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探析
2021-05-26蒲艳春
蒲艳春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习近平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当前,经济社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需要大批的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精专的人才,来推动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但从目前各个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来看,高技能、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等现状,明显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解决人才问题,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要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一是要充分发挥高校人才荟萃、学科齐全、思想活跃、基础雄厚的优势,二是要充分释放企业对新科技项目的需求的渴望,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模式,对学校、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现状调查
1.1 高校因自身能力问题缺少对标企业
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由于高校与市场客观存在的距离,使得高校的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高校无法找到合适的对标企业,很难达成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尤其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与企业要求不符,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没有形成。例如,课题组成员之一所就职的企业与某高校共同进行的热处理专业人才引进项目实施过程中,明显存在着高校专业课程设置大而全与企业专而精的需求存在差异,导致引进的人才“水土不服”,预期成效难达成的现象。另一方面,高校普遍存在片面追求教师高学历、高科研成果,导致教师将大量精力投入到学历的升级和科研中,而在专业或行业领域内实践延伸方面就显得动力不足,结合实践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方面关注得更少;教师的企业项目实践能力,创新的思维和教学方法,对行业需求的敏锐度以及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形势下教师转型的积极性等有待提高[1]。这不仅一方面造成高校培养体系与企业需求的不匹配,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与企业人才需求产生巨大的差异。
1.2 企业参与高校教育合作发展的动力不足
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除了追求社会效益以外,更关注企业自身的获利能力;但当下的校企合作模式,让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经济效益,无法激发出企业的合作信心和动力。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在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的高速发展时期,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急需更多的高端人才,但大多数高校培养的人才却无法满足这种需要;企业为了获取有用的人才,需要在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尤其是对新招聘的大学生需要进行二次培养与开发,致使企业的人工成本费用增加,同时人才效能发挥周期的延长,时间成本也无形增加,这极大降低了企业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热度;从外部环境来看,政府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措施仅停留在个别点上,对校企合作的引导和激励的持续性和连贯性需要强化。
1.3 企业人才引进体系不完善,选择人才存在偏差,影响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效果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多数企业转型发展战略方向不清晰,具体规划不系统,很多时候引进的人才与企业战略发展需求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引进的人才定位不准确,职业发展规划不清晰,企业留人机制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不利于人才的稳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引发人才的流动。另一方面,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时,多限于参加校园招聘会或利用校园宣讲会的形式进行双向选择,或者企业象征性的出资设立冠名班等培育形式,这些措施没有将企业的人才需要与高校培育体系进行无缝结合,许多还停留在理论研究上,使得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诉求存在巨大的差异和偏差,造成了学生找不到对口的企业,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再一方面,受近几年用工荒的影响,企业多以获取“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合作方式,没有把学生的培养放到长远性的层面来运行,上述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2.目前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现状
2014 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 大力推广校企合作, 提出了“服务需求、就业导向、产教融合、特色办学”的理念。自此,校企合作研究迅速展开,校企合作在理论层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在校企合作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通过对最新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的50 余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域内的论文仔细研读后发现:一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题的研究由高校主导,而作为人才需求方的企业基本没有参与。对于校企合作的意义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同时对于校企合作形式内容的思考也是少之又少,只停留在有“合”无“作”的状态[2];二是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大都进行单向探索,大多站在人才输出方来发表观点,没有从需求方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在学理上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理论探讨的实质性存在片面性,对建立高效的合作模式指导意义不足。三是大多数研究多以高(职院)校某一个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状剖析进而提出结论。
综上所述,校企双方急需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达到校企共赢共发展。本文课题组成员包括高校教育专家、教师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对校企合作现状调查以及国内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果的研读,针对当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从高校(输出方)和企业(需求方)两个方面来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分析和研究,深入探讨“产、学、研、政、生”五个维度,从而给出更合理和高效的解决方策。
3.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方策建议
3.1 定方向、明标准,构建“核心知识+核心素质+核心能力”三位一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
新旧动能转换转化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能力[3],这就需要大批理论知识过硬、综合素质强而且能够快速把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的应用型人才。这样才能促进从本质上变革传统动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如何培养和开发应用型人才,更好地发挥人才的价值作用,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型应放在首要位置。本文通过企业用人需求的实践调研,结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D+E+C”(角色定位与共性职责Do、知识技能要求Display、绩效表现Deliver、工作经验Experience、能力素质要求Competency)的任职资格模型,构建出学校培养输出和企业人才需求契合度比较高的“核心技能+核心素质+核心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型,具体模型如下图示:
根据上述人才培养模型,按照技术人才、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等不同类别,进行技能、素质及能力要求和标准的对应匹配,针对性的研发相应的课程体系,采取系统的培养方式,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更快地达到岗位任职资格要求和有效地融入企业发挥价值。
3.2 破传统、促互动,搭建高校“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双师型”专家互动教学机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必须紧紧依靠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4]。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拥有一支复合型的教师队伍是关键,这样不仅有利于最大发挥出理论转化实践的效能,而且能够确保人才培养的实用性。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实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很好的举措,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一是将持有“双证”(教师资格证和技术专业资格证)的教师认定为“双师”;二是教师所持有的技术证书,完全靠书本学习再考试获取的;三是学校片面地追求“双证”资格认证,但证书的含金量有待考量;四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仅从学校(人才输出方)角度来认定,忽视了企业(人才需求方)实践的认定,对人才培养缺少了必要的实战素材,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针对上述问题,高校需要深化教育改革,打破传统的教书育人模式,坚定不移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道路,在教师队伍的组建上需要有创新性的举措,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基于“核心技能+核心素质+核心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型,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建立相匹配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专家”互动教学机制。这就要求以高校作为发起点的“双师型”教师,除了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外,还要将每年到企业实践锻炼的时间和成果也作为考核的重点指标,目的就是增强教师队伍实践性的锻炼,深耕专业和行业领域内知识,增强实践技能,提升自己理论和实践的综合能力;而以企业作为发起点的 “双师型”专家,不仅要求是在行业领域内的技能、技术或管理方面具有研发教材和授课能力的企业核心人才,而且能够将行业领域内最前沿、最实际和最核心的关键技能转换成培训素材,从企业走进学校,提前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到来自企业的实战性知识,并给学生后续的发展方向给予指导。将“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专家二者进行互动衔接,彼此取长补短,构建“双师型教师+双师型专家”互动教学机制,有利于校企的深度合作成果转换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输出。
3.3 深探索、求突破,开启“学校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企业员工‘回炉再炼’”的深度合作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经济模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所以校企合作应紧紧围绕着培养应用型人才这条主线,在互动模式上大胆探索,以适应时代的需要。校企双方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创造条件进行专业研究、技术开发与应用推广等方面合作,共生共存共赢;而一旦进入优势互补的校企互利共生模式之后,企业的发展优势的巩固和提升必须借助于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得以实现,使得双方合作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合作的基础,将极大降低传统校企合作中的管理协调成本[5]。
校企双方利用共建专业、共同培养、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实现“产学技术合作和实习人才培养”相辅相成共赢的局面。目前采取比较成熟的方式如:“引入企业标准、提升学校软实力”方式、“校企合作共建、专业产业化”方式、“产教融合、企业化运作”方式、“引智进企、嵌入式培养”方式等等,都取得较好的实践效果。
本文在上述合作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在企业调研进一步提出了“回炉再炼”的人才培养方式,此种方式是以企业在职人员(这些人员有实践经验,但缺少系统理论知识)作为培养对象,根据企业人才战略规划,将企业未来人才能力的需求进行预测,制定人才储备与培养计划,在人才战略规划落地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能力提升的需求,或组织培养对象进入高校校园编成特色班级,定期进行针对性的理论学习,提升人才档次和水平;或组织培养对象进入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成集学生顶岗实习、实训,企业职工培训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市场化运作的实训基地(不仅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需求,又可以满足企业职工“回炉再炼”技能提升的需求),实现企业在职人员整体技能水平的升级。另外,引申出另一种实操性强的“回炉再炼”的人才培养方式,是充分发挥高校的科研实力和企业资金实力,以共同开发、研究国家、省、市科研项目或课题为载体,在项目或课题研发过程中,企业和高校选拔人员进入项目或课题组,共同参与整个项目或课题研发过程,边干边学边成长,一方面科研成果可以迅速转换为实践,确保了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合作项目成果的研发成果实践转换过程中也是对人才进行了系统的培养,确保了人才能力提升的落地效果。通过这种校企深度合作方式,有利于校企双方互惠互利、资源共建共享,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4 引外力、搭机制,树立“产学研政生”一盘棋的思想,构建人才培养战略体系
推动产学研联动与合作,共建新模式,除改革高校、企业的内部人才培养方式以外,创新外部驱动同样重要。引进外部驱动力量,一是将“研”的环节由第三方专业机构承担,立足行业领域和企业需求,整合高校资源,建立高校专业集群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通过教育产品研发、课程创新、企业实训实习、高校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等不同维度,全方位服务于学生、高校和企业;这样不仅有利于推动教育产业的改革,而且有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快速融合,释放更大社会和经济价值。二是发挥政府强有力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加强政策宣导,优化产学研合作环境;加大财政投入,提供专项基金,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产学研交流对接,推动科技攻关,助力高校转型;联动校企双方,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
推动“产、学、研、政、生”各方面的融合,要树立人才培养一盘棋的思想,不仅需要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而且要依靠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更需要企业与高校的深度互动,全面构建人才培养的战略体系,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领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真正打造出一批批又精又专的高素质的人才,承担起推动时代进步的历史使命。
4.结语
古语云“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不管在人才引进还是人才培养上,都应秉持开放的态度,不断探索创新各种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模式。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背景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只有不断创新合作模式,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高档次的人才队伍,需要采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颖的教学方法,本文提出的方策是建立在“两元制”和“三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体系下的研究,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出更多的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的重心聚焦在核心人才的竞争,高端人才的持有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水平。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指导核心,运用“互联网+”思维逻辑,积极推动“产、学、研、政、生”的融合,探索“多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造就出更多的高端人才,推动新旧动能的快速转换,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