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癌的疗效观察

2021-05-24武强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4期
关键词:肾癌腹膜根治术

武强

摘要:目的 明确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在肾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将18例肾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实施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另将18例肾癌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各项指标。结果 (1)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与肠道恢复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55%、33.33%(P<0.05)。结论 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在肾癌治疗中可实现并发症的控制,对肾功能恢复更有利,在临床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肾癌

【中图分类号】R2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071-01

肾癌属于临床常见性恶性肿瘤,40-60岁人员更易发病,手术为该疾病治疗的有效举措[1],但不同手术方式为病患带来的损伤程度、病情康复等都有一定影响。故而,此次研究对临床常用的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以及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在肾癌治疗中的效果进行比较,从而明确各自的应用价值,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将相关手术开展要点进行总结且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肾癌患者中选取18例纳入研究组(男女分别为9例),年龄39-62岁,平均年龄(52.6±0.4)岁,肿瘤部位:肾脏中部7例、肾下极6例、肾上极5例;另从2018年11月至2020年2月接诊的肾癌患者里选取18例纳入对照组(男女分别为10例、8例),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54.2±0.6)岁,肿瘤部位:肾脏中部6例、肾下极9例、肾上极3例,两组研究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全麻后在12肋下取一切口,腎周筋膜分离,肾动静脉分离,近端双重结扎,切断肾动脉与静脉,从肾下极下端开始切断肾脂肪囊与输尿管且朝上游离,将肾脏与脂肪囊切除,止血并关闭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研究组:通过经腹膜后入路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协助患者取健侧卧位,全麻后在病患腋后线第12肋缘下取一条长约2cm纵行切口,进行肌层、腰背筋膜的钝性分离且进入腹腔,做好腹膜后腔分离,从腹部侧推开腹膜,把气囊放进腹膜后腔,注入500ml气体进行手术操作空间扩张,依次在腋前线肋缘下、腋中线骼棘上、腋后线第12肋缘下放置5mm、10mm与12mm套管,达腹膜后腔时明确前后腹膜腰大肌、折返线、肾周筋膜、膈肌等解剖结构,对肾后与腰肌筋膜进行分离,游离肾动静脉且给予离断,输尿管游离与离断,把游离切除的肾脏置放到取物袋,将切口长度延长方便取出标本,放置筋膜后引流管且将切口缝合,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相关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计量评价指标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评价指标用[(例)%]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恢复时间对比

分析下表1里总结的数据能够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与肠道恢复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比较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5%,其中肾血肿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3%,其中肾血肿2例、腹部疼痛2例、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x2=4.43,P<0.05)。

3讨论

肾癌是由于肾实质泌尿小管各部位上皮细胞癌变所致的恶性肿瘤,病因可能和吸烟、肥胖、长期用激素类与解热镇痛类药物、高血压等多因素相关。因病情进展可能会诱发腰痛、血尿、红细胞增多症、腰腹部肿物等局部或全身病症[2],成为了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以往临床通常采取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进行治疗,虽然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但为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故而延长了住院时间,对术后康复不利。

而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在临床得到了大力应用,该疗法有经腹腔与腹膜后两大入路,其中经腹腔入路的优势即解剖标志清晰,操作空间较大,气腹压力偏小,能降低二氧化碳潴留量,但不足即会为腹腔脏器与肠道造成影响,提高术后肠道并发症,故而在临床的应用受限。不过后腹腔镜根治肾切除术视野暴露更充分,解剖层次清晰,术中无需进行血管分离,达到减少术中出血量的效果,同时手术操作基本上不会触及病患腹腔胃肠道组织器官,对胃肠功能恢复更有利,让患者能尽早下床活动而实现肺部感染。因此本文中我们对18例肾癌患者实施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并发症发生率更少,相较于传统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所用的住院时间与肠道恢复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故而我们建议对肾癌患者优先选用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促其能早日康复。但究竟选择哪种手术疗法需由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等具体情况而定,确保患者得到安全有效治疗。

参考文献

[1]梁化伟,信维亮.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4):113-114.

[2]孙爱军.后腹腔镜下根治性肾切除术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1):97-99.

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010010

猜你喜欢

肾癌腹膜根治术
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耳炎乳突根治术的围术期有效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宫颈癌根治术后预防尿潴留的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
国内首个腹膜假黏液瘤治疗规范发布
做个B超就能及早发现肾癌
肾癌组织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p73及血清IL—17表达的临床意义
人类的内脏是简单堆在肚子里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