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进之道

2021-05-24沈根新

思维与智慧 2021年15期
关键词:两件事榫卯精益求精

●沈根新

学业、家业、事业的成就,都离不开“精进”。

什么是精进?“精”,精者无杂,是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做好一件事情。是对学习,对工作,对事业精益求精、专注投入的精神状态。“进”,是一种“锲而不舍”的钻劲,是为达到目标不懈付出努力的进取行为。

“精进”也是勤勉、奋斗,不懈怠、不偷懒的代名词。

我的父亲是名木匠。小时候,我经常看父亲做木工活。做桌凳、农具时,木头与木头之间连接固定,靠榫卯,这是在两个木构件上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卯固定后,为使榫卯更坚固不走形,往往要在其结合处从外向内钻孔,然后锲入竹钉。木头钻孔的传统器械,我们当地叫“车钻”,其原理主要利用绳索松紧缠绕,前后推拉带动木柱快速旋转,木柱底座的钢钻就狠劲往木头里钻。

“车钻”钻木之道,是最形象的“精进”。

“车钻”钻木需要精进,做人做事也需要精进。没有精进出不了“院士”,没有精进也出不了“大师”。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出生于1922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从61年前搭建第一张手术台开始,他已主刀完成超14000台肝脏手术,96岁高龄时仍坚持每周做三台手术。他用手指在病人腹腔中一摸,就能准确找到需要处理的血管。他的右手食指指尖畸形歪曲,像个钩,这是长年累月拿手术刀自然形成的。这背后,是对病患无私的大爱,是对业务长年累月的精益求精,是对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燃烧似的热情。吴孟超院士的一生,是对“精进”精神最好的诠释。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成为一行的行家里手,这是“大师”的成就之道。“精进”首先体现为一个人学习、工作、做事精神态度上奋发有为的“精气神”,有“想干事”的强烈愿望,有“干成事”的专注和热情。其次表现为工作水平及做事技艺上的精益求精,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精进”的结果是出色完成工作任务,取得预期或超预期的做事结果,是“做成事”的圆满。

学习、工作要“精进”,修身、立德也要“精进”。

曾国藩先生说过,人生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进德,你则会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大家敬佩的人;修业,你则会提升自己的能力,遇事有主见,是团队的主心骨,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人人信赖,人人敬服。做到这两件事,你就是大家心中的强者,自带光环,大家都喜欢接近你,坚定追随你。把这两件事都做好,离成功的彼岸就不再遥远。

全神贯注达到“忘我”境界,是“精进”的最高状态。

英雄就是用一颗伟大的心,去做平凡的事。伟大的心,是一颗利他之心,无我之心。平凡的事,就是我们每个人从事的各行各业的事。以一颗伟大的心去做平凡的事,就会全力以赴,就会精进不已,就会精益求精,力求尽善尽美。

成就美好人生离不开“精进”。

天天早起是精进。“一日之际在于晨”,每天清晨5点就起床锻炼、读书、做事的人,与每日9点还不愿起床的人,其气象和成就肯定大为不同。“一勤天下无难事”,凡是有成就的人,定然是勤勉肯干的人。

勤奋工作是精进。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尽全力把工作做好,是职业精神的要求,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这是勤奋工作至高境界的写照。

锲而不舍是精进。做人做事都需要一种精神,一种钉钉子的精神,一种不怕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困难最怕认真,最怕韧劲。

日日反省、时时改过是精进。修身立德,是做人做事之本。

日行一善是精进。“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行一善”,便能“积微善,成大德”。

“精进”之道,就是人生大道。

(鲁言摘自《金华日报》2021年1月23日/图 沐阳)

猜你喜欢

两件事榫卯精益求精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榫卯结构在玩具中的应用研究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李克强特别关心这两件事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感受人大两件事
超 越
融设计展·榫卯 和合而生
光影视界
高速公路通行便捷安全 离不开这两件事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