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群文阅读在初中记叙文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24陈桂枝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陈桂枝

摘 要:群文阅读是根据教学目标组合多文本的阅读,助推记叙文教学的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施要把握记叙文教学元素、建设群文阅读资源、构建群文阅读模式。

关键词:群文阅读 初中语文 记叙文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01.009

长期以来,初中记叙文教学一直较为低效。传统记叙文教学的载体仅仅局限于语文教材,这导致了学生的阅读面较为有限,学生课内所习得的阅读方法也未能得到有效运用,阅读训练落实也并不到位。总之,传统的记叙文教学缺乏整合和有效的指导。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期望对教学有所助益。

一、群文阅读的教学架构

2008年左右,中国台湾的赵镜中教授提到了“群文阅读”话题:“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概念的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在字里行间,他向我们阐述了“群文阅读”的内涵,同时定位了群文阅读的教学要求:相同议题、多个文本、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指师生根据相同议题,组合多个文本,在单位时间内生成共识的阅读教学过程,即一节课或几节课内打破单篇课文教学的常规,围绕教学目标组合多文本的阅读,进而提高课堂阅读的教学质量。助推记叙文教学应用的群文阅读,则是依托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来开展阅读教学,以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实施

(一)把握记叙文教学元素

1.明确文体特征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狭义的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写人类记叙文侧重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来表现人物。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状物类记叙文则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2.明确文体要求

新《课标》给记叙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教学方向。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听读能力的培养,要学生能运用正确的普通话进行朗读,并且做到声情并茂;要注重学生说写能力的培养,要学生能随文学习富有表现力的词句以及章法技巧,能明了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五种表达方式等。

3.解读文体考点

记叙文阅读常见的考点有:理清思路、信息理解与概括、语言风格及选材、人物形象及作用、描写方法及其表达作用、词语理解与赏析、句子理解与赏析、段落作用、写作手法及其表达效果、标题理解和主旨及情感理解分析等。

基于以上方面,应用群文阅读教学记叙文,要根据新《课标》、单元教学目标和文章内容,结合学情,了解文本,走进文本,对话文本,精准教学。

(二)建设群文阅读的资源

赵镜中教授的从“教课文”到“教阅读”观,诠释了群文阅读是要让师生回归到“阅读”的本原。群文阅读与其他多文本阅读不一样的是,它是“通过阅读学习来实现了对传统阅读教学的三大突破:一是实现了阅读教学学科的延展;二是实现了阅读功能的拓展;三是实现了阅读内容的延伸”。

蒋军晶老师对群文阅读定义里的几个关键词做了解析。单位时间即较短的时间,没有清晰的量化的规定,从教学习惯上来看,一般指一节课或者一节课以上。议题是课上让学生读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的依据,可以是文章的写作意图,也可以是文章作者写作的结构、表达的语言和谋篇布局等,可以进行多元选择。多文本相对应的是单篇阅读,因此,群文阅读课上,教学文本至少要用到两篇,而且文本之间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1.挖掘活用课本群文阅读资源

现行语文教材每单元都有明确的目标,选文一般都是名家、大家的作品,我们开展记叙文教学时可以直接以单元教学内容作为群文阅读的文本。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单元《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的群文阅读教学时,通过设计“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朗读品析,感受自然之美”这个教学目标,不仅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比喻的修辞,赏析了句子语言,又训练了学生的朗读和仿写能力。在教学冰心的《荷叶母亲》时,以“关注细节,感受爱”为议题,选取教材中有关父爱、母爱的文章,可以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

2.选择整合课内外群文阅读资源

在记叙文教学的群文阅读中,选文除了教材文本,也可以补充教材外的作品,进而带动学生进行阅读。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时,可以同时比较阅读他的散文《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等,这些散文委婉动人,诗意浓郁,在状物写景的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群文阅读也可以以同一题材进行选文。在教学梁衡的《壶口瀑布》时,选择梁衡的《壶口瀑布记》、尧山壁的《陶醉壶口》组文,可以读读同一人和不同的人描写的壶口瀑布的特点;选择梁衡的《晋祠》、郁达夫《西溪的晴雨》,可以感知游记的写作特色,让经典与经典对话。“以文解文”,效果斐然。

(三)构建群文阅读的模式

九年义务教育注重学生课外阅读量的积累,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的要求。可见,阅读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因此,教学时要格外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1.强化学生课堂的阅读实践

记叙文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要在单位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让学生自己去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快乐阅读,发现知识。借助群文阅读的指导优势,可以促进学生自由研究,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感,进而增进学生的理解、质疑、创新能力。

在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教师应该进行细心指导,引导学生寻找阅读区间,抓住关键的语句和富有表现力的句子,从而快速地进行信息筛选。在利用群文阅读进行记叙文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开展读书长廊和课堂练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实践。

2.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思维

利用群文阅读进行记叙文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记叙文的阅读技能,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初中记叙文教学应该始终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质疑发问,共同探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对学生给予指导、引领和点拨时,要做到不替代不模式化,要做到适当的评价,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这样才能真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主动行为。

3.注重学生课内外阅读衔接

《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诠释了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课内的阅读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进行知识性的学习。但如果学生一步也越不出教材的条框,他们的精神生活里就只有上课、听讲和死抠书本,那就无从说起对学习的兴趣了。尽管课内学习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但学生的阅读时间毕竟有限,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课外群文阅读活动的开展。

对此,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得法于课内,用之于课外,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搜集阅读资料,进行拓展运用。在小假期、寒暑假时,教师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群文阅读作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使课内群文阅读激发出的阅读兴趣和习得的阅读方法得以延伸到课外,进行使得学生自觉读书、积累语言文化。

总之,利用群文阅读进行记叙文教学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教师在记叙文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地以群文阅读为基石,为具体实施教学开拓创造空间,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參考文献:

[1]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2] 于泽元、王雁玲、石潇《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教学分析
群文阅读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