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峰: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2021-05-25班琳璇郑挺颖
班琳璇 郑挺颖
本次会议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主办,由该协会的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专委会承办,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会议主题为“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来自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领导、协会会员代表、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专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及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和新闻媒体代表近200人参会。会议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主持。
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在致辞中,对通过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性以及相关举措进行阐述,他指出,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首要任务是要推动构建绿色经济体系,着力推动循环、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
本次会议邀请了碳中和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和企业代表作相关主题发言和企业实践分享。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和剖析。他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问题,中国一直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参与者、贡献者。发达国家应该率先减排,发展减排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达国家切实的、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援助的条件下,可以自愿减排,且这种自愿减排不影响自身的经济发展。
李俊峰主任还针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特别是通过实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尤其是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对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最后,他论述了相关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企业要认真研究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自己该做些什么,要理解碳中和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发展转型、能源使用转型、生活方式的转型,要利用资源节约、资源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努力实现从资源依赖到技术依赖的变革。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教授的主题发言题为“碳中和与信息化技术应用”。他介绍了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他认为,我国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义重大,是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疫情后绿色复苏的历史潮流,并且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陆续设立碳中和目标,碳中和技术创新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热点。温宗国主任也表示,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着巨大挑战,他针对“十四五”用能结构、能源消费等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建议建立工业节能减排信息技术系统,建立区域节能与碳排放在线管理系统。最后,温主任指出,外卖迅速发展与其包装物带来一系列的环境影响,垃圾分类行业的现状不容乐观,但在解决方案的设计上,“互联网+垃圾分类”的新模式正在不断优化。
中国节能协会副理事长房庆作了题为“节能提效,循环利用——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的主题演讲。他从我国碳减排面临的艰巨任务、相关路径、碳减排路线图等方面入手,提出节能提效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最经济的手段,循环利用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还从改变节能推广思路等方面阐述了“十四五”期间的节能工作思路。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在“碳中和目标约束下的碳金融发展新机遇”主题发言中,提出绿色金融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并通过相关案例展示了碳信托研究和实践。
绿豆芽APP的CEO连希蕊作了主题为“数字化碳中和社区助力循环经济碳中和”的发言,绿豆芽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碳中和官方合作伙伴,创新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碳中和平台,以促进政府、企业和公众通过碳减排创造经济价值,她还分享了绿豆芽首创的垃圾分类碳中和小屋模式。
本次会议还发布了“循环经济碳中和行动倡议”。该倡议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联合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绿豆芽APP、杭州青奇科技有限公司(青桔共享两轮车)、北京转转精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金宇奥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饿了么)、上海霖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嗨回收)等7家机构,以及现场100多位与会者,共同发起。
该倡议旨在呼吁企业与公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切实履行碳中和责任,全面践行循环、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减少碳足迹,降低碳排放,并在行动倡议中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具体行动。
在当天的会议上,杭州青奇科技、北京转转精神科技、北京金宇奧环境科技、阿里本地生活、上海霖承环保科技、中航信托这6家单位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绿豆芽APP抵消了他们为公众提供服务产生的碳排放量,被主办方授予互联网+资源循环利用碳中和第一批试点企业,并获得“碳中和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所产生的80吨碳排放量,通过绿豆芽APP完成了抵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