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宫格”人生
2021-05-24何永康
●何永康
七八岁时,跟着一位老先生学写字。写字的基础是临帖,但那时字帖难找,老先生就让我临摹他的字。他先把字写在由红色直线和虚线组成方格的纸上,命我在同样的纸上摹写。纸是特制的,每张有九个大格子,每个大格子里又有九个小格子。先生说,这是九宫格,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根据汉字字形特点创制的界格。所谓九宫,即正中一格称为“中宫”,上面三格称为“上三宫”,下面三格称为“下三宫”,左右两格分别称为“左宫”和“右宫”,我听来总觉得就是皇帝后宫的布局,颇觉神秘。待把这种纸写完的时候,我就自己用红色钢笔在白纸上画格子练习,以纸张大小决定格子的大小,把先生的字缩小或放大。多年后,我在县城的街头画水粉宣传画,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格放大法,把底稿临摹到展板或墙壁上。这是一个画匠常用的手段,或者说是基本的手艺,但其源头却在“书法”。
后来,因为恒心与定力不够,我学习书法的事情半途而废,学习绘画的事情也半途而废,逐渐也就远离了九宫格,而进入了另外一些格子,这些格子如影随形地存在于生活之中,既规范着我的行为,也束缚了我的思维与能力。有时,这类格子还会歪斜散乱,让人迷茫与纠结,我就会想起童年的九宫格来,想起它的方正、规整及严谨的法度,就不免心中怅然。虽然我与它交集的时间只有短短三年,但它对我写字功夫和性情、习性的形成,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打底子作用。我以为,九宫格表面上看起来是要你中规中矩,其实是让你有章可循,让你循序渐进,打牢基础,引导你进入中正的境地。
于今,常用的书写格式已经简化成米字格或者田字格了,但九宫格还在其他领域被广泛运用,且已远远超出了它的原始属性,日常中我们随时都会与之相遇,当然都与写字无多少关系了。
成功学的“教父教母”们,爱说的一句话是:人生就是一张九宫格。他们把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简单归纳为九个方面,不外乎事业、爱情、金钱、名誉、健康之类,教导人们要努力把九个格子填满,填满了人生就完美了,反之就是缺陷就是遗憾。这些“大师”们难道不清楚一个人成功的真正因素吗?难道不清楚世界上根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有缺陷有遗憾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当九宫格成了励志神器,其固有的趣味情味真味早已没有了。
今天也还是有与味觉相关的九宫格,比如火锅,准确地说是重庆的九宫格火锅。很早以前,重庆火锅是分为九个格子的,是顾客消费的需要。那个时候吃火锅的都是朝天门码头的贩夫走卒,出苦力的一个大锅消费不起,分成九格可以供多人一锅食用,可以降低每个人的起锅成本,一人一格或数格,以格数多少算账,这也算是民间日子的过法和经营者的智慧。后来的火锅逐渐演变为专人专用,九个格子仍然被保留下来,则是出于口味与火候的需要。有的人吃红汤,有的人吃清汤。不同的食材对火力与时间的要求不同,有的要沸腾的汤来涮,有的则需要慢慢熬出滋味来。近来提倡光盘,便应运而生出一些“拼吃”方式,几个素不相识的人围坐一桌,享用一个锅,据说这在重庆业已成为一种时尚。
火锅的演变也是周而复始的,印证着社会的发展规律。而今的九宫格,在人的思想层面,“九宫”已经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了,只有“格”还在左右人的行止。“格”是个矛盾的产物,无格就无章法无秩序,定格了却又不免呆滞僵化。魔方,不也是九宫格吗?但却既有规律可循,又变化无穷,这正好有助我们对“格”的理解与把握。既要格物致知,也要不拘一格;既不能与大势格格不入,又不能干出太出格的事情来。自成一格也罢,格高意远也罢,仙风道格也罢,终归还是格天彻地最好。
我将这篇小文发到朋友圈,并配上相关的图片,猛然发现,微信朋友圈的图片设置,限定发送数量最多九张,也是九宫格!我相信这并不是巧合,是组合艺术的美学惯性使然,却或多或少带有一点暗示与隐喻的意味。
不知有没有九个格子的窗户,如果有,那关窗就是格中人,开窗就是格外君了,岂不甚好?
(水云间摘自《解放日报》2021年2月13日/图 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