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河西地区灌溉型水库河蟹生态养殖技术试验

2021-05-26丁丰源杨娟高祥云王晓

中国水产 2021年5期
关键词:蟹苗河蟹饵料

文/丁丰源 杨娟 高祥云 王晓

河蟹味美肉鲜,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充分利用河西地区灌溉型水库资源,探索河蟹在甘肃省养殖技术,促进河蟹产业在当地的发展,笔者于2020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进行了“利用灌溉型水库增养殖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当地养殖河蟹纯利润高于养殖鲢鳙等其他大宗水产品,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宜推广。

近几年,甘肃省河蟹养殖发展迅速,特别是生态绿色高效河蟹养殖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充分利用灌溉型水库资源,逐步探索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模式,对促进河蟹产业在甘肃省的发展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一、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条件

试验水源为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夹沟湖水库,水库面积为0.33km2,为环形封闭性平原型灌溉水库,常年有祁连山雪水流入。水库底为沙壤土,通气性能好,有利于水草、底栖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可为河蟹提供天然饲料,具备河蟹生长的生态条件。

(二)试验方法

1.放苗前的准备

(1)水库防逃设施设置。在水库进水口及出水口设置拦网,拦网高出水面50cm,水库四周用塑料薄膜、铁丝、竹竿做成防逃设施。用防逃塑料膜连接,防止蟹苗外逃。

(2)检查水库水草生长情况。提前检查水库水草生长情况,在水浅、水草稀疏的地方种植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以满足河蟹养殖生长期间生态需求。

(3)增加生物饵料。将螺蛳等蟹苗喜欢吃的饵料提前投放到水库里,让其进行自然繁殖。

2.蟹种的选择与放养

(1)蟹种选择。选择辽宁盘锦蟹苗,规格为5g/只的扣蟹,蟹苗体格健壮,规格整齐,体色一致,附肢齐全、稍带光泽,无伤无病、反应灵活、爬行敏捷。

(2)蟹苗投放时间。根据张掖地区实际情况,蟹种放养时间为4月9日。此时气温在15℃以上,水温和蟹苗产地水温相近,且为了便于农田浇头水,水库处于蓄满状态,刚好长满鲜嫩水草。这时放养蟹苗成活率较高。

(3)蟹苗投放密度及方法。蟹苗平均规格为5g/只,投放密度按照22.7kg/hm2蟹苗为宜,一共投放750kg蟹苗。蟹苗运输到水库,测量水库溶解氧在4mg/L以上,将引进的蟹苗进行缓苗操作,待检测水库水温与运输水温基本相同后,用5%食盐水对蟹苗进行消毒处理,将蟹苗从水库深水处放入水库。选择投放地点需远离进水口及出水口。为控制水库水质,5月15日放养鲢鳙鱼种,滤食池水中的浮游生物,净化池塘水质,提高水库产出及经济效益(表1)。

表1 2020年河蟹放养以及收获情况统计

表2 3月~6月水质监测结果

表3 7月~10月水质监测结果

3.养成管理

(1)水质调控。影响河蟹生态养殖的水质指标主要为溶氧、pH、氨氮、亚硝酸盐、生化需氧量等,为了将这些主要水质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试验制定出了科学合理的水质管理与调节方法。一是生物调节,在水库岸边种植水草、套养鲢鳙鱼,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二是控制水位。4月~5月份水温较低,河蟹规格较小,根据当地灌溉情况控制库区水位不能过高。在7月~8月份水温高时,适当调高水位。

本实验在水库周边选取8个点每十天进行一次水质监测,掌握河蟹水库生态养殖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水库水质管理与调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水质管理与调节方法,其监测结果见表2、表3。

从表2、表3可分析出,河蟹生态养殖水库溶解氧的变化范围为4.6mg/L~6.8mg/L;氨氮浓度变化范围为0.15mg/L~0.45mg/L,养殖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养殖生物的代谢物以及剩余饲料;养殖水库亚硝酸盐的变化范围为0.01mg/L~0.15mg/L;养殖水体pH的变化范围为8.1~8.4;养殖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变化范围为3.12mg/L~3.52mg/L。经对比,整个生态养殖期间,水库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的要求,能够满足河蟹的养殖生长需求。

(2)饵料投喂。水库增养殖河蟹主要依靠天然饵料,一般不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保证其在野生状态下生长。但水库饵料有限,到了7月下旬随着河蟹不断生长,需要增加人工饵料以满足其营养需要,主要为熟玉米配以消毒搅碎的猪肝等动物性饵料。动物、植物性饵料混合投喂,刚开始投喂动物性饵料较多,后逐渐加大植物性饵料的比例,到养殖后期植物性饵料占比可达到70%。每天傍晚投喂1次,时间为18:00~19:00,日投料量控制在蟹体重的7%~8%。投喂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根据天气、水质、水温和河蟹的生长阶段、摄食情况来确定每次投喂量。天晴可适当多投,阴雨天则适当少投,水体透明度大于50cm时可适当多投,小于30cm时应适当少投并加大水体交换量。每天检查摄食情况,据此适当调整投饵量,投喂的饵料以4h左右吃完为宜,如在2h以内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如到第2次投喂时尚有剩余饵料,说明投饵量过多。

(3)水草管理。第一要割水草。伊乐藻不耐高温,因此在夏季来临前,即水温达到30℃时,要及时割去过长的伊乐藻,同时加水保持较高水位,使藻体保持在水面30cm以下,防止表层水温过高灼伤伊乐藻而造成水草死亡败坏水质。第二要清除残草。河蟹喜食苦草下部的白茎,河蟹吃剩或咬断的苦草叶片漂浮在水面,要及时在下风口清除漂浮的残草,以免破坏水质。

(4)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以生态预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模拟河蟹自然环境状态下生长的环境条件,达到使其不生病或少生病的效果,起到不用药或少用药的目的。

(5)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库,主要是检查有无残饵,以便安排当天的投饵量,并打扫食场。观察库水变化及河蟹活动、摄食、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定期检查进排水口的密眼网是否严密,防止蟹从漏水孔和进排水口逃跑。特别是夏季暴风雨多发季节,要加强检查力度,严防防逃设施被大风刮倒、库坝被大雨冲毁以及大水漫库等事故。坚持每天测量水温、溶氧、透明度等,每天做好饵料投放、水质变化、蟹活动等情况的养殖记录。

4.适时收捕

由于西北地区光照及早晚温差等因素,河蟹上市的时间比其他地方早一个月。甘肃省张掖地区一般在9月上旬开始收捕河蟹,也就是国庆节和中秋节前,此时成熟蟹比例已达80%。“两节”是河蟹消费高峰期,消费需求量大、市场价格高,能够有效提高养殖河蟹的经济效益。要准确掌握河蟹洄游的规律,河蟹蟹膏、蟹黄一旦饱满会立即上岸寻找回归路线,一般在东南方向或有水流的方向,收捕以地笼为主进行,地笼放置时间需根据天气和捕捞量而定,一般为6h~8h。

5.暂养培育,适时销售

由于大水面捕捞河蟹早晚相差一个多月,先捕捞的河蟹蟹黄不丰满,需要强化培育。我们采用孵化缸进行暂养,孵化缸直径2.5m,高1m,每个孵化缸可以暂养河蟹150kg,水源为地下水,水质清澈。投喂熟玉米、熟黄豆、消毒后的野杂鱼等,也可以投喂一些鲜嫩的水草,培育半个月到一个月,促进河蟹品质提高,同时应掌握市场动态,将雌雄分开进行销售,根据市场行情实现销售最佳效果,提高经济效益。

二、效益分析

水库投放蟹苗750kg,经过5个月的养殖河蟹长势良好,成蟹均达到95g以上,共销售成蟹3700kg,单价70元/kg,总收入25.9万元,回捕率达26.7%。养殖成本主要包括:购进蟹苗费用2.2万元,管理费、承包费、捕捞费6万元,共计8.8万元。养殖纯利润达17.1万元,远远高于养殖鲢鳙等其他 大宗水产品的利润,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表4)。

表4 水库放养河蟹经济效益表

三、结论与分析

选好蟹种,在养殖河蟹过程中我们发现蟹苗质量直接影响成活率、回捕率及蟹黄饱满度,选择好的蟹苗就是养殖成功的一半。

蟹苗放养密度根据水库天然饵料多少而定,大水面增养殖河蟹主要依靠水库天然饵料,放养密度22kg/hm2蟹苗为宜,这样既保护了养殖水域的生态环境,又能生产出大蟹,优质蟹,提高回捕率。

大水面河蟹养殖,管理很重要,病害防治要及时,这样才能确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通过本次试验,初步总结出了适合当地灌溉型水库河蟹生态养殖的技术模式,同时生产出了高品质河蟹,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有效带动了库区周边农民就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赢,推动河西地区渔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业态,在调整当地渔业生产结构、库边渔民增收和渔业增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蟹苗河蟹饵料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有报备,有通行证,就能到苗场拿苗”!河蟹大眼幼体正式上线,射阳、如东开辟绿色通道,保障蟹苗顺利流通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香饵
香饵
如何挑选优质蟹苗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藤——致树及其它
秘制饵料
蟹苗选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