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研学旅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湖北理工学院研学旅行教学改革实践

2021-05-25韦耀阳

关键词:研学旅行活动

韦耀阳 方 红

(1.黄冈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2.湖北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

在当下盛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者,也不再具有绝对的知识权威,取而代之的是“教学相长”,教与学是双向关系,教师分享经验与知识,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转化、建构一套自我的价值信念。研学旅行是教师组织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学习,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探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一种学习体验活动。2016年11月30日,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1]。

湖北理工学院积极运用转型发展,撬动应用型本科创新教育的关键“螺丝钉”,把服务基础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其教育学研究团队联合黄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经过近3年的研学旅行课程教学探索研究,以“关注兴趣、回归生活、立足实践、创新育人”为目标,探索出了一条研学旅行教学改革实践新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湖北理工学院研学旅行教学改革实践路径

一、研学旅行的发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知识成长是主动建构过程。主动来自于动机,而动机来自于心中有期待、有目标。研学旅行能够让学生接触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将兴趣转化成主动学习。在研学旅行中,教师通过背景故事的叙述,将场域和学生生活经验连结,与学生一起建构活动经验意义,或者赋予学生研学活动的任务,营造学生对活动的期待,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自2012年教育部在苏州、合肥、西安等地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以来,经过5~6年的实践探索,研学旅行已经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并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在其官网发布《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中小学重视研学旅行工作,要有序推进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2]。

为了有效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好地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湖北理工学院主要针对目前基础教育领域方兴未艾的研学旅行综合实践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重点,开设研学旅行教育专题课程,引导学生在校外研学旅行活动中学习、体验、研究,建立了健全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导师培养体系。研学旅行强调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计划性和有组织性,强调内容的多元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亲身感触,将日常所学的人文社科与理科知识等加以综合应用,去理解和发现。研学旅行导师培养体系强调经验的连续性。学习是经验的重组与改造,每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经验成为下一次学习的基石,连结新旧经验与知识,厚实学生知识累积的程度,深化学生五官体验之后的印象,加强其认知、技能层次学习,提升知情意的学习层次,营造有意义的学习氛围。湖北理工学院教育学研究团队联合黄石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经过近3年的探索研究,形成了以“具身认知”教育理念为指导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践体系。

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项目组在多项教改课题的支持下开展了深入研究,将研学课程开发、研学课程资源建构、研学旅行实践指导与研学导师人才培养紧密结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理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完善和总结,形成了“中小学研学旅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理论成果,于2017年获得中国研学旅行专业委员会的一致认可。

当前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活动中的研学旅行教学,在全国各地逐步展开,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研学过程流于形式,学游分离。在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重心轻身、身心二元的脱节现象。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游而不学”或“学而不游”的现象大量存在,冬令营、夏令营、春游、秋游等传统的校外实践活动,摇身一变成为研学旅行的现象较为普遍。

2)校内外知识有机衔接缺失。在研学旅行实践中,存在最新教研成果向教学转化不及时,学生知识积累与社会实践脱节;校外社会实践知识不足,校内间接经验的学习无法与直接实践相结合,出现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的分离等问题。

3)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标准缺失。研学旅行课程标准混乱,课程质量参差不齐,课程目标模糊,课程评价混乱,研学旅行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活动设计盲目随意等问题。

4)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导师匮乏。目前,高校研学旅行课程教师过多注重理论教学,实践指导性不够,导致师范生对研学旅行的理论与实践掌握程度不均衡;师范教育专业应对中小学研学旅行的师资培养严重滞后,严重影响研学旅行教学计划的推广与实施质量。

5)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科研平台条块分割,实践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空间不足。高校的研学旅行课程教学中,大多作为选修课,注重理论讲授,实践应用课时不足,实践基地不够,教学资源短缺等,导致实践课程效果不佳。

面对新挑战和新要求,学校依托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未来卓越教师计划”等10个省级建设项目以及“中小学研学旅行导师素质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市级和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从研学旅行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教学模式、平台建设、保障机制等方面,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在湖北省内多个地区,特别是黄石市基础教育等相关领域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湖北理工学院依托学术科研平台开展中小学研学旅行“产、学、研”一体化实践,进行理论研究和课程、教材、教法产品研发,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实践,鼓励师范专业大学生开展与研学旅行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导师培养、研学推广,引领中小学进行研学旅行实践应用,建立了“产、学、研、创、用”协同联动保障机制,确保研学旅行行之有效。

(一)依托平台,教研结合

湖北理工学院依托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校级优势学科平台,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以一流专业师资队伍为保障,以专业教师承担的省内外科研项目为引导,以省部级科研平台为支撑,充分发挥文工互补的资源优势,形成了研学旅行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研究团队在2015年3—5月份,对黄石本地部分开展研学旅行的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与现场观摩,获得了大量一手资料,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研学旅行在这些学校开展的积极性不高;教学过程中,课程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丰富,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获得感不强、趣味性不够以及活动课程评价反馈不规范等问题普遍存在。

为了掌握更多关于研学旅行的资料,研究团队又分别到井冈山红色旅游景区、安徽省歙县陶行知纪念馆、临沂沂蒙红色旅游景区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对以上基地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情况做了大量的实践调查。

2015年11月,湖北理工学院教育学研究团队开始筹划申报全国红色旅游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全国红办”)委托性课题《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建设》,经过多番调研与论证,至2016年5月,课题正式立项并顺利开题。湖北理工学院基于“具身认知”理念提出的以“看、听、说、触、演、感”六位一体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理念,获得了全国红办论证专家的一致好评,该课题于2016年12月结题,形成《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建设研究报告》《红色旅游研学基地建设标准体系》两项成果。

(二)积极实践,教改融合

研学旅行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参与者与环境深度的交互作用,经身体感官直接的体验与探索,丰富参与者的主体经验,促进参与者认识自我,以及认识自我和社群、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同时学习特定主题或学科领域概念,获得整合性的学习经验。湖北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积极将研学旅行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指导,学院教师担任督导,大二、大三师范专业大学生担任研学旅行导师,组织黄石市内多所中小学学生参与研学旅行活动。通过校外的多元场域和地方性,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身体感官、意识及各种实践与体验,学着与自己或与外在事物对话、互动,从而获得经验与知识,发现学习的意义,体验生命的感动,提升学生品德素养、多元智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通过旅游、操作、观察、探索、互动、反思等环节,结合五感体验的融合学习,让学习更贴近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形成了“四化教学模式”,即:教材内容系统化、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评价多元化。

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生从直接的、实际的、生活的体验中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对特定主题的认知、理解、实践与反思。以课题为基础,研究团队主动为全国知名研学旅行基地开发研学旅行课程,比如,为红旗渠红色旅游风景管委会开发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三大系列五个阶段的研学旅行教材。

在课程教学方式上,积极探索信息化与个性化的结合,大数据追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学过程采用了一体化的监控与管理程序,确保游学结合、研学旅行效果落到实处;课程评价采用了学生自评、基地他评、教师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三)整合课程,培养师资

充分调动和利用校内外专家资源,形成了以湖北理工学院副教授以上职称为引领、本地中小学骨干教师为核心,以及行业高层次专家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定期开展名家讲座和论坛,平均每年邀请国内外研学旅行领域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10余场。

湖北理工学院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抓手,将基础教育服务与高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师范专业长期聘请中小学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大学生讲授专业技能,并且邀请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由相关的专家学者召开的关于研学旅行方面的“工作坊”、主题讲座,为研学导师人才培养服务。同时,将研学导师的培养纳入湖北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研学课程的教材教法整合进本科生教学课程当中,调整“小学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研学旅行”专业必修课。

(四)整合资源,保障实训

为了配合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相继在学校内整合相关资源,建立“研学旅行课程教学实训基地”,积极筹备申报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基于VR虚拟技术的大学生红色文化研学旅行实训室”。利用当地红色旅游资源,已经建成了大学生红色旅游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湖北理工学院研学导师实训基地和黄石市中小学研学旅行科研基地等三个实践平台。这些校内、校外实践场所的建设,保证了“研学旅行”专业教学的顺利实施,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校企合作,推广应用

湖北理工学院立足本地矿冶文化、工业遗产、红色文化、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开发研学旅行课程,并与黄石市元禾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合作,进行成果应用推广。2017年5月,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上,湖北理工学院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唯一的联盟发起单位,成为红旗渠风景管委会的战略合作单位。

湖北理工学院积极推动黄石市研学旅行工作的开展,参与到当地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领域。作为市政协委员、学校研学旅行教学团队成员,陆庆祥博士在黄石市“两会”期间,积极撰写提案《关于尽快启动黄石市中小学研学旅行工作》《打造研学旅行基地,激活黄石后园博园运营新模式》,提案受到当地媒体以及湖北省政府网站的关注与报道[3]。

湖北理工学院择取黄石市白马山小学、有色小学两所学校,以真实情境的体验学习唤起学习者的渴望和喜悦,以增进真情、善念、美感的多元学习价值为目标,分别设计了研学旅行课程,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分组对照的方法,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检验,对课程的组织方、学生群体、研学导师、家长等进行了采访调查,反响良好。

三、研学旅行的理论与实践模型建构

湖北理工学院在理论上进行了多角度探索,建构了研学旅行的核心点在于关注兴趣,定位点在于回归生活,关键点在于立足实践;着眼点在于创新育人的理论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建构了内容模块化、实施程序化、评价多元化、管理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在教学指导方面,构建了虚实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在人才培养方面,建立了师范专业研学导师培养新机制;在研学推广方面,建构了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新机制。

(一)在研学旅行研究上建构了完善的理论体系

“具身认知”理念下的研学旅行从身体认知的角度出发,重视身体在研学旅行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充分发挥在“游中学、学中游”的研学旅行特性,把研与学建立在身体的行动中。

1)研学旅行的核心点在于关注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动力,只有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发现和体验,学生才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考虑其需要、动机和兴趣及其直接经验与外界历史、自然或者人文景观的结合度,课程设计才有效果;实践活动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起其好奇心,让他们乐意去探究外在世界与书本知识的联系,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研学旅行的效能。从某种意义上讲,研学旅行是以学生为基准点的多元化的多角度的认知与实践结合的体验课。

2)研学旅行的目的是回归生活。研学旅行是要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进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4]。在课程设置中,研学旅行的内容要以学生的兴趣点为核心,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找到适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客观性和实践性的问题、现象,让学生去探究、发现和践行某些理论,从而学会生活,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研学旅行关键在于立足实践。研学旅行既强调“研究+学习”,又强调“旅行+实践”,两者必须紧密结合,二者的统一在于实践这个立足点[5]。研究学习不是书本知识的学习,而是在实践中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学会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学会在实践中发现新的知识,甚至是创造新的知识。研学旅行要营造万物可为师、处处可学习的学习氛围,让学习者通过亲身的户外体验,展现学习者的主动性,通过身体的感官、心灵与意识,与外在环境互动,由此整合认知、情意与技能,建构知识与学习经验,培养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种关系的意义、价值与共同的责任,体会天地有大美,促成学习者整体性的学习,从而补足在学校课堂内学习无法达成的教育目标[6]。特别是学生在其所熟知的生活情境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体验、交流、探究能够找到知识应用的方法和途径,能够获得问题解决的直接或者间接经验,从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4)研学旅行着眼点在于创新。研学旅行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缺失、创新意识的培养。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研学旅行的实践课程能够很好地将学科知识与亲身体验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各种线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和方案;学会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打破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限制,创造性地查找问题解决的方案。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找到理论支持,发现自己从未发现的新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究欲望。

(二)在研学旅行课程上开发了完备的产品体系

1.课程内容模块化、阶段化

按照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通知》要求,研学旅行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教育阶段各实施一次,原则上小学阶段2天1夜,在小学四到六年级实施;初中阶段3天2夜,在初中一或二年级实施;高中阶段4天3夜,在高中一或二年级实施[7]。学校可根据教学计划、学生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安排研学旅行时间。从旅行时间上,不同年级会有差别[8]。从研学内容上,根据不同研学资源的属性类型,研学的内容知识量与活动深度都要有所区别。因此,结合旅行的时间与研学的内容,研学课程设计有必要分级化处理,具体如下:

小学阶段:一般从小学三至六年级开展研学旅行。针对这一级别学生,应该设计以游览观光体验为主的研学产品,并增加游戏性、艺术性、趣味性的内容,以满足这一年龄段学生好玩、喜动的天性;多运用身体的不同感官,以直接、直观的触觉体验为主,尽量减少讲解比例,讲解亦力求生动、浅显,详略得当。

初中阶段:一般以初一、初二学生为主。针对这一阶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设计更多理解性内容,根据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开展深度的身体感官体验,深入习得研学内容,获得身心的成长训练。

高中阶段:以知识的拓展、活动综合性身心体验、研讨性为主。

研学导师要对每次研学旅行的目的、定位准确把握,对研学课程内容本身有深度的了解,即能深入浅出地带领学生游走于知识的海洋,而又紧贴旅行的脉络。授课内容既要基于教材又要基于研学基地场景,添加在生产实践中广为使用的新内容,注意内引外联,将各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体现在导学环节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讲授模块的手段可以包括各种成熟的传统授课方法,这种方法本身要简短、碎片化,不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导师讲授的同时,穿插故事、暖身活动、趣味游戏、理论推导与活动总结等。

2.课程实施程序化、生活化

研学课程实施可以分为研学活动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研学活动准备阶段主要是提出问题,明确活动目标,制定活动方案,准备必要的活动条件;研学活动实施阶段主要是根据活动项目要求,在特定的实践情境中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研学活动总结阶段主要是对活动的过程、结果、体验、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交流、反思,同时做好分享、反馈,以便优化活动方案,提高活动质量。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过程要按照教育部门制定的开展研学活动的年度计划,做好与中小学的衔接和活动开展的准备工作,保证研学旅行活动的有序实施。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要正确处理好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关系;充分利用基地各种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丰富研学活动内容。

研学课程的开发要立足基地资源属性,从资源的基础层、核心层、延展层设计相应的课程活动。比如:基础层要侧重以身体感官的感知触觉的训练为主,核心层则加强心意的感悟,而延展层则强调身心的综合运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依据主要课程目标安排一系列较小、较具体的次要学习目标,厘清并说明这些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再依据这些小目标设计更细部的教学活动。研学旅行课程开发要依据学生先备经验与身心需求编排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活动,注意学习经验的连贯性,思考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或学习问题的串连,并安排彼此之间的难度和进行顺序,做好学习经验衔接的设计。研学课程容易让学生沉浸在新奇有趣的活动中,若能在教学活动或是整体学习经验的尾声留一段空白时间,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特意设计的各种问题,就能达到不同于教科书偏重知识了解和记忆的其他学习效果。

3.课程评价多元化、制度化

学习成效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习者是否通过教学活动得到学校或教师预定让学生习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研学旅行评价内容需与教师预先设定的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紧密相关。在规划课程时,教师可以依据课程目标预先设定想达成的短、中、长程的学习效果,并据此设计相关的评价项目及工具。通过课程评价,学校及教师可以了解如下内容:哪些教学活动较容易达到课程目标?哪些教学活动比较受师生欢迎?哪些教学活动执行较为困难而需要重新调整?哪些整合资源规范实践带领活动的教师或研学旅行导师能够胜任?哪些在未来需要更进一步的专业知识能力培训?在研学旅行中,一方面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热情、探究精神及其与其他人的合作态度应该作为非智力因素考核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学生发现知识、获得知识、存储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注意观察学生应用知识的一层层细节。所以,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多采用观察、问答、辩论等方式进行考核。实践模块内容的设置与选定,需要专业教师花费较多的精力和时间去筛选,根据外界的情境选择与中小学生兴趣点相匹配的内容。

4.课程管理系统化、经常化

研学基地要充分认识开展研学活动是学校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综合统筹安排各个学校、各个年级研学活动的学期计划,通过分时段、分层次的研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研学旅行课程管理中的互动模块,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让学生提前了解即将研学的内容,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形成较好的合作团队。互动模块同时提供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沟通,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可以帮助研学导师了解研学进度、研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适时根据研学计划调整旅行的节奏;教师、学生及管理者之间的互动平台,可以加强团队之间的协作与联系,提高研学旅行的效率。

研学基地要把承接研学活动的成效纳入基地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和基地服务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要将参与研学活动的员工表现纳入员工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课程管理采用大数据跟踪管理系统,对课程设置、实施、结果考核采用计算机系统管理,适时推送个性化的应用和材料。对研学导师执行研学旅行情况,采用GPS定位系统,对研学过程进行痕迹跟踪管理。研学中,通过电子设备,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适时推送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相关讯息;对学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采用VR系统进行回应和解答;对于学生研学的结果,采用多媒体系统进行考核。

(三)在研学导师人才培养上设置了健全的培养方案

研学旅行导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教学活动,例如生态教育、环境议题、休闲教育、冒险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人文古迹、经济发展等不同的主题。研学旅行教学者最重要的是将教学活动课程化,并搭配合宜的领域课程纲要,搭配课程内容、课纲的能力指标,设计教学活动内容并选择实施策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与体验意义化,并与课堂的学习相辅相成。为了培养适合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活动的导师,湖北理工学院针对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要求,重新修订了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中小学实践课程特色,把研学旅行导师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设置了相关课程。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类)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其中,均为16实践学时,220名本科专业学生将成为中小学研学导师。学校组织了10余场研学论坛,1 000余名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参加了研学旅行论坛学习。

(四)构建了虚实结合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编写了以《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教程》《矿冶文化旅游研究》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配套教材及相关著作,融合了研学旅行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形成的教学思想,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思维能力的培养。针对研学旅行场景容易忽略或遗漏等问题编制了虚拟VR系统,并构建了易学易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为解决研学旅行场景问题提供物质保障。

(五)建构研学旅行校企合作导师培养新机制

创建了“产、学、研、创、用”为一体的育人机制。将研学导师的培养纳入湖北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将研学课程的教材教法纳入本科生教学课程当中;将研学旅行创新创业纳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将研学课程的开发、研学旅行的推广应用及其相关配套服务,作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加以孵化。通过湖北理工学院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训练,培养出一批既有理论功底又具有实践经验的中小学研学旅行导师。

四、效果与反思

(一)应用效果

1.中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湖北理工学院先后组织黄石市1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了100余次研学旅行的实践课程教学活动,参加的中小学生达到5 000余人次。经过研学旅行的实践训练,中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大大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建立了规范化的研学旅行实践基地

基于课程研究成果,湖北理工学院在湖北省建立了4个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并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本校2016级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教育两个专业的学生参与研学旅行实践,从而达到检验课程研究成果的目的,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完善。

3.四化教学模式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很好借鉴

将知行合一引入研学旅行课程教学,对中小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动力不强等影响因素进行提炼并用于教学实践,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教材内容系统化、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过程程序化、教学评价多元化等具身认知思维过程的教学方法,构建针对常见问题的一般思维模型以及针对特定问题的特殊思维模型。思维模型的建立,使学生思考问题时有章法、有方法,从学的方面把握课程的内在思维规律,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改革成果起到了辐射示范作用

《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教程》《矿冶文化旅游研究》等系列配套教材及相关著作、课件等被50余所中小学校采用,深受师生好评。教学成果被25所高校引用,受益学生超过10 000人,受到中国研学旅行专业指导委员会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教学改革成果具有鲜明特色,值得其他高校和中小学校借鉴和应用。

(二)实践反思

通过实践发现,研学旅行的活动过程中存在着内容不丰富(重游轻学、以游代学)、课题目标不明确(模式单一、评价片面)、责任主体不清晰(全权委托、规划随意)等亟需改进之处。要解决上述问题,使研学旅行做到目标明确、学习有效,就必须寻找适切的研学主题和课程教育目标,促进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研学旅行既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又要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最终使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会辨别、探究、思考、归纳、总结、吸收,形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研学旅行中应该始终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动手实践能力,力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学旅行中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感到所学知识的适用性,关注“学”与“用”两者的关联,搭建沟通“学”与“用”的桥梁。在实践模块,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亲身去体验,为课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奠定基础,研学旅行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渴求知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一名独立的实践者、学习者和研究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总结值得借鉴的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经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教育局和学校联手研发研学旅行方案,保障活动顺利开展;设计调查问卷,进行可行性考察调研;划分学段,有针对性地选择研学旅行方向;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制定研学旅行主题;做好安全教育,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实施多元评价,反思研学旅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研学旅行内容、题材涉及范畴甚广,诸如:人文、地理、生态、历史、文化、产业等,仅以教师个人学科专业能力绝对无法含括。在研学旅行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者,而是课程管理者,需要了解场域、掌握资源,需要以团队的方式来互补专业。教师除了对于研学环境全面向的学习与理解外,还必须整合学生、家长、学校、社区等各方面的需求,了解法规与社会价值观,寻求外部支援,具备教学方法与知能等,才能顺利实施户外教学课程,达成教学目标[4]。

从当前研学行业实际发展情况来看,研学旅行导师素质不高、研学营地设施不够完善、研学基地主办方自身实力薄弱,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研学队伍中来。如何培养出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基本功过硬,能够热心投入到研学旅行实践中的专业化队伍,开发出一套既有地方特色,又适合中小学生心理特点的研学课程,是当下研学旅行发展的关键。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湖北理工学院在未来还需要进行不断地反思和摸索。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活动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依托研学旅行 实现实践育人
研学之旅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小黑的旅行
夏日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