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1-05-25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急性期雾化医护人员

杜 静 梁 娟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儿科,陕西西安 710032

雾化治疗是哮喘急性期患儿比较重要的治疗方式,相较于其他治疗方式,雾化治疗可经患儿口鼻部直接将药物作用于肺部病灶处,具有痛苦小、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佳等优势[1]。但目前,雾化治疗失败情况屡见不鲜,哮喘急性期患儿更甚,因患儿年龄较小,病情重,治疗时常烦躁不安、哭闹、不能积极配合等,对雾化治疗的顺利实施影响更为严重,雾化治疗失败情况普遍偏多[2]。雾化治疗失败被认为与雾化治疗依从性有关,雾化治疗依从性是指患儿或患儿家属能够遵循并准确实施医嘱[3]。文献指出,良好的治疗依从性可有效确保治疗项目的规范、顺利实施,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4]。可见早期发现并纠正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的必要性。但需要注意的是,若要制订合理且有效的干预方案,需明确影响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但目前较多的研究主要围绕哮喘患儿治疗效果不理想问题及干预手段,关于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重点分析哮喘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相关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接受雾化治疗100 例哮喘急性期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7 例,女43 例;年龄6~9 岁,平均7.00(6.00,8.00)岁;病程3~10 个月,平均4.00(4.00,5.00)个月。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5]内相关诊断标准;②接受雾化治疗;③急性发作期;④就诊、治疗相关情况等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②合并恶性肿瘤;③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或感染性疾病;④合并免疫系统性疾病。

1.3 方法

1.3.1 雾化治疗依从性评估及分组方法 使用支气管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MARS-A)[6]评估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包括10 个条目,各条目采用1~5 级评分,评分越高提示患儿雾化治疗的依从性越好。依据MARS-A 量表评估结果,将≥24 分的患儿纳入依从性良好组,剩余患儿纳入依从性不佳组。

1.3.2 基线资料收集方法(1)统计入选患儿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性别(男、女),患儿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中专及以上(包括高中)],保险类型(商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患儿心理状态[良好、较差(将雾化治疗时患儿哭闹不止或患儿口述害怕雾化治疗判定为较差)],雾化方法(氧气驱动、空压雾化),雾化药物种类(糖皮质激素、其他),支气管哮喘家族史(有、无),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是、否)。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指:①患儿父母出现与医生情绪、情感的对抗;②诊疗时患儿父母对医生心存猜疑、戒备、防范,如带录音笔就医,以录音、拍照等保留证据;③患儿父母持诊断处方找熟人或到多家医院反复验证才放心;④患儿父母不遵从医嘱、不配合甚至对抗医生的诊治。(2)患儿家长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使用自制调查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重测效度为0.86)评估患儿父母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包括雾化治疗好处、有效的雾化治疗方式2 个维度,各维度均采用百分制,分值越高提示知识掌握程度越佳,评分≥总分80%判定为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好,其他判定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 正态性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雾化治疗依从性

MARS-A 量表评估结果显示,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儿为74 例(74.00%),平均21.00(20.00,22.00)分;雾化治疗依从性良好的患儿26 例(26.00%),平均31.00(30.00,33.00)分。

2.2 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家长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患儿心理状态、雾化方法、雾化药物种类、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单因素分析

2.3 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可能作为影响因素的二分类变量作为自变量,并对自变量赋值,将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情况作为因变量(1=依从性不佳,2=依从性良好)。结果显示,患儿家长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差、患儿心理状态较差、空压雾化、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是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是导致哮喘患儿雾化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哮喘急性期患儿更甚[7-8]。故探讨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影响因素尤为必要。

研究指出[9],儿童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发生率约为75.32%。本研究结果显示,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患儿有74 例(74.00%),与上述研究结果相近,提示哮喘急性期患儿有较高的雾化依从性不佳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患儿家长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较差、患儿心理状态较差、空压雾化、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是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的影响因素。

若哮喘急性期患儿家长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家长不了解雾化设备的使用情况与工作状态,不利于患儿接受正确的雾化治疗[10]。同时,有研究指出[11],55.0%的家长因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中断患儿的雾化治疗,降低患儿雾化治疗的依从性。国外研究显示[12],82.6%的哮喘患儿父母对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存在顾虑,而不愿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约为24.8%。此外,有部分患儿家长因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时具有成瘾性、导致患儿体重增加或导致患儿发育不良等情况而要求中断雾化治疗,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患儿雾化治疗的依从性[13-14]。针对该情况,建议医护人员增加家长雾化治疗相关知识讲座,提高家长对雾化治疗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指导患儿家长正确使用雾化设备,提高哮喘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

哮喘急性期患儿因年龄较小,生理、心理均处于正在发育的特殊阶段,具有较差的认知功能及自控能力,易对医护人员、机械操作等产生害怕、恐惧等情绪,不利于雾化治疗的顺利实施[15-16]。同时,因雾化治疗会导致患儿产生憋闷感,加之雾化药物会对患儿口咽部产生刺激,使患儿产生不适感,导致患儿在治疗时产生抵触情绪,继而降低治疗依从性[17-18]。因此,对于心理状态较差的哮喘急性期患儿,可通过在治疗时分散患儿注意力,如让患儿玩弄手机、播放童谣等方式缓解不良情绪,提高雾化治疗依从性。此外,相较于氧气驱动雾化,空压雾化效果不显著,延长患儿治疗时间,影响治疗依从性[19]。同时,由于空压雾化器的形状、颜色及构造难以吸引患儿,甚至部分患儿对仪器感到害怕,导致患儿在雾化治疗过程中易分散注意力,进而不利于雾化治疗的顺利进行[20-21]。针对该情况,建议临床工作中尽量选用颜色亮丽、构造别致的雾化器,或在雾化治疗时与患儿聊天,为患儿讲解其较为感兴趣的故事,以吸引患儿的注意力,提高雾化治疗依从性。

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导致患儿父母不能按时为患儿进行雾化治疗,甚至是分几次为患儿实施雾化治疗[22-23]。此外,不信任医护人员的患儿家属认为雾化治疗既费时、又费钱,可有可无,进而影响雾化治疗的依从性[24-25]。对此,建议医护人员耐心、细致地向这类家属解释雾化治疗的原理、目的及作用,使其充分了解雾化治疗的优势,以提高雾化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部分哮喘急性期患儿雾化治疗依从性不理想,可能受空压雾化、使用糖皮质激素、患儿父母对医护人员的不信任等因素影响,临床应重视哮喘患儿早期评估,针对有雾化治疗依从性不佳高危因素的患儿,应及时采取合理干预,可能对改善雾化治疗依从性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急性期雾化医护人员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
DWI结合ADC图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