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MU互动平台的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研究

2021-05-25吴晓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50期
关键词:单元教学设计教研活动信息技术

吴晓玲

【摘要】《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一线教师在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本研究以教研员作为一名“学习的领导者”的角色,组织教师教研共同体进行单元教学研究,以单元教学设计的撰写指导为切入点,引导教师进行知识建构,并提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教研活动;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

2016年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務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2017年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整合与提升原先“三维目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一线学科教师在探索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不知道如何设计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活动,他们迫切需要相关的教学指导,希望能在学科教研活动中获得帮助。

教研员是教师学习的领导者,通过研究、指导、服务,帮助一线教师成长。而教研机构中一位教研员面对的学科教师是跨学校、跨年级、跨学段,对象群体具有数量大、分散式特点,且教研活动次数有限,每学期约4-6次,每次半天,教研交互频率极低,受时空限制。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互联网+教研”成为了可能。本研究借助UMU互动平台强大的交互功能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

一、概念界定

加涅认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教学设计”进行了界定,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参考国内外有关界定,本研究将教学设计能力界定为:在实施教学前,通过教学设计案例,呈现出的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系统安排、具体设计的能力。根据教学要素的呈现观测点,该能力可细分为理解分析学生能力、教学目标编制能力、教学内容重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设计能力。

二、研究思路

本研究以“单元教学设计的撰写指导”为主题,参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的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开展一系列基于UMU互动平台的教研活动实践。

在准备阶段进行UMU互动平台试验、功能梳理,并借助UMU的问卷功能获取学习者情况,进行学习者分析,进而拟定UMU互动功能在教研活动中的应用策略;随后开展三轮行动研究,以N区的部分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作为实验对象,进行多次基于UMU互动平台的教研活动实践。第一轮行动研究中根据前期的学习者分析,拟定并实施教研活动,通过UMU互动反馈数据及单元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师的教学设计水平;第二轮行动研究中根据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分析结果,加大UMU互动功能的应用,再次拟定并实施教研活动,从互动功能模块的数据记录、反馈信息,分析教师的行为特点、教学设计水平;第三轮行动研究根据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分析结果,再次增加新的UMU互动功能应用,从组织者与学习者的双向交互,扩大至组织者、学习者之间的多向深度交互,拟定并实施教研活动。

三、研究过程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培养教师“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加强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活动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意识,使其掌握单元教学设计的框架,能将单课时教学设计的能力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进行初步的迁移应用。因此,第一轮行动研究开展2个应用案例研究,应用了UMU平台的问卷、文档功能。

对UMU反馈数据及教学设计文本进行分析,教师对项目及设计模板均不熟悉,急需解决的是格式规范问题;上交的设计案例出现前后不关联的问题,UMU平台收集的教师的需求集中在教学设计案例上。据此进行策略改进,从内容设计、对象调整、功能应用三方面进行改进。

第二轮行动研究增加互动交流,帮助教师理解单元设计模板中各模块对应关系,引导教师进行基于目标的活动设计,掌握选择适宜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案例的方法,进而提升教师的单元教学教学内容重组能力、教学过程设计能力。由此,第二轮行动研究开展2个应用案例研究,增加了UMU平台的文章、提问、讨论、文档作业、视频作业等功能。

根据UMU应用数据及教学设计文本解读,UMU平台上的师师点评分数基本没有区分度,点评发言都是大而泛的表扬话,没有针对性;单元教学设计的格式规范及内容模块的关联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主题解读、单元学习目标的质量均需提高。根据改变的难度,通过主题解读的指导,通过单元目标梳理方法指导,引导教师理顺单课时与单元课时的关系,将三维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理解单元目标的梳理及写法。

第三轮行动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加强有效的互动交流学习,进而提升教师的理解分析学生能力、教学目标编制能力、教学评价设计能力。开展3个案例应用,截取教学设计作品的学情分析部分进行分析,引导教师发现共性问题,展示中学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特征、心理特征,观看不同学习风格的个体差异讲解,进而引导从多个分析维度进行学习者分析,加强教师的理解分析学生能力。进一步理清单元学习目标与课时目标的逻辑关系,提出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制定学习目标的三个要求(陈述结果、描述策略、整体性),加强目标编制能力。以单元教学设计的评分量表作为示范,分享量表的设计心得,对评价的形式、评价案例进行简单导学,提供对应的学习材料(含评价的理论知识、课堂记录表、作品评价表等)以便后续进行线上学习,进而提升评价设计能力。

四、活动效果

教研活动与培训活动比较接近,本研究采用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进行效果评估。由于样本量少,采用访谈法,通过电话开展结构化访谈。

依据学校办学性质、地域距离、任教年级、职称差异,抽取初中教师2名,高中教师2名,完全中学教师1名。分别是:A.初中民办学校教师,一级职称,中心区域;B.初中公办学校教师,一级职称,偏远区域(DG镇学校);C.公办高中教师,高级职称,偏远区域(DC镇学校);D.公办高中教师,一级职称,中心区域;E.公办完全中学教师,高级职称,中心区域。

猜你喜欢

单元教学设计教研活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之我见
探析高中数学新课程模块的单元教学设计
提升校本教研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专题研究:为教研活动打开另一扇窗
基于多元与开放的同课异构教研模式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的开放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