30岁。

黄文秀立志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2018年3月,她主动请缨到条件更为艰苦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乐业县担任百坭村第一书记。百坭村居住着壮、汉、瑶、苗4个民族,有11个自然屯, 全村488户205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894人,初始贫困发生率为42.94%。

驻村扶贫1年多来,黄文秀团结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摸索到了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油茶等,做到了长中段产业相结合。

驻村满1年时,黄文秀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2.5万公里,她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我心中的长征!”担任第一书记的1年又82天,她帮助全村88户41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到2.71%。

2020年,百坭村用实际行动“学文秀、争优秀”,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着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多元化村集体经济,当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最后的9户贫困户33人顺利脱贫摘帽,实现了整村贫困清零。

翻开黄文秀的入党申请书,其中写道:“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黄文秀的精神力量,鼓舞着百色各族人民更加坚定地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2020年年底,百色市12个县(市、区)全部实现脱贫摘帽,102.4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整理自《中国妇女报》)(责编 满天)

猜你喜欢

黄文秀张桂梅刺绣
写给张桂梅的一封30万字长信
张桂梅:教书育人奉献所有
《时代楷模黄文秀的故事》
黄文秀“我想回去建设家乡”
女高校长张桂梅陷入“舆论风波”
大山里的女校校长张桂梅 我想改变一代人
黄文秀
西华县审计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暨学习黄文秀先进事迹会议
刺绣织成的日本传统美食
刺绣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