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粄、青花瓷、蜜柚,一红到底的“客家香格里拉”
2021-05-25邹高翔
邹高翔
大埔于我,有天然的亲切感。我家乡“大竹”在四川最东边,与重庆交界。大埔在广东东北角,紧邻福建。每每在地图看到,有两县互为克隆之感。我喜读历史书,读到大埔众多名人。它文化底蕴之深厚,就是本县所不及的了。“一腹三翰院”“父子进士”“兄弟三将军”“父子总理”“同期四省主席”,李光耀、田家炳、张弼士、罗卓英、吴奇伟、范汉杰……响当当的名字太多。3月中旬,到大埔公干,游西湖公园。名人长墙,蔚为壮观,远远多过书本所见。
此行方知大埔别称“客家香格里拉”。就打造地域形象,比“名人故里”更响亮、更新潮。转了几个地方,九山半水半分田,生态上佳,城乡生机盎然,小城小镇小村,都有世外桃源意境。
越转越有所悟:“客家香格里拉”品牌,最厚重的底色,是浸染在大埔土地上的红色。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品味,更加悠远绵长。
“大埔红”:遍布山水,更在人心
新到一个地方,食物就像开门的钥匙。11 年前,从广州到福建永定“土楼游”,经过大埔,在茶阳小停,饭都没吃一口。这次吃到了老鼠粄、算盘子、忆子粄。广州有家“印象大埔”餐馆,规模颇大,乌龙茶、土猪肉汤、鸭双羹、薄饼、苦笋、豆腐干等,让我唇齿之间印象深刻。“中国小吃名县”,大埔担当得起。
大埔还是“世界长寿之乡”,现有百岁老人逾百位;盛产青花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遍布蜜柚,皮薄汁多味甜无核……若论出产,远超“正版”的香格里拉了。
自然的天赐,人文的造化,成就一方水土。大埔是客家人南迁流播的必经之地,中土文化和海洋文化交织融合。还是那股中原老家口味,吃素吃野,吃粗吃杂。“粄”为客家菜系专用,古汉语活化石,指用米浆或米粉制作的食品。客家人无“粄”不欢,吃出一股浓浓的历史传承感。
相比海边的潮汕人,山里的客家人打拼精神不遑多让,又多了一份厚重笃实。大埔人崇文重教、耕读传家,英才迭出,代不乏人。明清有翰林15人、进士58人、举人298人。到了民国,有国共两党副军级以上将领119人。
在西湖公园将军名录前,当“导游”的县委宣传部蔡副部长介绍,这些将领,大部分是国民党的,共产党方面,有开国少将杨永松、杨辉图、女大校萧月华等。“客家人出武将”向为传统,广东的开国将帅,梅州籍的占了一半。
大埔有“自产”将军,更有在此战斗、停留过的开国将帅元戎,璨若星辰。全县像一间红色博物馆,红色旧址俯拾皆是。中央党史研究室认定的广东第一个中央苏区县,即为大埔。
1925年,大埔成立第一个中共支部仰文学校支部。1927年,中共大埔县党部发动县城茶阳暴动和高陂暴动,为南昌起义军南下打开通道。三河坝战役时,大埔工农军直接参战,组织群众支前。
此后大埔成立苏维埃政府。大埔苏区与闽西苏区联为一体,成为闽西苏区、闽粤赣苏区进而成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全盛时期,拥有全县一半人口,一半以上地域。1940年,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立,机关设在大埔枫朗。解放战争时期,大埔又是闽粤赣边区领导机构所在地。
大埔现有80余处红色旧址遗址。红色基因,像血液一样流淌,在山水,更在人心。大埔的红,红到彻骨。
三河坝:绝美奇景,惨烈战场
来大埔作红色主题教育、红色游,必到三河坝“打卡”。今年学党史活动掀高潮,这里再度升温。我们来的时候是工作日,仍然停满大巴,人流涌动。从车牌号可见,参观者来自梅州本地和邻近的闽赣。大埔一所小学的学生挤满广场,叽叽喳喳,在纪念碑前安静了。
这座纪念碑出镜率很高,看照片以为是在平地,原来在山顶。此山名为笔枝尾山。从纪念园门口拾级而上,经过纪念馆,参观三河坝战役的将领塑像群。再到山頂,烈士纪念碑像笔尖矗立,直插云霄,正好切合山名。
我们一行在讲解员蒋小靓带领下,进行了简短的瞻仰仪式,向纪念碑行三鞠躬,绕行一圈。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尽览梅江、汀江、梅潭河交汇。三河镇和三河坝由此得名。风光奇特优美,也是军事要冲。上扼兴梅,下控潮汕,北临闽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18年,为北伐护法组织的援闽粤军,司令部就设在三河坝,孙中山召开过军事会议。当地因此建有全国第一座中山纪念堂。
“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这是开国上将肖克的评价,一语中的。如今,这句话竖立在纪念园内。不过,肖克并没有参加三河坝战役。三河坝分兵时,他随主力南下。作为南昌起义军转战到三河坝的一员,他深知此役的意义。
大埔小吃:老鼠粄。
笔枝尾山复原当年“最后的敢死队”阵地。
伫立山顶的三河坝战役纪念碑。
参加了三河坝战役的开国将帅和领导人有:朱德、林彪、陈毅、李井泉、许光达、李硕勋、周士第等。南昌起义军在三河坝停留时,一批领导人在内:周恩来、刘伯承、贺龙、聂荣臻、叶挺等。也就是说,十大元帅中的六位,都曾在三河坝驻足。
1927年10月的这场战役,惊天动地。第九军副军长朱德和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等率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激战三日,指挥部决定由七十五团三营营长蔡晴川率部阻击,余部撤退。
山上复原修建了当年的战壕,模拟展示战斗场面,栩栩如生。标示为“最后的阻击战场”。电影《建军大业》中,“最后的敢死队”有浓墨重彩展示。24岁的蔡晴川率领全营200多名战士留守,除一人外,全部壮烈牺牲。
这名幸存者,便是时任三营十一连三排排长、后来的开国大将许光达。他身负重伤,留在当地群众家中,伤愈后历经艰辛,找到党组织。“最后的敢死队员”经历,可以单独拍成影视。遗憾的是,《建军大业》没有出现许光达的身影。
纪念馆旁建有观景平台,再看三江汇合和山脉村落,如一幅宏伟画卷。梅大高速公路、梅坎铁路在山间穿过,火电厂巨大的烟囱上,喷涂上卡通型的土楼围屋,煞是可爱,工业的压迫感,被涂鸦喜感冲淡。
棣萼楼:客家民宅,绝密使命
驱车经过重重群山,来到棣萼楼。这栋楼位于青溪镇大水坑村,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楼高二层,四合院布局,共16个房间,呈“日”字形。对研究客家建筑有意义,更是中共党史上的浓重一笔。
1930年,由时任中央军委书记周恩来领导,开辟了从上海临时中央到中央苏区的秘密交通线。共有三条,另两条都被破坏,经过大埔的这条未暴露。青溪交通站完成了党中央机关的重大转移,并运送大批物资到苏区,从苏区运出战利品和贸易品。十多名交通员和革命群众,为保护交通站的机密,献出了生命。电视剧《绝密使命》再现了这段历史。
经过青溪站进入中央苏区的领导人有200多位: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任弼时、刘伯承、聂荣臻、叶剑英、张闻天、杨尚昆等。这些名字的份量无须赘言。有的在三河坝停留过,再添大埔缘分。
楼内物资储存室、会议室、卧室等俱全,仿佛当年。讲解员钟家骥带我们到二楼一间房,窗户看似无奇,其实木条可以抽离,就成了一扇“门”,外面用梯子接应,紧急情况时转移人员物资。他作演示,果然“门”出现了。窗外很平整,当年是茂密树林。
大水坑村前有周恩来塑像,英姿勃发,直视前方。楼间民房辟作小型纪念馆。当地群众护送人员物资,在船上的竹竿插上草帽,作为“安全”的暗号。客家人热情好客,倾其所有,把家里不多的食物和進山采摘的野味,做成餐饭招待客人。周恩来在青溪吃糙米饭、番薯、青菜,简单又可口的客家家常饭。
不知当年经此转移的他们,有没有吃到客家粄。粄的魅力在于一个“精”字,选料要精,制作也要精。米浆细磨,馅料时鲜,火候准确。他们未必享到口福,却为现在的我们,留下一处风光绝美、又荡气回肠的“客家香格里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