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滋润战友真情
2021-05-26骆林森
文|骆林森
(作者系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闵行区代表处副会长)
战友合影(右一为骆林森)
辛丑春节一大早,老领导苏清露就从石家庄用自拍视频的方式给我发来了新春祝福。视频中的他精神饱满,士气高昂,传递着新春的问候与关爱。我生活在江南小镇,春节春意浓浓,有了来自远方的祝福,更是倍感温馨。
我与苏清露的战友之情,已经走过了45年。当兵第二年初,我从100高炮连六炮手的岗位调到团电影组当放映员。初次与苏清露见面,我就觉得他名副其实,对待战友平易近人恰似清晨的甘露。之后的近两年时间,苏清露任团政治处宣传股干事、股长,是我的直接领导,我们也从此结下了深深的战友情谊。他经常带我去逛书店,记得去的次数多的是南京杨公井旧书店。他正直为人、公正处事的好形象,成为我军旅生涯中努力前行的一根标杆;他爱阅读、爱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等好习惯,对我也潜移默化地产生着积极的影 响。
苏清露了解到我参军前在公社机关任职通讯干事的经历,便引导我继续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努力在部队建设中发挥自己所长。一次,他采访到一个连队文书探亲期间帮助迷路小孩找家的事情,便与我合作写了一篇题为《迷路的小孩回到了家》的通讯。说是合作,实际上是他手把手地教我学写文章。他口述,我记录;他反复修改,我认真誊写。稿子发出去不久,就被《安徽日报》“新思想 新道德 新风尚”栏目配插图全文刊载。至今,我们两个都分别珍藏着这份日报剪贴,也珍藏着对那段时光的美好记忆。
“一个单位离开了谁都不会停止运转。但一个人在一个单位工作,决不能做一个可有可无的人,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顶梁柱。”我在部队政治机关工作之初,苏清露对我说的这段话,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我在南京陆军学校读书期间,苏清露任高炮师宣传科长,他与我书信往来,说他“等着我读书回来一起工作”。后来,我虽无缘再在他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但他始终关心关注着我的成长进步。
2002年底,我担任南京军区河北接兵师政委,住在石家庄一个多月。任职于石家庄日报社副社长岗位的苏清露,给予了我接兵工作、生活上许多帮助与关照。我一到石家庄,他就把田维芳、崔二虎、王双林等同在高炮师一道摸爬滚打过的老战友们组织起来欢迎我。他多次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为我们接兵师的工作提供服务。他还亲自组织接兵师的干部参观西柏坡等红色景点,让我们感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辉煌。
那次接兵,在苏清露的老家藁城也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让我感受到了他那份深深的家国情怀。“有国才有家,爱家先爱国。”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让他儿子报名参军,接受祖国的挑选,服从国防的需要。父送子参军,退役老兵送新兵入伍,结果他的儿子来到我任职的装甲师炮兵团基层连队当兵。装甲师是英雄王杰生前所在部队。当年组织民兵训练时,王杰毅然扑向炸药包意外爆炸的炸点,献出年仅23岁的生命,保护了现场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安全。“当兵就要当王杰那样的兵。”如今,他的儿子用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砥砺自己当好兵,刻苦练兵,勤奋工作,第二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对此,苏清露在网上发了个帖子,为儿子的进步自豪,也为“父子两代同一战友”而感到骄傲。
之后,我与老领导苏清露在徐州、上海又有过几次相聚。虽然相聚时间总是短暂的,但战友之间特有的那种思念、那种牵挂、那种情感,始终环绕在心头,如老酒一般愈陈愈浓、愈久愈烈。我想,老领导苏清露对我传递与滋润着的那份战友真情,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