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
2021-05-25敬瑞红
敬瑞红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依托核心素养进行美术教学实践,通过教学资源的拓展,通过教学策略的调整,依托多元化方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针对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美术鉴赏
引言
鉴赏教学对高中美术课程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为高中美术课程中的知识点需要学生从一幅作品之中得到收获,而鉴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提升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让学生能够时刻保持正向积极的心态。
1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教学方面,由于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文化课方面,使得课堂氛围变得非常紧张与严肃,因此,教师需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对学生的心态进行调整。和其他课堂不同的是,美术鉴赏可以开展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美术活动,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时候更加具有积极性。例如,在进行三大美术类型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作品作为鉴赏对象,并提出对应的问题。比如在某个系列作品中,教师从作品的异同点的角度进行提问,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就是该教学中较为美妙的部分,随后师生开展探究活动,探讨表现同一事物时能采用的不同手法。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不同作品之间的细节对比,对作品的表现手法进行总结,随后展示抽象派作品,探讨其艺术语言和形式特征,以及其与意向和具象表现方式之间的不同。相比完全由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围绕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身观点的机会,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1]。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
教师要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正确认识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要加强对学生思想的重视,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想法的尊重,进而主动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美术鉴赏知识。例如,在教学“心灵的慰藉和寄托——宗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形成对宗教性质的感性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促使他们正确看待宗教艺术。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依次导入印度的桑奇大塔及欧洲基督教教堂等相关图片,使学生对不同宗教建筑的结构和造型手法等有一定的了解,并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相应的宗教思想的。教师还可以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夏特尔主教堂”“兰斯主教堂”“科隆主教堂”为例,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并给他们提供自由发表看法的机会,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观点。如有的学生认为,哥特式建筑的外形空灵、高耸、纤瘦,呈现出来的是一个虚幻的形象,似乎要带领人们脱离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哥特式建筑风格给人的感觉十分压抑。对于两种看法,教师都给予充分的尊重,以拉近师生关系,为提高教学效率奠定基础。
3利用多媒体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美术欣赏教学过程中,教材中的美术作品是主要的教学资源,虽然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但是数量有限,这样学生所学到的鉴赏知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从互联网上搜集适合教学的艺术作品,寻找更多适合的教学资源。优秀教学资源的引进,能够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图片、视频、文字结合起来,呈现更具有立体性的知识,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体验。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在情境中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提高鉴赏能力,充分发掘艺术作品的价值。例如,教师在教学“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过程中,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相关摄影作品,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让学生理解现代摄影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蒙娜丽莎》画像,让学生进行欣赏,并且交流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让学生了解艺术虽然高雅但是并不神秘,从而拉近学生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向学生介紹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介绍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的特点,独特的特点能够反映出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借此向学生介绍更多经典艺术作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我国古典绘画中的形神结合,感受画家的奇思妙想,了解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以此增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也是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总之,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凸显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且让学生了解作品,欣赏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鉴赏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幅度提高,鉴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三观的构造,这就相当于学生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参考文献
[1]周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思考[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40-141.
[2]苏林.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思考[J].华夏教师,2018(2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