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平台企业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出路

2021-05-24郭文波刘国艳张铭慎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转型数字化企业

郭文波 刘国艳 张铭慎

疫情下“非接触经济”的蓬勃发展加速中小企业数字转型进入新阶段。在强化平台“赋能”的同时还要避免中小企业因平台而“失能”,在“政府侧”帮扶、“平台侧”监管和“企业侧”改革同时发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平台企业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特点:以“三大平台优势”推动“三大转型趋势”

平台企业的发展与中小企业关系紧密,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两者之间更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因此,对于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企业具有较强的意愿,在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体现出不可比拟的优势。

(一)平台企业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具备三大天然优势

1、业务拓展优势

主要是指通过自身主营业务从销售端逐渐向前拓展带动中小企业经营端、生产端业务数字化,最终实现全业务链条的数字化、智能化。如,美团打造全流程数字化的“智慧餐厅”模式。通过SaaS系统等技术化手段,将传统线下的农产品溯源、采购、物流配送、点餐、结算等用餐环节带至线上,并通过前厅端与后厨端的点菜、支付对接,后台端的运营和客户管理,形成数据驱动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2、专业积淀优势

主要是指依托行业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专业优势,为所在行业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技术支持。如,上海钢联推出钢银云·贸易,从采购、库存、销售、财务、客商、报表六大核心功能出发,搭建可视化、线上化工作台,实现业务场景全覆盖,为中小钢贸企业提供高效定制化的线上办公服务。又如,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山东电盾科技公司提供赋能方案,生产线的智能改造利用了既有装备,性价比更高,使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5%,产品优良率提高3%,人工减少30%。

3、生态构建优势

主要是指平台企业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打造完整的生态体系来帮助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同时推动本企业业务壮大。京东从数字技术供给、解决方案打造、企业成长三个维度,发布“新动力计划”,逐步构建起产业互联网的开放生态,提供免费和优惠的开放产品、技术、服务和资源。截至2020年6月,已惠及中小企业近百万家。京东为福建丰大集团百万吨级冷库引入京东冷链物流,推动集采效率提升30%,平均运营成本降低25%,主要企业的线上销售同比平均增长35%。

(二)平台企业的牵引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显示出新的趋势

1、从要素赋能角度,显现出从“模式驱动”向“技术驱动”和“数据驱动”转换的趋势

在平台赋能的情境下,中小企业不仅用技术思维推动数字化,还用搭建IT平台、采购业务信息系统提升单点单环节信息化应用水平。在数据上升为新生产要素理念的加持下,中小企业需要越来越重视自身数据资源汇聚,加强数据管理能力建设,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以数据应用创新推动业务创新变革。

2、从流程赋能角度,显现出从“单环节”向“全链条”和“全流程”转变的趋势

平台企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了可操作性强、可复制性程度高的实践经验,将引领更多的企业从共性的经营管理、营销服务等单环节入手,推动相关业务系统向云平台迁移,采购云化服务,先易后难地推进全链条、全流程转型。

3、从路径赋能角度,显现出从“流量导入”向“生态植入”和“伙伴引入”跃升的趋势

随着协作共赢的数字化生态逐步建成,在外部产业链融通带动的前提下,中小企业在流量导入方面获得充分的经验之后,进而通过“生态植入”和“伙伴引入”由外向内系统推进自身的数字化建设。

二、平台企业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三个赋能障碍”导致“三重失能困境”

(一)平台赋能中小企业转型的三个障碍

尽管平台企业赋能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也加速了中小企业在后疫情时代的转型发展,但是平台企业在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也存在一些障碍,具体表现如下。

1、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不成熟,影响数字化转型体验

目前市场上的软件、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类业务服务商提供的多是通用型解决方案,无法满足行业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且方案缺乏行业标准。同时,不少中小企业除了担忧数据泄露外,还担心在初始阶段投入物力财力后,面临市场快速的技术迭代还要不断改进、不断投入。

2、平台与企业供需匹配难畅通,延缓数字化转型进程

一方面平台企业受限于自身的业务范围与市场能力,纵然拥有针对中小企业的转型服务和产品,难以高效搜寻和匹配服务对象,以至帮扶成效甚微。另一方面大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数字平台或数字业务运营经验,在敲定技术平台、变革业务流程、选择商业模式方面始终是“摸着石头过河”,迟迟不敢迈出第一步。

3、平台之间的赋能生态未建立,弱化数字化转型成效

目前,平台企业以及平台企业与其他类型赋能机构大都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相互之间缺乏合作与互动,支持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生态尚未建立。平台机构在数据共享、资源共享、需求对接方面既不愿合作也不想合作,难以形成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合力。此外,相對于中小平台,大平台存在绝对垄断,平台本身也存在不愿合作、不想合作顾虑,由此导致的一家独大及平台垄断行为值得警惕。尤其是在平台企业一家独大的区域,后起或同类平台企业很难与其竞争,如,对于京东而言,很难进入市场已经被阿里充分占有的浙江及杭州区域;又如,由于一线城市基本已被天猫京东两大巨头牢牢占据,拼多多的产品则主要面向三四线城市用户。

(二)被“赋能”同时中小企业遭遇多重“失能”困境

疫情之下,许多中小企业通过平台企业数字化赋能服务得以迅速“上线”,很多企业快速部署了急需的数字化应用,平台企业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在被“赋能”的同时,中小企业遭遇多重“失能”困境的风险也不断凸显,值得高度重视。

1、平台的自我偏好凸显,中小企业谈判议价“失能”

在被平台企业赋能过程中,中小企业始终处于劣势位置,缺乏议价能力,平台会自觉或不自觉将自身的意志强加于中小企业身上,侵害企业部分自主经营权。此外,有形的数字化解决方案采购、建设成本,以及无形的路径选择、经验学习成本不断叠加,企业投资的资产专用性大幅提升,使得转型投资回报压力倍增。如,多数电商平台对入驻企业收取一定额度的佣金,同时,规定商家一旦同时入驻其同类竞争平台,佣金费率还将有一定幅度上浮。

2、平台的流量掌控过强,中小企业接触市场“失能”

平台企业赋能中小企业线上运营后,企业的经营发展受限于平台的资源控制,造成中小企业对平台的高度依赖性,进而限制企业开拓市场能力,而“谋生”与“订单”始终为中小企业关注的头等问题。同时,平台上同类中小企业都在提供同质化的服务,这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对产品服务创新和变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企业存活难度。

3、平台的后端帮扶措施不够,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失能”

一方面CRM、ERP、APP、小程序等各种信息化项目让中小企业应接不暇,造成很多企业的线上渠道出现功能堆砌、界面不友好、客户重复验证、线上线下客户体验和信息不一致的问题。另一方面企业只在前端植入高科技基础设施与智能设备,在生产、经营、渠道、组织管理等核心环节,企业没有数字化能力的全面、深入协同推进,无法有效应对数字化阶段的经营难题。

三、平台企业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推动政府—平台—企业层面“三个着力”

(一)着力提升政府为主导的专项帮扶措施精准度

1、加大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支持

一是引导企业逐步为不同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定制化、全周期服务,做到分类指导、分步实施。适时扩大国家发展改革委“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等专项行动参与单位范围,吸纳更多的行业协会、行业龙头企业、中小型平台企业,推动形成更强大的转型合力。二是积极构建面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赋能、组织赋能和管理赋能的产业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开放型技术和科技服务平台、资源对接和推广服务平台等,畅通数字化服务商与转型需求企业的对接机制。三是树立数字化转型标杆示范型中小企业。基于典型应用场景和示范效应引导中小企业持续创新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对成功经验予以推广。

2、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走向成熟和完善

一是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建设。通过提高平台兼容能力,以标准接口延长技术生命周期,有效带动行业健康发展。二是鼓励市场规模大、发展前景好、应用效果优的平台企业及园区管委会创建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示范园区。三是支持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供统一灵活的认证、授权、审计等安全服务,实现工业数据全生命周期保护。

3、完善配套制度体系

一是研究设立专项补贴资金,主要用于奖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可奖励平台企业用于人员培训方面的具体帮扶举措。二是创新融资机制纾解中小企业转型缺资金难题,探索以企业数据为资产的新型信贷担保模式,降低投资中小企业风险。三是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引进数字化人才政策的力度和持续性。四是部署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国家数据安全制度和数据交易制度。

(二)着力规范平台赋能行为

1、完善平台监管制度、规范平台赋能行为

一是从严查处平台赋能企业转型过程中的平台垄断行为。强化和改进平台领域反垄断监管,营造公平竞争秩序,维护中小平台企业利益。二是督促平台企业加强依法合规经营。承担起平台内生态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断强化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禁止出现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杀熟等不合理行为,完善平台经济信用体系。

2、推动平台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鼓励其自行或联合平台开发定制化的行业应用,推动中小企业业务流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二是完善中小企业智能支撑服务体系。帮助中小企业从云上获取更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生产性服务。通过联合生产,打造新的要素供应链、打通新的营销渠道。三是倡导形成各类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的良好合作关系。以产业链全局优化的理念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促进各主体优势互补、融通创新。

(三)着力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建设

一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加以考量,将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设计有机结合起来,与产品质量提升、效率改进、市场拓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成本效益比最佳。二是提升内部管理效率。有序推动中小企业生产体系、供应链体系和运营体系的数字化升级,通过数字化系统完成日常运营业务。三是突出主营业务和优势产品。数字化转型同时要以提升产品或服务质量为根本,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

猜你喜欢

转型数字化企业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