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2021-05-24刘诗芳赵怡然吴丙美付洪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体重儿激素水平母乳

刘诗芳,赵怡然,吴丙美,张 佳,王 彤,付洪涛

(1.唐山市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河北 唐山 063001;2.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河北 唐山 063000)

极低出生体重儿大部分为早产儿,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1 500g的新生儿[1]。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身体器官、组织发育不完善,胃肠内激素分泌异常,胃肠动力不足,免疫功能、抵抗力较差,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具有较高的病死率[2]。极低出生体重儿摄入充足、合理的营养,可减少低血糖、贫血等并发症,促进患儿神经、体格生长发育[3]。目前,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包括早产配方奶粉喂养、母乳喂养,对于两种喂养方式对患儿免疫功能、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文选定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的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分组予以不同喂养方式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8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纳入标准:①出生体重均低于1 500g;②均为本院出生;③均为单胎活产儿;④胎龄均低于37周;⑤临床资料完整、齐全;⑥家属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消化道畸形、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者;②中途从此项研究退出者;③双胎及多胎妊娠者;④合并代谢性疾病者;⑤间断禁食2周以上者;⑥出生后出现窒息者;⑦体质高度敏感者。本研究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胎龄27~35周,平均(31.52±6.47)周;体重1 385~1 454g,平均(1 404.62±34.26)g;Apgar评分4~7分,平均(5.52±1.07)分。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9例;胎龄28~35周,平均(31.55±6.42)周;体重1 392~1 464g,平均(1 404.47±34.21)g;Apgar评分3~7分,平均(5.55±1.02)分。两组一般情况相比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儿均在出生1d内接受喂养。羊水下咽的患儿,应进行温和的洗胃处理,同时采用远红外线辐射进行床内保暖。

观察组:研究人员指导产妇收集母乳,巴氏消毒母乳之后,将其放置在冷柜中保存,使用时取出复温即可。吮吸、吞咽能力较差的患儿,采用胃管间歇式喂养;吮吸、吞咽功能良好的患儿,可进行奶瓶喂养;对于母乳喂养之后电解质、维生素、葡萄糖不足的患儿,可通过静脉补充。

对照组:予以早产配方奶粉,每100千卡含蛋白质3.3g,每100mL含81千卡,每隔2h喂养1次,喂养时将配方奶加热到37.0℃即可,采用无菌针筒将其注入到胃管,在重力作用下使其缓慢滴入。对于吮吸、吞咽能力较好的患儿,可采用奶瓶喂养,乳量可根据患儿的耐受度调节至24mL·kg-1·d-1,进行持续喂养。肠外喂养的方法同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体重增长情况如果均可维持在10~30g/d,即可维持原有喂养出院。

1.3观察指标以及评价标准

两组均在喂养2周后评价喂养效果。观察指标包括①生长发育情况: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身长是指头顶部到足跟的距离,头围是指平眉弓及枕骨粗隆处的周长,每次均采用同一皮尺测量;②免疫功能指标、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抽取患儿3mL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3 200r/min、10cm离心半径)后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OT),采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型号为MD-IA-1000)检测CD4+、CD8+、CD4+/CD8+;③并发症发生率:统计低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贫血、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263、7.585、5.847,均P<0.05),见表1。

2.2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喂养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喂养后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30、5.979、2.069,均P<0.05),见表2。

2.3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喂养前两组血清GAS、MO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喂养后观察组血清GAS、MO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78、20.793,均P<0.05),见表3。

2.4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4% vs.19.51%,χ2=6.116,P<0.05),见表4。

表1 生长发育情况比较

表2 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表3 血清胃肠激素水平比较

表4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新生儿死亡原因中极低出生体重儿占30%[4]。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科技的进步、发展,早产儿的救治水平明显提升,超早产儿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极低出生体重儿由于胎儿还没有发育完全就脱离了母体,机体中储存的营养物质较少,新陈代谢比足月儿旺盛,细菌、病毒等更容易入侵肠道黏膜,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代谢性酸中毒、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5-6]。喂养不耐受会导致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头围、身高增长缓慢,追赶时间延长,早期生长发育滞后等,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脏器功能衰竭。故寻求一种合理、科学、安全的喂养方式,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是当前临床高度关注的内容。

3.1母乳喂养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可促进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母乳中酪蛋白、乳清蛋白的比例是1∶4,氨基酸、溶菌酶、乳铁蛋白等物质含量较多,有助于患儿更好的吸收、消化营养物质,可以更好地满足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避免出现身材矮小、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母乳中的激素、激酶生理活性肽,可以改善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促进胃肠道蠕动,加快肠道胆红素排泄,可促进体重、身长、头围发育,防止出现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帮助患儿及早的过渡到足量喂养,更快的适应宫外环境[7]。

3.2母乳喂养可调节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胃肠激素水平

有研究表明胃肠道移行、蠕动等受MOT、GAS的影响,如果MOT、GAS分泌不足,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加重胃肠道负荷[8]。本研究显示喂养后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CD4+、CD4+/CD8+、GAS、MOT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免疫功能,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早产配方奶粉虽然可以为极低出生体重儿提供足够的营养、能量,但相对于早产配方奶粉,母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A、肿瘤坏死因子、牛磺酸、谷氨酰胺、生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免疫物质,容易被机体吸收,可以减轻新生儿肾脏、胃肠负担,调节胃肠功能,促进GAS、MOT分泌。母乳中含有更多的免疫因子、营养物质,可以及时满足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热量,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9]。母乳中的胆汁在被激活之后,可促使脂肪乳化,成为小颗粒,缩短极低出生体重儿胃排空时间,帮助其消化食物,更好的吸收、利用营养物质,发挥保护消化道黏膜、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等作用。

3.2母乳喂养可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

本研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母乳喂养可减少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发症。早产配方奶粉中含有大量的络氨酸,同时由于极低出生体重儿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不能更好的降解氨基酸,容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母乳中脂肪酶含量丰富,并且脂肪粒较小,无添加成分,不会损伤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道黏膜,可避免发生喂养不耐受等并发症。母乳中的表皮生长因子较多,渗透压在286mmol/L左右,适用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可有效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Davis等[10]的研究与本研究结果接近,证实了母乳喂养在预防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纳母乳喂养,可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促进机体生长发育,调节胃肠激素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体重儿激素水平母乳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甲功正常T2DM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DKD的相关性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益母缩宫颗粒对药流者激素水平的影响
孕妇血清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