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ICU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1-05-24刘雨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

摘要:总结1例ICU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及要点,结合患者的全身情况,进行积极的护理,促使其急性加重期症状得以有效控制和缓解,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促进其肺心功能的积极改善,从而对其病情发展进行有效控制,改善其生存质量。

关键词:ICU;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护理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72-01

ICU患者收治对象多是危重症患者,一般会使用监护仪、呼吸机等医疗设备,会给患者心理方面带来极大的压力。加之,患者病情危重,面临随时抢救生命的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临床常见多发的肺部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以呼吸气道受限、肺功能退化为主要症状。COPD患者受到呼吸道细菌感染、心衰等相关因素导致急性加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在ICU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治疗期间积极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对我院收治ICU的COPD患者的病情及病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总结其护理方法及要点。报告如下。

1.病例介绍

曹水根,男,79岁,因“间歇咳嗽、气急7年,再发1小时。”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病,于2021年02月09日由急诊收住入院,治疗期间患者因反复脉氧不升,予以间断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患者7年前起出现反复咳嗽咳痰、气喘,冬季好发,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等治疗后好转,症状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患者1小时前无明显诱因下再次出现咳嗽,有痰无力咳出,伴气促明显,稍感胸闷,无胸痛,无发热,无咯血,无粉红色泡沫痰,遂至我院急诊就诊,患者烦躁,神志模糊,血气分析提示Ⅱ型呼吸衰竭,急诊予以吸氧、吸痰拍背等治疗后,脉氧维持在90%。既往史:4年前“肺大泡手术”史。

入院查体:T:37.3;P:101次/;R:28次/分;血压:111/65mmHg神志烦躁,部分对答切题,发查体不能配合。皮肤黏膜无黄染,右眼瞳孔2mm,光反射敏感,左眼瞳孔欠规则,直经3mm,光反射消失,口角无歪斜,伸舌不配合,颈软,頸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两肺呼吸运动,活动度对称,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清,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101次/分,心音中,各瓣膜听诊区未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粗测5级,肌张力正常,双侧下肢病理征阴性。

2.COPD的发病原因

COPD患者往往会因治疗期间中断用药、冷空气刺激、大气污染、感染等因素影响,导致病情加重,短期内会引发大量不良症状表现,具体涵括咳嗽、咳痰、痰多、喘息症状加重、气短、发热等,此时被称作COPD。此类患者多并发肺动脉高血压,极有可能诱发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等。

3.COPD的护理方法及要点

(1)用药护理。在COPD疾病治疗中需要配合抗生素、雾化、吸氧等药物辅助,雾化时可兑入适当药物,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湿化。一旦患者出现呼吸功能障碍情况,可予以吸氧治疗。在对患者进行吸氧时注意对吸氧的流量和浓度进行有效控制,可对其缺氧和呼吸抑制症状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而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必须结合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通过痰培养来对使用药量进行确定,同时需对患者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

(2)呼吸道感染护理:多数患者疾病发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关,而呼吸道感染细菌直接影响患者病情发展,因此在对患者

实施护理干预时,需予以采用抗生素药物治疗,从而可有效控制感染现象的发生,一般可选择静脉点滴方法。护理人员需严格遵循护理原则,按照患者个体化病情采取对应有效护理,确保患者的用药量均衡。输液时,需合理控制患者机体内盐水量的摄入,一般需控制在500mL以下。

(3)呼吸道湿化:整个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确保患者的呼吸

道于潮湿状态下保持,有利于促进痰液稀释及排出,对水肿或炎症现象可进行有效缓解。同时可预防和控制气管痉挛的发生,对通气障碍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此外,护理人员需对患者实施雾化,并合理控制雾化的时间、温度及雾量。以防因雾化时间过长而导致患者出现缺氧情况,并且叮嘱患者每日多饮水,饮水量增加至2500~3000mL/d,避免饮水过度。

(4)饮食护理:COPD患者一般需长期卧床,缺乏体育锻炼,往往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进而导致机体营养摄入不足。因此,应加强补充机体营养物质的摄入,多进食一些高蛋白、高热量及易消化的营养食物。护理人员在患者用餐前后注意及时漱口,确保口腔卫生。在治疗及护理期间忌油腻、辛辣饮食。在每次进餐前休息半小时,有助于保持体能[2]。

(5)心理护理。由于大多数COPD患者未能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往往会产生恐惧、焦虑等负性心理情绪,因此对其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患者进行多次交流,为其详细讲解的相关疾病知识和治疗作用,纠正患者自身对疾病的错误认知,缓解其精神压力,可通过展示一些治疗成功的临床真实案例,增强其疾病治愈的信心,在治疗和护理中积极配合。护理人员需快速构建健康和谐的护患关系平台。由于患者病程时间较长,加之,长时间被呼吸困难影响,导致其对治疗和护理具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产生悲观情绪[3]。对此,护理人员应在整个护理实践期间保持热情的态度。

4.体会

COPD的病因复杂,可分为外部环境、个人因素两方面,临床可通过长期控制和用药治疗对患者病情进行缓解,降低死亡率虽然临床针对COPD患者难有效治愈,但在患者治疗期间配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呼吸道感染护理以及呼吸道湿化等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改善其生命体征,延缓其病情的发展,改善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崔军会.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辽宁医学杂志,2020,34(05):65-68.

[2]莫凤笑,梁淦桐,张镜锋.心理护理在COPD伴呼吸衰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10):200-202.

[3]陈仕芬,罗晓洁,徐文斌,等.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优质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04(v.22):37-39+47.

作者简介:刘雨(1995.01-)女,汉,江苏苏州人,本科,护师,从事ICU病房护理工作。

苏州市市立医院北区重症监护室 江苏苏州 215008

猜你喜欢

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及糖代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