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医精诚论”的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构建
2021-05-24狄碧云吴婉莹焦阳张星
★狄碧云 吴婉莹 焦阳 张星
(1.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2.杭州万承志堂高银街中医门诊部有限公司 杭州 310002)
医德是医务人员在长期医疗工作实践中形成的思想品质、道德素养和优良传统[1],属于职业道德范畴。中华传统医德是在以儒家“医者仁术”的文化观念下形成的促进医患关系和谐、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品德和行为规范,在世界传统医德文化中独具魅力。21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在享受更多先进医学的同时,对其技术异化的趋势,产生了诸多疑惑和批评[2]。而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中华传统医德思想,正为此提供了有效的“中国方案”,在新时代的医学高等教育过程中,意义重大。特别是在2020年初抗击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奋不顾身奔赴前线,救治患者。他们的切身行动正是中华传统医德“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3],赢得了世界的高度赞誉。
1 中华传统医德的核心代表——“大医精诚论”
中华传统医德思想体系,于春秋战国时期孕育,形成于秦汉,成熟于唐宋。在金元时期得到了创新发展,明清时期进一步丰富[4]。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一》中提出的“大医精诚论”是中华传统医德最为凝练的表述。他指出,人格高尚的医者要求德才兼备,是将医术之“精”与医德之“诚”完美结合于一身的,这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远的影响[5]。在此次疫情“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中,每一位参与抗“疫”的医护人员都书写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精”和“诚”。
1.1 用心精微,深研医道 孙思邈《大医精诚》云:“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6]医者研习医术,要“用心精微”,这样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病情中,辨证论治,明病因、识病机,从而正确处方遣药。特别是面对突发的大规模公共卫生事件时,要能反应迅速,解决问题。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通过精准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化裁古方,筛选出有效方剂“三药三方”。其中“清肺排毒汤”就是源自《伤寒论》五个经典方剂融合组成的,经过临床长期观察,清肺排毒汤在阻断轻型、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的发展,在重型和危重型抢救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患者之所以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这与国家中医药救治团队精研医道、详析病理,密不可分。当今中医药卫生工作者,更应该继承发扬、守正创新,让中医药更好地为临床和病人服务,给世界人民带来健康。新时代的医学生要传承好这样的精神和态度,不能丢失,这是习医的前提条件。
1.2 存心仁慈,普济众苦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踰于此。”[6]《大医精诚》中强调了人命重于千金。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党和国家一再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这正是“大医精诚”的时代最强音。大医救治病人“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同时不论昼夜寒暑,一心赴救。大年三十,一批批医务人员,不避寒暑,闻令而动。任何山河阻隔,也未曾阻挡大医救治病人的仁慈之心。
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仝小林院士,在疫情爆发后,第一时间赶赴武汉,用精湛的医术和忘我的投入践行了医者仁心。每到一处,他首先到病房诊治患者,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遗漏每个细节。在了解各家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的情况后,他与当地专家紧急拟定出“武汉抗疫方”,通治新冠肺炎轻症、普通型、疑似病人和居家隔离的发热病人。自2020年2月2日开始在武汉武昌区各社区发放,并被迅速推广到湖北各地,近一个半月时间内,全省范围共发放70多万副,5万多病人服用了此药[7]。千百年来,医者仁慈恻隐之心,正是如此代代相传。
1.3 处心至诚,淡泊明志 医者的行医处事,表现在具体的医疗行为过程和外在的风度。无论是作为医生威仪之“澄神内视”“望之俨然”[6],还是疾病诊治之“至意深心”“纤毫勿失“无欲无求”[6],抑或是日常行为之虚心谦逊、含章可贞。均为大医一尘不染,纯真、纯正的初心。在抗击疫情中,化作白衣战士们“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的铿锵誓言。
心中有信仰,行乃存敬畏。信仰的是作为医生的职责,敬畏的是生命的神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医师节之际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牢记党和人民重托,义无反顾冲上疫情防控第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顽强拼搏、日夜奋战,为抗击疫情付出了艰苦努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赢得了党和人民高度评价。”[8]医师们用实际行动注入了“大医精诚”新的时代内涵。
2 “大医精诚”中华传统医德教育的时代价值
在医学院校的高等教育中,传承中华传统医德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构建和谐社会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以“大医精诚”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医德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在几千年的医学实践中产生、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丰富、完整的思想理论,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年以来,中华传统医德作为医学从业者的指路明灯,成就了一位又一位的大医,给无数的病患带来了健康。传承“大医精诚”中医药文化,正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有了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更易于培育医学生高尚的医学人文精神,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后具备优秀的医德医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奠定基础。以此促进医疗环境的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
2.2 坚持高等教育立德树人,促进内涵发展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促进医学教育内涵式发展、人才培养过程的落脚点,要不断强化中华传统医德内容的教育。“大医精诚”的传统医德内容,同样体现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开展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研究,对于融合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育人模式,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优秀的医学人才是全社会所共同需求的,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新冠肺炎中,中西医结合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经验”,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这也正是基于中国临床医学、中医药学医疗团队的不懈努力。“大医精诚”传统医德教育在医学人才培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特别是中医思维信念以及医术的养成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培育医德高尚、医术精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中医药医疗卫生人才,是实现我国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基本要求。
2.3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习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9]这与“大医精诚论”的时代内涵一脉相承,传承“大医精神”中华传统医德有利于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医学事业救死扶伤、一心赴救、大爱无疆的仁心仁术,体现了生命至上、舍生忘死的精神。专研医学精深学术,孜孜以求,正是尊重科学的精神。不论病人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犹如至亲,正是命运与共的精神体现。因此,在医学生的教育中贯彻中华传统医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3 新时代医学生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的构建
以“大医精诚论”为代表的中华传统医德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实践基础,应形成完善的育人体系,深化新时代医学院校的医德教育,充分发挥中华传统医德元素特点。要对当前的高校理论实践教育,包括医学伦理和德育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总结、健全和提升,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在组织机构中完善传统医德队伍 建设一支优秀的传统医德教育队伍是构建育人体系的基础,各项工作的开展须落实到人。而医德队伍的人员应当包括学校各个部门,而不仅仅是体现在师资上,还需要管理、教辅人员的参与。院校应当成立传统医德育人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全面工作(或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按照实际工作分为若干组,如管理服务组、课程教学组、临床实践组、后勤保障组等等,细化工作职责,加强队伍管理,并开展相关考核。队伍人员应广泛涉及校领导、教务处、图书馆、学院部门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心理指导老师等。院校须结合实际,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逐年制定中华传统医德育人计划,保质保量地进行推进。
3.2 在课程教学中突出传统医德内涵 课程教学是院校教育的主体,也是传统医德育人体系的主要环节。课堂作为理论教学的中介,要充分发挥其在医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大医精诚论”的医德内涵。第一、建设具有新时代特色的中华传统医德相关课程。应紧紧围绕上述“大医精诚论”的核心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精心开展教学设计,同时做好相应教材的编撰工作。第二、在现有的各类课程中,要贯穿“大医精诚论”的精神内涵元素。根据课程与医德的相关性,可将其分为显性和隐性相关课程。显性相关课程往往具有直接关联的医德内容,如《医古文》[10]《医学伦理学》《医学史》等,在这之中要将“大医精诚”的内涵讲深、讲透。而隐性相关课程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大医精诚”的上述医德内涵的元素,做到与医德育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大医精诚”的理念作为培养医学人才的核心,一以贯之。第三、应采用多种混合式教学方法,加强和坚固“大医精诚论”教学效果。如通过微电影教学法,将《中国医学史》有关课程内容影像化、时尚化,升华情感,使学生自主获得对所学知识的体认和感悟[11]。又可开展榜样示范教育,立足传统医德的现代特点,注重结合当下的卫生事业优秀案例,邀请身边的抗“疫”英雄进课堂等等。
3.3 在校园环境中营造传统医德文化 校园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有助于医学生的医德素质的内化,形成稳定的医德品质[12]。因此,学校中“大医精诚”的文化氛围,对于传统医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要注重校园环境中传统医德元素的宣传导向。首先,在适当位置设立富有传统医德教育意义的人物雕像、文化长廊等。如设立张仲景、李时珍、岐伯论道等雕塑,以及地方医学流派的文化长廊,记载高尚医德的医林故事等。其次,在各类墙廊窗口定期宣传传统医德文化,以及当代优秀的医德典型。如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最美逆行人”的宣传,都闪现着传统医德的光辉,触动着每一个路人的医学情感。第二、通过各类校园活动,结合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来加强传统医德的人文建设。学校可联合二级学院、各部门和学生社团,定期开展“大医精诚”系列主题活动,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如邀请名师作专题报告、组织学生开展征文比赛、送医下乡进社区等活动。图书馆可举办传统医德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如主题书展、读书沙龙、名师讲座等。通过各类校园活动,营造崇尚“大医精诚”传统医德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激发强烈的医德情感。
3.4 在医疗实践中体悟传统医德精神 医疗实践是医务人员将基础医学知识逐渐转化为医疗服务技能,将医德内容与规范转化为医务人员自觉实践行动的过程[13],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教育包括医学专业教育阶段的实践课程、毕业之前的临床实习,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环节,这些都是落实“大医精诚”传统医德的第一线,对于医学生的传统医德精神的培养都至关重要。第一、要将“大医精诚”传统医德规范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注重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第二、临床带教老师要发挥好“大医精诚”的模范作用。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医风范。第三、加强医院管理,营造“大医精诚”的良好氛围。开展各类医生、医学生和患者广泛参与的活动,践行传统医德精神。3.5 在考核评价中优化传统医德教育 “大医精诚”医德的考核评价[14],是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积极科学的评价方案,能够促进学校不断改进医德教育的成效和提升教育质量,从而起到正反馈的作用。构建评价机制是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评价方案应当由学校、学院、医院共同制定,由学生、教师、专家、教学管理人作为评价主体参与实施。第二、在评价指标和权重方面,应包括“大医精诚”的各个内涵要素,并进行细化。评价应涉及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并且切实考虑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提高评价的科学性。第三、评价的主体应当突出学生,因传统医德育人体系建设的成效在学生,要以其获得感为检验标准。第四、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可以结合校园舆论、内心信念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学人员评价以及调查研究等方式开展,科学发挥评价在医德育人中的作用。
图1 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构建图
在体系构建中,组织建设是保障,课程教学是主体,校园文化是辅助,实践体悟是内化,评价促进是提升(如图1)。通过以上五个方面,形成“五位一体”的全过程、全方位联动,多主体共同参与的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
4 小结
“大医精诚论”思想内涵丰富、深邃,是中华传统医德极其凝练的表达,于当今社会更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从组织建设、课程教学、校园文化、实践体悟和评价促进等五个方面进行科学布局,构建基于大医精诚论的新时代中华传统医德育人体系,对于弘扬抗疫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德才兼备、具有仁爱之心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各医学院校应当抢抓历史机遇,承担好医学人才的新内涵培养,不断加快发展祖国的医学教育事业。
“医学教育,德育为先。这既是高等教育的共性要求,也是医学教育的特殊要求。”[15]2020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20〕34号)中指出要“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加强救死扶伤的道术、心中有爱的仁术、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方法科学的艺术的教育,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人民健康守护者”[16],这正是“大医精诚论”在新时代的优良传承,也是由衷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