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穴盘苗与土培苗的生产比较研究
2021-05-25邹永洲杨丽娟杨汝强牛文静刘矿
邹永洲,杨丽娟,杨汝强,牛文静,刘矿
(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
中国栽培草莓历史悠久,栽培地域辽阔,品种资源丰富,作为老幼皆宜的鲜食浆果,很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不少地区选择了草莓生产作为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致富农民的主要作物之一。目前,国内草莓主要通过母株茎蔓无性扩繁实现草莓繁殖和扩大种植[1],设施草莓生产中有“七分看苗,三分靠管”的说法,草莓苗质量对定植后草莓的长势、产量有较大影响,设施草莓栽培能否早产、丰产,关键在于能否培育花芽分化良好的壮苗[2]。
目前草莓生产中一般采取田间育苗,自4月上中旬开始定植母株,缓苗生长后从草莓芯部发匍匐茎,匍匐茎生长到一定长度后,进行压苗处理,就地扎根,形成一株小苗,然后继续发出匍匐茎向前伸长,如此反复形成多株新生草莓苗,一般可抽生5级苗,但前3级苗占比较高,占到总繁苗数的80%左右(图1)。近年来草莓育苗在传统育苗方式基础上,在育苗后期推广应用与草莓匍匐茎苗引插、扦插技术结合的穴盘育苗,利用穴盘育苗能有效克服草莓连作障碍和土传病虫害[3],成为草莓种植者和研究者关注的重点[4],因此很有必要研究探讨草莓新型育苗方式在田间生产中的具体表现。本试验通过对草莓穴盘苗和土培苗两种草莓苗的田间长势性状、前期产量和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为草莓育苗提供理论支撑,促进草莓育苗的集约化、规范化发展。
图1 草莓田间压苗繁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7年8~12月在济南市蔬菜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济南市历城区韩西村试验园区的日光温室内进行,试验草莓品种为甜宝。于2017年4月17日栽植母苗,采用高畦繁苗,育苗前期采取正常水肥、压苗管理。自8月中旬在育苗田内选取刚展开2片小叶进入压苗阶段的匍匐茎小苗,分两种方式繁育,一种是继续在育苗田压苗生长(土培苗),保留前3级苗培育;另一种是在穴盘内培育,将抽生的草莓匍匐茎苗最前端苗提早切断匍匐茎蔓,扦插到育苗穴盘(50穴)中培育(穴盘苗)(图2)。培育25 d,于9月11日选取两种育苗方式的4叶1心壮苗定植,进行田间生产比较。各处理小区面积18 m2,共45株,3次重复。
图2 穴盘扦插的草莓匍匐茎小苗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分别在定植后15 d和30 d,两个处理每次重复中随机调查10株草莓植株的伸展度(东西向记为伸展度a,南北向记为伸展度b)、叶片数和新抽生的匍匐茎蔓数,计算平均值。
基于穴盘苗定植不伤根(图3)的特点,重点对元旦前的产量及收益进行了调查。自2017年11月15日开始,按照15 d间隔开始统计果实产量、收益,折算成666.7 m2产量和收益。
图3 草莓穴盘苗的生根情况
2 结果分析
2.1 田间长势情况
由表1可以看出,在草莓苗定植15 d后,穴盘苗的伸展度和叶片数均超过土培苗,而且穴盘苗茎蔓开始抽发出来,表现出了较强的长势。穴盘苗定植后无缓苗期、发新叶快、株形伸展快、叶色新绿;土培苗叶片深绿色,缓苗期长(图4)。定植1个月后,此时还没有去老叶,穴盘苗在植株伸展度上高于土培苗27.6%,叶片数多0.9片,每株抽发的新蔓平均2.4条,比土培苗多2条,差异显著。
表1 定植草莓穴盆苗与土培苗田间长势性状
2.2 前期阶段产量及收益
由表2可以看出,穴盘苗比土培苗提早收获13 d,元旦之前的产量和收益,穴盘苗折合666.7 m2产量276.0 kg,收益18 066.4元,土培苗产量202.8 kg,收益12 807.0元,穴盘苗比土培苗增产73.2 kg,高出36.1%,增收5 259.4元,高出41.1%,表现出较好的早熟性和丰产性。
表2 定植草莓穴盘苗与土培苗元旦前的产量及收益
图4 定植15 d穴盘苗与土培苗对比
3 小结与讨论
草莓苗繁育是设施草莓生产的重要环节,对草莓的早产、增产、增效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草莓穴盘苗和土培苗田间生产试验对比,定植穴盘苗后无缓苗期、发新叶早、株形伸展快、长势强,比土培苗提早收获13 d;元旦之前,666.7 m2穴盘苗产量比土培苗增产73.2 kg、高36.1%,增收5 259.4元、高41.1%。因此,采用草莓穴盘苗较土培苗表现出较好的促进早熟、增产和增效的作用,值得在生产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