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道进超市是一种直抵人心的温暖
2021-05-25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21年5期
事件回放<<<<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的一家超市火了。除了贴心设置盲道外,这家超市还准备了盲文标签和无障碍支付通道,允许导盲犬进入,以及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等,为保障视障人士购物的“最后一米”进行了引领性的良好示范。
时事鲜评
这家爱心超市博得网友一致点赞,是因为温暖的精细服务,正好解决了视障人群出行“最后一米”的便利问题,让他们不仅出得了门,还能入得了室,得以相对自如地独立购物,为他们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雪中送炭式的帮助。
一项关于视障人群的基本信息调查显示,30%的视障者(包括盲人和低视力者)基本不外出,46%的视障者外出需要家人朋友陪同,只有24%的视障者能依靠导盲犬、盲道等帮助勉强独自外出。困住他们脚步的,除了公共交通干道上的无障碍设施不完备,还有各个服务场所在设计之初就缺乏助残意识,从而无形中将包括视障人群在内的残障人群“拒之门外”。而这些人群所急需的助残帮扶,不仅限于安全踏出家门,更多的是能够和正常人一样便利地深入各个公共服务空间,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尽量广泛地融入社会活动,分享时代发展带来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先进成果。
这就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在“一盘棋”考慮城市规划建设时,提前将残障人群的需求合理地纳入其中。同时,积极将高新技术应用到助残领域中,进一步激发“互联网+”的助残潜力。
最后,应营造全社会关爱残障人群、帮助其积极融入社会活动的良好氛围。这次走红的山西爱心超市,所有助残设施的改装,都是源自店长李伟瑄为视障人群考虑的一片善心,这是一份积极的民间公益助残自觉,值得我们嘉许并积极效仿。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