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长导师制的思考
2021-05-24陈俊芳
陈俊芳
【摘要】在诸多的力量中,家庭是学校、教师天然的同盟军,如果能将家长的力量充分挖掘出来,那么教育力量势必一往无前。因此,校方在推进“学科融合统整下的儿童生长课程”的同时应积极发挥家长的力量。采取“家长导师制”,让家长导师进入课堂,让更多拥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来当学生的导师,以发展不同的素养;让不同类型的家长导师分享自身的人生经历、特长与优势,为学生的幸福生长提供更多选项和生命养料。
【关键词】家庭;学校;课程;共育与生长
学校教育以课程为核心载体。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是广州市教育深入改革的样本学校,所以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可持续发展课程,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本着“融通启智,和合至美”的原则,课程团队在前期对学校的课程做了全面的统整和规划。在以学生为本位,以实践经验做依据中提出了“基于西关地域文化学科融合统整下儿童生长课程”的新思路。
本文主要基于学校统整课程实施引进的家长导师团,共同探讨家长导师在学校课程开展与推进过程中,怎样发挥出他们的导航作用,增强家校之间相互了解和联系,保证家校有效沟通,实现家校教育合力,促进家长、教师、学生和学校全方位的共育与生长。
我们用统整课程为纽带,使家校教育走向共育与生长的和谐之路。学生成长教育取决于三方——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学校与家庭之间的高质量合作。统整课程实施的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平台衍生了“家长导师进课堂”这个项目。因此,学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家庭中出现的闲置资源,推动家庭校际合作,促使家校共同成长,让各有所长的家长成为学生的导师,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不同素养。统整课程的实施,有效把学校、教师和家长扭成一股绳,促进其做家校融合的建设者、教育资源的贡献者、师道尊严的维护者,共同探索求同存异、相互尊重、互学互鉴的家校关系。具体如下:
一、组建家长导师团,落实导航计划
家长导航,指的就是学校合理且充分利用好家长提供的优质资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沟通、协作、指引的作用。同时我们还创建了“家长导师团”,目的就是让家长的导航功能从自身出发起到最大的效能作用,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如,2017年9月秋季学期,因应课程实施的教育边界扩展,学校向1-5年级的学生家长发起了第一次的家长导师招募。历经层层选拔——学生的父母向学校提交和说明个人特长、学校对家长进行考察、家长承诺等步骤,学校的第一支导师队伍成立了,共有34名家长。课程团队根据实际情况,对家长导师的个人特长、专业等进行了分类,同时,也整体规划了课程活动:课程组按生命、学科、精英三大板块,对三年级、五年级的学生开展了12次校内外研学课程。学生的研学之旅“走近广州·探索荔湾”在教师、家长导师的带领下开启了。
二、为导师提供专业的岗前培训,开启家校共育新模式
学校对家长导师团安排多次上岗前的培训和争对不同家长导师的个性化辅导,以及发放导师辅导课程,以保证开展课程的预期效果可以达成。如,从学校学生的饮食安全,教室电子设备、美工课堂上所用的工具等教学用具的规范使用,学生在外游学时秩序的维护,家长导师的跟岗尽责等方面为家长导师展开相关的培训。此外,学校以“开发一课、共享百课”的模式让家长导师在短时间内从外行人变成内行人,从而启动家校共建共享、家校融通、學生启智的家校共育新模式。
三、发挥家长导航作用,打造专属学生的VIP课程
“V”为单词variety的缩写,在这意为“多样化课程”。经过全面性地考量了课程组的具体情况和家长导师为学校提供的资源,课程团队决定开设选修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I”即“我”,意为“个性化需求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知识需求而开设。“P”即primary,意为“基础性课程”,是学生在校学习中所必修的课程。学校学科融合统整下的儿童生长课程有多个分支,其中学科课程组是它的一个分支,主要负责为学生打造开设VIP课程。因此,课程组需要合理地发现、整合家长导师的优质资源,以课程安排、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西关传统文化探究”为主题,探索和讨论如何融合和统整跨学科课程。由此,课程组根据探讨和调研的结果创设了两类课程,即必修课和选修课。所以,学生可以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个性化选取。这样,可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全面健康发展。如,广州荔湾老城区的“西关人”——家长导师戚先生,在当地文化氛围的浸染下长大。也由于受到西关文化的影响,他多才多艺,如制琴、木工……他于2010年成立了手作木器工作室“一壶紫檀”。作为家长导师团中的一员,戚先生受邀到校为学校的木艺组学生讲授手工课。到目前为止,戚先生的手工木器课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统整课之一。再如,在主题课程“STEAM+L视角下骑楼美的探索”的学习探讨中,教师、家长导师、家长义工一同对骑楼进行探索。在这一个过程中,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他们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三者协同完成教育工作。课程的开设给学生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变革:课程的类型从单一变为多样,课程视角不仅仅放在了学科学习上,更放在了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家长导师团的成员中,像戚先生这样的还有很多。学生在他们的带领下,探究了醒狮文化、广绣文化,一起用3D技术制作西关窗等。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导师带着各自的专长以及所在行业的知识,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播知识和传授技能,从而为统整课程的有效进行提供了丰富、实用的教育资源,做到课内与课外、学习与实践、知识与生活的无缝连接。
四、实效与思考
以研究项目为基础,在学科间寻求融通衔接的新尝试,打通了学科之间的障碍,加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丰富优质的家长资源使家长导航计划得到保障,能够进行有效实施,使知识学习、文化认知等与学生的成长相融,从而让学生在丰富的校园生活中学习与成长。自上而下的顶层课程设计与课程体系,推动了学生身心发展与学科知识建构的融合共生。
1.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最大化。“家长导师团”的成立使得每一位家长导师有了展示特长的平台,也为课程的开设提供了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家长导师带来的“多元课程”让学生们见识了更为广阔的世界,让学生在快乐的童年中健康成长,让学生成为学科统整课程里的最大受益者。
2.推动家校互助互补。导航计划让家长与学校站在了同一战线上,共同助力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让“四位一体”学习共同体——教师、学生、家长和学校,在多方的支持下建立与发展。所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理念、教育目标达成一致,协同整合家校资源、信息,一起支撑学生成长。
3.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自项目研究开展以来,学科组的必修课、选修课,或者在大课—分组课—学科课的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率达100%。学生们以兴趣爱好为出发点,选择了不同的组别来参加。所在的组别都会布置项目学习任务。因此,学生需要领着各自的学习任务搜集、查找、阅览资料。学生经历了探究式的学习后,逐渐懂得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与合作,在这统筹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4.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实施家长导航后,学校的办学声誉、办学质量得到了提高。这不仅推动了学生、家长、教师的成长,还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从课程实施以来,学校所举办的活动多次得到多方媒体的报道,如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这给学校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应和关注。
基于“家长导师制”的课程安排不仅使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障碍得以打通,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了新的学习活动空间。有计划、有辅导的活动能够让众多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让孩子参与到“儿童生长课程”中来。而且,“家长导师制”的综合课程在内容、形式上与学校内的教育模式相比,都更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针对性。课程实施引擎下的家长导师制进一步推动了学校通过育人本位的课程再造,培育了学生能力、提升了教师发展、促进了家校的共育与生长。
参考文献:
[1]肖慧,梁晓颖.学科统整课程,因家长导航更精彩[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8(10).
[2]黄日暖,李玉灵.共育与生长——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儿童生长课程”[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