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学生遇见美好的自己
2021-05-24高婷婷
高婷婷
【摘要】一位举止大方、亭亭玉立的六年级女生,因为讨厌自己来到辅导室。她讨厌自己什么呢?心理辅导员带着好奇与关心望着她,她说“讨厌自己懒惰、不听话、变坏……妈妈越来越不喜欢自己,老师也是”。据家长和科任教师反映,这名学生从自信、认真学习变成一个胆怯、懒散、悲观的孩子。言语反映情绪,情绪与行为关联,因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取向还强调:心理辅导者的语言对个体行为、情绪的影响,心理辅导员通过陪伴、倾听、信任等辅导技术来保护与激发她的进取心,陪伴她再获前行的力量。本文案例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取向的理念與方法贯穿于心理辅导始终。
【关键词】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校园个案辅导;情绪;积极取向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solution focused brief therapy,SFBT)又称解决取向的短期治疗,是由Stece ve Shazer及其韩裔夫人,还有一群具有多远专业背景的工作小组成员在美国密尔瓦基短期家庭治疗中心发展出来的,在往后的实践和工作报告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肯定。
在校园心理辅导室中,往往学生的行为问题最先受关注,改变行为问题是家长、老师、学生的共同期待与诉求,但情绪与行为相联系,情绪是心理治疗中很重要的方向,一些治疗学派认为情绪的介入是来访者改变的重要切入点,甚至是唯一的路线。而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同样主张探索情绪,提出了几个重要的情绪探索理论:语言游戏、焦点解决压力模式等,在具体的对话流程中,SFBT着重“改变”的对话,而不是“谈论问题”的对话。在一连串与来访者的对话中,强调正向的、建设性的、积极取向的,而解决方案、行为改变自然会被有所引发而改变,让来访者成为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背景资料
来访学生小Z,女,汉族,13岁,独生女,身高适中,小麦肤色,身心健康状况良好,家庭经济条件还不错,父亲母亲都是都市白领,父母的管教态度严格,母亲尤为严格,对小Z诸多要求,望女成凤,女儿稍有犯错以打骂的方式教育,态度上表现为不容许出错,对女儿的学习严加管控。
(二)个体主诉与陈诉
主诉:讨厌、难受、无助;无心学习。
陈诉:在家庭方面,家庭不幸福,我妈妈打我,但是妈妈也花了很多钱给我报班补课,感受到她是爱我的。在学习方面,学习成绩很不好,感觉自己很懒,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有去完成,但是都是应付式的,有的直接抄答案,我懒得动脑,然后有的背诵计划,我也懒得去背,不想去背,宁愿看着它们发呆我也不想动,许多科目成绩都落后,成绩最好的是语文。关于未来的思考,我想上个寄宿的初中,普普通通就可以了;大学方面,我想上一所艺术大学,因为我喜欢戏剧、喜欢语文。
我想要快乐、轻松一点去面对学习,在学习中,解决出问题的时候很有快乐,有成就感,但是解决的过程很不快乐,所以,我想要更有动力去解决问题。我想要改变,不要那么懒。
(三)其它情况
通过小Z班任的介绍,了解到小Z在上个学期,因疫情的网课过后,复课以来,她的状态在走下坡路,以往小Z对待作业都是保质保量的完成,但是最近一个月来,发现小Z不仅对待作业态度马虎,而且上课时有走神,状态低迷,直到愈发觉得她的状态不对劲,虽然自己找她聊天,但是小Z还是没什么变化,不免担心这么一个优秀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于是寻求心理辅导员的协助。
二、心理治疗过程
本次个案的辅导共进行2次,经过辅导,来访者心态改变了一点,对自己的目标更明确,有了更大的动力。从来访者的表情、身体状态、表达可以感受到:来访者第一次辅导,带着求助目的而来,她感觉最近自己的状态不好,希望调整心态,以及倾诉妈妈打自己这件事情,这让自己很委屈、伤心;来访者第二次辅导时,是更加放松、脸上多了一些笑容,更愿意倾诉自己的事情、情绪、想法。
第一次辅导:当询问来访者在此次辅导中想要聊聊哪方面的事情、有什么是本次辅导想要解决的问题时,她说想调整心态,想要屏蔽家人,避免影响自己,说到这,笔者注意到来访者的身体紧张,然后哽咽地说:“我妈妈打我”,说着说着慢慢流下悲伤的泪水。笔者静静地陪伴着她,由此感受到母亲的攻击行为对该学生的身心伤害,但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来访者的伤心、委屈;笔者又询问来访者是怎么看待母亲的、觉得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如何,来访者说到:“虽然妈妈会打我,但也是因为我懒,我做的不好。其实我妈妈对我也挺好的,她也很辛苦,花了很多钱给我报补习班”,嗯,之后对此展开了解,询问来访者:“妈妈打了你哪里、当她打你的时候,你有什么心情、你在想什么,那家里的其他人呢?”以此表达对来访者的关注。
在了解来访者在家庭方面的困扰时,笔者看到母亲打该学生的原因是学生的“懒、不听话”,于是,笔者和来访者探讨“懒”,询问来访者对自己的评价,她也说到“懒”“蠢”,看来她已经对自己形成了负面的不合理信念。这种信念也影响了她的自信、自我价值感的建立,而当她进行学习任务的时候,她表现出无力、无助,想要努力摆脱“懒”,但是又做不到。于是,笔者了解了来访者的“懒”具体是什么样的,来访者说是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她有完成,但就是随随便便、应付式地完成,没有动脑筋、认真地去完成,甚至还直接抄作业。
笔者:“嗯,那还有么?”
来访者:“还有我背书的时候,就是看着那些单词啊、公式什么的,但我总是宁愿发呆也不想动。”
笔者:“我听到你描述自己的这些行为的时候,你的语速更快了,这里你有察觉到自己有什么心情或者想法吗?”
来访者:“嗯……我其实挺希望能改变这种现状的,我不想这样懒下去,这样很不好。”
听到来访者有改变现状的动机,于是,笔者询问来访者:“你目前有尝试过什么方法去应对自己在面对学习时的‘懒吗?”在这一问题的指引下,来访者说出自己尝试过的方法,比如,不会就去请教老师,找资源做好自我监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