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中低年段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培养

2021-05-24黄海庆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9期
关键词:调节情绪班级

黄海庆

【摘要】笔者在小学担任了近二十年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工作,深深认识到,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也应当教导学生对自身情绪合理调节,并引领他们在面对学习和生活时维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然而,对于中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由于具备情绪多变、活泼好动等显著特征,在班主任教学管理期间始终会有情绪方面的问题出现。而为了促进小学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就需要我们妥善管理学生的情绪。基于此,本文以中低年级小学生为例,探讨了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小学生社会情感发展中,情绪管理这项内容至关重要。班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高低,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良性班级人际氛围的创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自我意识方面略显不足,面临事情或问题时会产生起伏不定的情绪。倘若学生无法合理排解、释放这些不良情绪,久而久之就会损害其心理。因此,班主任应当着重关注学生情绪管理,通过合理的措施手段的运用,促进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为其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一、学生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近年来,学生情绪问题频发,二孩家庭数量激增,网络信息过载,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诸多因素,给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和隐患,对班级管理也造成一定的困难。调查发现,学生常见的躯体问题与消极情绪有一定的关系。人们面部表情表现中,情绪是最为直观的一种,能将人的心理活动清晰显露出。小学生为了达到宣泄情绪的目的,基本都是通过一些行为实现的,当自身主观与外界间产生很大冲突时,就会出现情绪失衡的情况,选择逃避或其它极端方式的可能性较大,会导致社会及周边人际关系面临消极影响。小学生随着自身年龄的增长,思想观念会逐步提升,通过学习取得良好成绩时能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感,此时会出现更强的竞争意识。而在班级管理中,通过正确的情绪管理,能帮助学生掌握管理自身情绪、宣泄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法,促进其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进而促进班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学生情绪调节策略

(一)认识情绪,接纳情绪

情绪调节能力形成的心理序列变化的历程与规律是遵循感知、觉察、理解、缺失感、对比、判断、探索、洞悉情境、领悟过程、熟练掌握策略、习得相关方法、内化吸收。班级管理中,对学生进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时,一定要依据心理变化的历程和规律合理安排情绪调节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提高。

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事情,每个人看待这件事的想法不同,所以也會产生不同的情绪感受,因此,就会产生“有人非常伤心,有人却只是有点伤心”的情况。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情绪其实也是可以调整的,也有调节的空间。让学生明白情绪是丰富多彩的,伤心、郁闷、烦躁等这一类的情绪可以叫消极情绪;开心、愉快、兴奋等这一类情绪可以叫积极情绪。不管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都是正常的,就像颜色盒里的红色和蓝色,没有好坏之分。因为这些多种多样的情绪,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也成就了独一无二的我们。让我们了解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所以我们在班级管理中,要引导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的情绪,学会自己分析情绪。

(二)循循善诱,化解不良情绪

中低年段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缘故,在自我调控情绪方面存在不足,这也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学生调控情绪。每个班级中基本上都会有几名学生情绪波动很大,哪怕面对很小的事情时也会异常激动,甚至大喊大叫。尽管部分情绪体现了学生极度兴奋的状态,然而,他们的行为却会对课堂正常秩序构成严重影响。而教师在面对学生与他人之间由于争执引起的烦躁、愤怒等情绪时,需要循循善诱,逐步引导他们表达出内心的感受,通过适宜的语言安慰帮助他们将情绪稳定、化解不良情绪,避免自身行为被情绪主导的情况产生,有利于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逐步提升。

比如,孩子在刚上小学一年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惩罚。如果孩子在上一年级的时候,他做了什么违反原则的行为,就要适当地进行惩罚的教育。让他们受一点挫折,从上一年级就知道,做错事就要承担一定责任的。

(三)积极沟通,树立优秀榜样

“有样学样”是中低年段学生各项能力的主要学习方式,例如,与人交往的态度和方式、应对矛盾或交往危机的方法等。所以,教师在小学生情绪管理中,需要与学生积极展开沟通,并在沟通中树立优秀榜样,通过正确引导学生,确保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发育。具体来说,首先是教师在管理中需要将自己的音量控制在适宜程度,这是为学生展现榜样的一种方式。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尤其是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或应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时,一定要将自身的情绪控制好,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通过良好的情绪管理榜样的树立感染学生,帮助他们形成一定的控制意识,提高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四)创造机会,丰富情绪体验

我们大家都知道中低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的小的,他们也喜欢听好听的话,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好强心里,多去表扬和鼓励他们。小孩子都是喜欢听好话,要以表扬为主,学生才会表现得更好。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引领学生走入情境,能将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好地激发,同时产生的效果也更加显著。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有利于情绪管理的小游戏,例如,角色扮演活动能带给学生快乐与满足的感受,引领他们体验积极情绪。而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情商,帮助他们初步形成情绪调控能力,教师需要引领他们体验包含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在内的各种情绪。当学生正面遭遇消极情绪、不良情绪时,能更好地通过情绪调控释放负面情绪。

(五)多方交互,渗透情绪调节

家庭或其他成员共同参与班级学生情绪管理中,通过侧面引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管理自身情绪。在家庭成员引导方面,班主任应当积极联系家长,采取家访或家长会等方式与他们在教育方面达成一致的方向,传授家长在家庭小集体中如何教导孩子管理自身情绪的方法,同时在学校里指点学生面对自身情绪时需要怎样处理,通过家庭与学校的正确引导,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情绪调节方法。而在其他成员引导方面,语文、数学、体育等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义务指点学生,通过彼此间的融合渗透,能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授学生处理人际关系、宣泄负面情绪的方法,提高班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六)营造氛围,消除不良影响

人们长时间处于压力氛围环境中,自身情绪管理能力难免会下降,班主任也是如此。局部积压的负面情绪,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班主任要注重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在对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予以关注的同时,突出情绪管理能力的提升、积极乐观心态的培养。而在情绪调节能力的锻炼方面,教师可组织多样化的情绪调节活动达成这一目标。如,团体性情绪调节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情绪发泄渠道,学生有了这样的经历后,能更好地将自身心态放松,学习时能够维持饱满的热情,有效消除负面情绪的影响。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学生情绪管理这项工作相当重要,会严重影响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班主任需要对情绪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以学生年龄及性格特征为根据,采取针对性且合理的手段措施,帮助学生掌握控制自身情绪的方法。同时,班主任也要树立优秀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情绪管理意识的形成,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金燕.小学生情绪管理指导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8):39.

[2].林杏雯.课堂,应是每一位学生的心灵乐园——小学生情绪管理教学课例[J].天津教育,2019(4).

[3].郑恩.小学生情绪管理课程的实践效果[J].大众心理学,2018(6):29-30.

猜你喜欢

调节情绪班级
班级“无课日”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一种用于自控调节行程的螺杆调节结构设计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情绪认同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