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居住区交流空间设计研究

2021-05-26梁瀚文

居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原型交流历史

梁瀚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交通与土木建筑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1 基于建筑类型学的当代建筑设计解读

对当代城市居住区交流空间的研究离不开建筑类型学。城市的交流空间同时是其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载体,交流空间的本质即存在于空间原型中。历史中产生的空间原型是多样的,因而在不同空间原型下人的行为模式也是具有差异性的,从而产生了多姿多彩的生命力与故事性。尽管建筑的寿命是有限的,过去的建筑正经历着不断的拆毁与更新,城市面貌也在一日日的改变,但这些产生于历史的大多数空间原型都一直“储存”于当代的城市与乡村建筑中,在建筑不断改变的形式下得以延续。而城市化的进程无疑是销毁原本多样化的空间原型,留下一种效率最大化的空间原型。从经济发展与效率至上的角度上看,这无疑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捷径,但其弊端是从历史中延续下来的空间原型减少了,城市空间趋向单一性,人的行为模式与精神空间开始被迫同一化。这一切的发展是悄然地,却也是迅速可怕的。

2 历史延续下现存的基本空间原型

2.1 乡村与城市具备的空间原型

笔者按三种层次(环境空间、建筑空间、构筑物)选取了中国当代乡村与城市具有代表性的造型与空间,进行了:造型—空间的象征性—原型的还原步骤(此步骤不是以功能为分类标准)。最终获得的原型体现了研究对象最原始的内部形态结构关系:均匀围合、不均匀围合、一致并列、不一致并列、空间矩阵、空间拐点、正交。

乡村具备更多的空间原型,而城市具备更丰富的空间基本形式,这源于城市化发展对旧建筑、历史建筑及历史城市肌理的破坏与其带来的高技术建造水平。空间并列与空间矩阵为中国城市的主要空间原型,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以垂直方向进行空间并列为设计导向的建筑空间(多层、高层、超高层住宅和办公建筑等)和以在方格网道路规划体制下产生的城市交通空间与公共空间。这两种空间原型成为了城市空间的主导类型。在这样的空间类型的主导下,城市密度得以提高,城市的各种功能联系更加紧密,城市获得更高效的运转。然而这种主导空间原型迫使原本丰富的历史城市空间逐渐趋向单一化,城市生活与精神享受被极大地限制,人们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城市生活压力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城市空间类型的高度统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开始疏远,在居住区中出现了邻里关系缺失、人际关系冷淡等社会问题。而中国乡村的主要空间原型为空间拐点(异质空间)和空间的不一致并列,这导致了乡村的环境空间以低密度、平面化的方式自发生长,而自发生长的结果是产生了丰富多变的环境空间。在这样的环境空间里,目的性、功利性和运转效率被降低,取而代之的是生活的舒适感、趣味性与多样性的提高。

2.2 居住环境中人的行为模式的差异性

当代中国乡村的居住环境空间原型与城市居住环境空间原型的差异直接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的差异。由于乡村新建的民间自建房通常建造于拆毁的历史旧建筑的肌理上,中国乡村居住区大多数还保留着历史的肌理。而中国乡村历史肌理的产生源于蔓生机制— —乡村肌理的发展不依赖于特定统一的规划体系,而是来源于自发性,这意味着乡村的环境空间是无序的、充满可能性与异质性,因此在乡村环境空间下产生的人的行为模式是漫游式、非线性化的网络体系。这样的环境空间带给人舒适的心理感受,生活压力感被降到最低,因而生活中的故事性被极大的激发出来。人们会聚集在街边、小巷边聊天,乘凉,小孩子们在追逐打闹,丰富的生活场景在乡村里得到体现。

而城市空间产生于严格的网格规划体系,在空间并列与空间矩阵为主导原型的中国城市空间中,人的行为模式体现为目的性与线性化,这意味着过程被极大地压缩,目的被过度地放大,生活的趣味性与多样性被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过度追求的功利、效率以及随之产生的巨大的城市生活压迫感。因此尽管城市的居住区通常具备一定数量的公共交流空间,但是很多开发商只片面的关注于商业的利润,对居住区交流空间的设计通常简单划一,对花园、行道植物、道路的设计过于单调,导致邻居没有适宜的地方拉家常,放学的儿童没有地方嬉戏玩乐,年迈的老人缺乏户外活动的区域,昔日丰富的生活场景被极度的压缩淡化。传统生活中邻居之间友好往来、其乐融融的生活氛围消失殆尽。

2.3 城市居住区内邻里关系的消失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城市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住进了高端的居住区,却越来越不习惯和素不相识的人交流。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是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提速以及人们对隐私观念的加强,居民的交流呈现越来越“沙漠化”的状态。

邻里关系缺失的根本原因来源于居住空间类型的转化——户与户之间的公共交流空间从乡村居住区的异质空间转化为城市居住区的均质空间。昔日生活中家家户户之间共享的动态多样化的交流空间被迫挤压成垂直方向上的、局促的交通空间(电梯间、楼梯间等)。户与户之间的空间关系由水平方向转化为垂直方向、由开放空间转化为封闭空间、由多议空间转化为交通空间,因此人的行为模式由多样性转化为单一性,户与户之间的交往由昔日的谈天说地转化为楼道上的匆匆寒暄,甚至连邻居是谁都不太清楚。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现代城市居住区普遍在地面层设置了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如公共花园等,可是这种公共空间的存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邻里关系消失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大面积的公共空间实质上是由多户人家组成的组团与组团之间的交流空间而非传统的户与户之间的空间关系,这样的后果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度与距离被进一步拉远。另外,城市中快速的人口流动与更替使社区中的邻居不再是世代为邻的熟人,而是不断变换的“陌生人”,社区仿佛正在失去传统社区所具有的“熟人社会”的特征。

3 居住区交流空间设计的新思路

在现代城市普遍追求效率的快节奏生活中,居住区的交流空间应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精神港湾。城市与建筑空间不仅仅是功能和效率的集合,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舞台和集体记忆的仓库,因此,交流空间的过去、现在、未来应保持某种连续性,使拥有邻里记忆的人们能够感知。在笔者看来,目前城市居住区的交流空间类型与过去是断裂的,过去空间氛围、空间结构在现代的居住区交流空间中并没有得到延续,过去的、居民普遍拥有邻里记忆在现代的居住社区中消失殆尽。

因此,建筑类型学的思路对居住区的空间设计是具有重大意义与启发性的。(1)设计师可站在建筑类型的角度提取过去中国历史中的交流空间形式的类型。(2)将得到的类型与具体的场所相结合还原到建筑形式(类型还原)。居住区的交流空间设计应该注重历史中户与户之间的空间原型,并把其运用到现代的居住社区空间设计中,以改善户与户之间的空间组织方式,增加邻里间的交流空间。如图1所示。

图1 类型学设计思路

4 结 语

很多时候,历史和记忆对人来说只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具体的场所给予人的具体的感觉。因此,通过提取历史场所里的要素及组合,来形成“类型”,再将它们还原成新的场所,也许是最能触动现代城市人们内心深处对历史和记忆中美好生活状态的需求的方式了。

猜你喜欢

原型交流历史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包裹的一切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新历史
论《西藏隐秘岁月》的原型复现
原型理论分析“门”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