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积极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2021-05-24蓝笑娟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9期
关键词:自信健康成长自律

蓝笑娟

【摘要】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学生的方法,美国简·尼尔森创作的《正面管教》中主要介绍如何运用正面管教方法让学生获得让他们终身受益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里面用了非常多的案例来告诉我们如何有效与孩子沟通,该怎样采用最有效的应对方法,使学生欣然接受教育,得以健康成长。

【关键词】积极教育;自律;自信;健康成长

长期以来,在班级德育工作中,从来都是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离不开“抓、管、严”的传统管理模式。教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而且教师在对学生说话时,往往只从“应该对学生说些什么”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到“应该怎么说学生才会愉快地接受”,长此下去,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就会出现严重障碍,教育学生也说不到点子上。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前阶段教学的重点。教育和管理,只有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使被管理者信服,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那么,如何艺术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呢?自从接触了美国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简·尼尔森创作的《正面管教》后,笔者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帮学生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引导学生走自律之路

每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渴望被理解与尊重。简·尼尔森认为:“孩子的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在平常的教育中,我们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并从学生的角度去处理事情,让学生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感受到教师的真切关爱,从而引导他们走上自律之路。

记得笔者曾教过这样一位学生,她叫小敏,人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优秀,却有爱说谎的不良习惯。一开学,学校要求征订校服,她却把钱花光了,一直推搪,以至于交不了时不敢回家。当时笔者很担心也很生气,但想到她最害怕的就是教师的批评。于是,笔者先平复自己的情绪,再找她交流,这样避免了被其他学生看到,自尊心受挫。“小敏,老师知道你挪用这些钱肯定有你的原因,能告诉老师,妈妈给你的钱你都用到哪去了吗?你这样几夜不回家,老师和妈妈都很担心你,我们只是想了解事情的真相。”这时,小敏耷拉着脑袋,还是一声不吭。笔者耐心地等待着,过了好一会,小敏终于吞吞吐吐地说:“老师,我……拿钱去买书了……不敢告诉妈妈……也不敢回家。”笔者认真倾听,没有正面揭穿她所谓的“买书”理由,反而是对她晓之以理,告诉她“买书是好事,下次直接告诉父母,如果父母不同意你买,你就来找我,我给你买。”并告诉她私自挪用买校服的钱是不对的以及不回家过夜的危害性,并相信她以后一定会做好。她感受到了笔者对她的关爱:原来“我”也是被老师关注的;不回家,妈妈和教师都会担心“我”;“我”在学校,在家里都是很重要的。后来,她再也没有说谎。

通过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积极教育”理念所产生的积极影响。首先,教师应该准确了解学生的想法,并在遇到问题时保持冷静,并充分理解学生的感受,和他们平等互相尊重地聊一聊自己的看法,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表达对学生做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感受到归属感与价值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有效运用鼓励,引导学生走自信之路

《正面管教》里说到:“孩子们需要鼓励,正如植物需要水。没有鼓励,他们就无法生存。”“积极教育”理念强调:“鼓励关注的是努力与提高,鼓励帮助孩子建立长期的自尊和自我驱动的授权,以及内在的自我价值评价体系。”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最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少批评、惩罚,多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们找到自信心。

笔者班里有一个经常违反纪律的学生小富。他学习成绩落后,恶作剧不断,课堂上总是很“热闹”。笔者对他批评教育了多次,但收效甚微,他依然我行我素。学校里组织班际篮球赛,篮球高手小富带领班里其他学生,以各种理由不积极参赛,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笔者非常焦虑小富的行為会影响到整个班集体,正当笔者无计可施时,发现他劳动特别积极,还主动帮助其他同学。笔者想到了“积极教育”中的鼓励,鼓励不仅仅可以适用于获得成功的学生,同样也适用于后进生。接受来自班主任的鼓励,无疑是他们黑暗中的一束光,能帮助他们重拾信心,继续进取。于是,笔者找机会对他说:“小富你这几天表现非常好哦,能做到不违反纪律,劳动又积极,老师相信你以后一定都会像这几天一样的。”笔者还了解到,原来以前的教师都不认同他,天天批评他,导致他纪律越来越离谱。笔者耐心地教导他、鼓励他,做思想工作。自此之后,小富慢慢改变了,劳动更积极,上课也认真听讲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善于鼓励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对待做错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不能吝啬我们的鼓励。鼓励,是成功的教育,要知道,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鼓励的抚摸,都会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爱心的种子,开出自信的鲜花,最终收获成功的硕果。

三、注重“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获取最佳解决方案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在课堂上遇到一些违反班级纪律的学生,教师往往采取的方法就是让学生站一会,课后打电话联系家长或把家长请到学校来,一番指责后,能解决问题倒还好,但有些犯错误的学生为了避免责罚和保持良好的形象,于是,短时间内会象征性地表现良好,安静一段时间,已达到弥补过错,重新获得认可的目的。但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不到一个星期,他们又会“好了伤疤忘了痛”继续犯同样的错误, 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收获,也没有因为家长的到来而爱上学习,反而会对这门课程的教师产生厌烦情绪,根本达不到所期望的目的。

《正面管教》告诉我们:“错误是学习的最好机会。”我们要学会把错误看做是一个让学生学习的最好机会,目的是让学生认识犯了错误后,得到的不是教师的斥责、惩罚和自己的后悔,而是从错误中得到了哪些收获,以后该怎么去做好。于是,用启发性的问题引导犯错误的学生,帮助学生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学生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尽可能减少学生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认同,更容易达到预期的目的。

例如,有一次上课时,笔者又发现小诺课上不认真,不听讲,其实这半学期他的学习状态一直都不好,笔者早就想找他聊聊了。于是,放学后找到他,问:“小诺,咱俩来聊一聊吧。”小诺一愣,有什么好聊的表情。“来,你来说说你觉得半学期来做得好的三方面。”他挠挠头,想呀想……“行,你先想好,我先去放学。”(留给他思考的空间)放完学回办公室。“小诺,想好了吗?”小诺笑着说:“老师,我想好了。”“说说看。”“1.我上课有时积极举手发言。2.作业能按时完成。3.每天做好值日工作。”“那也来说说你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的三个方面吧。”小诺想了想,马上就说了:“1.上课不认真听课,分散精神。2.没能做好笔记。3.考试没考好。”“小诺,老师也认同你做的好的方面,我们再接再励,做得更好。现在我们来‘头脑风暴下怎样才能让你觉得不好的方面变好起来。”然后,我们“头脑风暴”了好几点方法。“小诺,现在我们从中选3点来作为未来努力的方向,你愿意尝试吗?”“愿意,老师。”于是,他选了其中三点,我们约定先实行一周。最后,小诺高兴地回家了。接下来,小诺上课都很认真,并能做好笔记,有时还能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

发现问题,应该是关注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获得同等的尊严和尊重,并能很愉快地解决问题,找到最佳解决方案,这就是“积极教育”带给笔者的影响。笔者已经不自觉地把它融合到班级管理中,既不会打开大脑盖子,学生也能欣然接受。

“积极教育”理念虽然只是班级管理中的一种方式,但其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观念,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之,实践出真知,坚持运用“积极教育”即《正面管教》理念,培养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杨艳丽.谈正面管教理论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2](美)简·尼尔森.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

[3](美)简·尼尔森.教室里的正面管教[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4]李慕南.班主任班级细节管理[M].辽宁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自信健康成长自律
坚持自律 赢得的是整个人生
新语
自律的力量
好好谁觉,赶走黑眼圈
知耻自律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Children and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