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1第五届中国水产科技大会在四川成都举行

2021-05-26

中国水产 2021年5期
关键词:渔业水产院士

本刊讯4月9日,由中国渔业协会主办的中国水产行业盛会——2021第五届中国水产科技大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本届大会以“科技引领 产业智变 质量兴渔”为主题,五大院士、四大首席科学家,与来自政府、协会、国际权威组织、农牧博士团及通威、正大、新希望、澳华、唐人神、粤海等企业的800余位重磅嘉宾汇聚一堂,会议规格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大会同期举行了《渔光一体建设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暨通威“渔光小镇”概念发布仪式。

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委员、原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朱作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名誉院长麦康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少军,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中国水产学会秘书长崔利锋,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薛学深等领导嘉宾出席本次活动。

尹成杰委员强调,在水产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中央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发展绿色、优质、高效、智慧的水产业;要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技术科技进步与创新,进一步建立健全水产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要大力推进渔业等水产养殖和经营方式的创新,认真总结养殖“光伏+”模式和“渔光一体”养殖新业态经验,与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有机结合,将“渔光小镇”打造成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的样本。

朱作言院士指出,经过70余年创新发展,我国渔业生产已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和重要增长点,全国水产品产量连续30余年位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渔业科技对现代渔业发展的支撑引领能力进一步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当前,我们正处于由水产大国迈向水产强国的征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合作,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为中国渔业产业发展和社会经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崔利锋站长、秘书长表示,本届大会目标清晰、定位准确,内容丰富、各界精英荟萃,反映出大会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渔业发展也进入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和工作要求,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中国水产学会组织实施了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重点做好水产“五大产业”科技服务,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通力合作,积极推动水产行业取得新发展。

赵兴武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在我国渔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第五届中国水产科技大会的举办非常及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科技兴,水产兴;科技强,水产强。高质量的水产科技是水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建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进一步加大对水产科技的领导、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水产科技做大做强做优,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

薛学深党组成员、副厅长表示,2020年四川省农业农村系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农业生产,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四川省水产品产量达160万t,渔业经济总产值530亿元,稳居西部第一。今年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四川省把水产作为乡村振兴和“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的重要产业来抓,纳入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予以布局,走“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助增收”发展之路。

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养殖处处长Matthias Halwart在视频致辞中表示,科技引领、智能产业转型和优质水产养殖将是未来的重中之重。希望大会参与者继续秉持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愿景,一如既往地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新型“手拉手”倡议,使水产养殖发挥强有力的作用,实现粮农组织的“四个更好”,即更好的产品、更好的营养、更好的环境和更好的生活。

大会中,麦康森院士、桂建芳院士、包振民院士、刘少军院士及行业专家分别围绕我国绿色健康养殖与高质量发展、中国淡水渔业转型升级、鱼类育种及健康养殖、工厂化养虾模式分析与未来展望等方面展开了精彩演讲。在圆桌对话环节,嘉宾们围绕“科技赋能中国水产行业高质量发展”畅所欲言,就行业新发展、新趋势进行智慧碰撞。

大会同期举行了《渔光一体建设通用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暨通威“渔光小镇”概念发布仪式。

猜你喜欢

渔业水产院士
院士寄语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当代水产 腾氏水产商务网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