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传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05-24陈剑
陈 剑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发展中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结构快速调整,制造业的产业分工格局加快重塑。“十四五”规划中,我国经济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传统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浙江温州作为我国民营经济的发源地,传统制造业对温州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制造业无疑是温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器、强市之基、富民之源。当前,温州传统制造业规模大、比重高、技术成熟,是温州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发展格局构建的窗口期,制造业已经成为新一轮博弈的“竞技场”,大变局、大变革中的困难与机遇同在、挑战与希望并存,战胜挑战就是新机遇,克服困难就能再上新台阶。
一、传统制造业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质量发展”一词被正式提出,并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研究的主题。但由于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学者们对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界定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结合中国实际理解,经济高质量发展就是以高效率高效益的生产方式为全社会持续而公平提供高质量产出的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2019)。任保平(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是在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在经济总量增长基础上区域经济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周振华(2018)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企业生产函数的质变,关键在于提高全要素的生产率。赵剑波、史丹(2019)认为产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表现在结构优化、创新驱动、效益提升,企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是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质量可靠、技术创新和品牌效益高等。另外,还有一些学者基于市场主体、区域经济转型视角阐述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显然,高质量发展都强调通过创新实现效益的提升。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工业体系和产业结构的有机构成部分,是新兴产业的孵化基础。由于温州受新冠疫情在浙江省内最为严重,复工复产较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企业很难经得起这类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另外,温州传统制造业多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不足,这次疫情延续时间较长,有些行业产业链遭受致命打击,企业停工停产甚至倒闭。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改变传统制造业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加大技改力度、提升智能化水平、主动拥抱科技革命才是温州传统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温州传统制造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温州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和协调性得到增强,新兴动能日益壮大,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温州改革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得温州经济社会的一季度增速跌至历年新低。传统制造业在疫情冲击下,更深层次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今后几年将是温州传统制造业利用新发展格局窗口期,实现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扎实推进温州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有必要检视温州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壮大
2016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49.76亿元,201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11亿元,年均增长8%以上。四年间,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平稳较快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规上工业增速(见下表1)。例如著名品牌森马和巴拉巴拉,年均销售额超过百亿,巴拉巴拉的市场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曾位居全国童装行业第一;乐清电气产业成为温台地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威马新能源汽车在温州落地投产,众多汽车零部件厂商,如铭博、雅虎等成为其供货商,威马汽车在2019年交付16876 辆,排名新能源车企第二。此外,鹿城鞋业产量达到全国的25%左右,永嘉教玩具产量达到全国的60%以上。
表1 2015—2019年温州市(规模以上)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二)产业结构优化
“十三五”初期,温州市传统制造业企业面临规模比重大、技术低端化、产品同质化、竞争力不强、产能过剩等发展困境。据统计,2016年温州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6.1%,比全省平均水平还低10%,年末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的亏损面达到8.0%。当时,鞋业、化工、印刷、合成革等行业平均产能发挥程度仅70%左右。随着《中国制造2025 温州行动纲要》的公布实施,温州市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进入新阶段,打造高质量、高效益的制造业成为迈向“温州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温州市相继发布多部文件推动淘汰落后产能、升级落后设备、整合同质企业、整治低效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腾笼换鸟”先进市,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例如整合平阳水头镇的皮革制造业,将1000 余家小作坊重组为8家大型企业。仅2019年,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2个,数量上居全省第一,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正泰电器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三)创新发展加速
在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传统制造企业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加大创新投入是必选项。2016年,R&D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为1.5%左右,居全省第8 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高;缺乏具备创新能力的大企业、大集团;高素质技能人才不足,每万人人才资源数排名全省第11 位。科技创新在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中作用有限。“十三五”初期,温州经济社会处于调结构、转方式、稳增长、强创新的增速换挡期,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对区域产业带动效应有限。在传统产业增长动力不足情况下,温州市持续推进新动能培育,尤其是对传统制造业的改造升级。《温州市智能制造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温州市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实施方案(2017—2020年)》《温州市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19年工作要点》等政策相继出台。2020年末,温州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水平指数为105.3,居全省第二位。五大传统产业形成明显的品牌优势,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如温州黎东眼镜有限公司每年的技改资金达到500万元以上,近几年获得40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三、温州传统制造业面临的问题
过去五年,温州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受益于新动能培育、产业结构提升和营商环境优化等因素,五大传统制造业总体上发展较快,产业低端化、同质化和竞争力不强的局面有所改善。但企业分化发展日益严峻。在疫情影响下,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传统支柱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凸显,企业生产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一)产业层次“低端锁定”
来料加工、进料加工或者品牌代工(OEM)是温州传统制造业兴起、繁荣的重要原因,如眼镜产业、轻纺产业等都形成了技术成熟、规模较大的代工工厂。温州五大传统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基本超过40%,但绝大多数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环节。而随着消费市场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由于缺乏高端项目、龙头企业的市场引领以及自身研发、营销能力不足,形成产品低质低价竞争,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短期内与市场消费需求“错位”,呈现“低端锁定”态势。例如瓯海眼镜产业,产品质量并不逊色名牌产品,但缺乏品牌运营能力,无法形成较高的附加值,大多数企业仍停留在代工、贴牌的生产模式。另一方面,近年来温州第二产业比重降低,制造业比重明显偏低,投资结构不合理。2016-2018年,温州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均超过10%,这三年里工业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技改投资增速徘徊在10%左右。传统制造业缺少转型升级的源动力。
(二)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由于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产品低价竞争,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成本控制能力较弱,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见下表2)。近年来,“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普遍持续上涨,而且大众消费倾向个性化、市场需求呈现小量化、产品内销市场明显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又受到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外贸订单前景不明,企业在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都面临利润下降的情况。例如中国鞋都,近几年劳动力成本增速超出中西部鞋业基地10%左右,而一双鞋的原材料成本就已经占总成本的60%以上。
表2 温州市2016—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
(三)创新能力不足
科研能力不足是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瓶颈。据统计,虽然温州经济总量居全省第三位,但R&D 经费支出比例偏低。2017年,温州市R&D 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和每万名就业人员中R&D 人员数三项指标均居全省第8 位;2018年,全市R&D 经费支出占比达到2.2%,仍然低于全省的2.52%的平均水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甚至排名在(全省)第5 位之后。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历史原因,造成先天不足。传统制造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绝大多数企业主要从事低端、重复的生产加工环节,单纯追求数量上的高产,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不高,由此导致了企业在创新能力上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即使企业愿意创新产品,也多是倾向于对产品外观和产品附加功能的改造,高昂且持续的研发资金投入,可能不会对投入产出效率有明显改善,这使得大多数企业“有心无力”。例如永嘉县阀门产业,虽然在2014年就建立了温州系统流程装备科学研究院,拥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国家阀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与华为在智能泵阀领域成立了联合创新实验室,但直到2019年,大多数产品仍旧处于价值链附加值的中低端环节,缺乏高端领域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依赖引进。
(四)要素供给不足
制度要素供给。一方面,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安排不健全。传统制造业发展较早、生产方式简单,相关产业发展计划、政策引导和法律制订并不完善,在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阶段,便导致了产权意识淡薄、行业发展不规范等问题。例如当一双新款式的鞋在市场上畅销,“同行”能较快的仿制出相同甚至一样的款式。据统计,2018年原、被告均为温州区域主体的知识产权案件中,制造业(制假售假的)占此类案件的70%以上。另一方面,所有制歧视。传统观念认为民营企业家都有“原罪”,“玻璃门”“弹簧门”等现象依然存在,民营资本准入壁垒较高。另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根据2019年上半年的监测样本,温州市在企业开办方面较省内其他地市,排名还比较靠后(见下表3)。最后,税费偏高。例如土地使用税方面,一平方米达到8元以上,这对于用地需求较大或想要扩大生产规模的企业是一项较高的成本。近几年企业在税收方面获得不少优惠,但其他名义的收费又架空了税收优惠政策,如高昂的物业管理费。
表3 企业开办情况:温州与杭宁衢对比
生产要素供给。首先是资本要素。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银行对风险的天然“厌恶”倾向,据部分小微企业反应,近年来温州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虽然保持正增长,但贷款占比平均维持在40%左右,这与温州发达的民营经济规模并不对称,而且银行在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时,贷款附加条件增多、利率上浮较高、抵押融资渠道收窄。其次是土地要素。一方面,受自然因素影响,工业用地供给数量较少。据统计,2012—2018年工业供地占总供地数量不到15%,远低于30%的发展目标。用地不足直接导致大量的优质项目流失。另一方面,外来人口较多,助推了房地产业的投资和土地价格的上涨。此外,市场上还存在囤地圈地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用地难”问题。
(五)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就业是民生之本,良好的就业环境是打造人才洼地的必要条件。在受访的企业家中,90%以上都认为人才对企业发展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由于传统制造业工艺流程相对简单;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思想并不强烈;在家族式的企业架构中,家庭成员占据了企业的管理、财务、战略企划等重要岗位。上述三个方面使得传统制造企业阻碍了专业技术人才的流入。此外,在人才培养方面。与杭州、宁波相比,全日制在校大学生数量上,杭州约49 万、宁波约17万,温州尚不足10万;在校高职生数量上,杭州约13 万、宁波约6 万,温州不足4 万,且每年都有不少高端技术人才、优秀教师离开温州;温州高校毕业生留温比例不足40%,温籍大学生外出创业、就业比例约35%左右。
四、政策建议
只有落后的产品,没有落后的产业。“后去产能”阶段的温州传统制造业既有“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也存在“稳中有忧”的发展顾虑;既有市场优势、品牌优势、“温州人经济”优势,也存在新动能培育不足、企业效益不高、人才缺口严重等明显短板。新冠疫情使温州传统制造业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露。危中有机,疫情冲击也带来了产业链、供应链修复和调整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会窗口。
(一)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布局
温州第一代民营企业家在创业初期以敢为人先、勤劳坚忍的精神把握住了第一波“致富浪潮”。现在民营企业发展进入转型期,面临市场消费需求的深刻变革,又由于传统产业技术相对简单、企业自身综合实力不足,无法独立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所以,传统制造业企业需要与行业的龙头企业加强技术、信息、知识、资金等方面的协同与合作,既保证了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又为企业转型提供导向和智力支持、物质基础。温州在世界上拥有“中国鞋都”“中国教玩具之都”“中国泵阀之乡”等近50 张国字号名片,产业链比较完整,产业集群规模较大,具有较好的品牌优势。发挥品牌优势,要聚焦实力强、潜力大、辐射强的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小企业整合或培育本土企业等方式发展行业一流企业,推动大企业、大项目落地投产,推进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强化供应链的市场控制能力,“以小促大”厚植发展根基,“以大带小”促进转型升级,实现区域产业层次提升。
(二)聚焦企业效益,增强发展后劲
市场经济中企业经营的直接目标就是利润,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最优目标。新时代大众的消费习惯已经转向高质量、个性化、品质化、精致化的产品。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也反作用于生产,对于传统制造业而言,提高企业智能化程度,推进“机器换人”步伐,促进产学研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新营销模式,打造核心竞争力,才是本轮战略机会窗口需要重点聚焦的问题,也是在下一轮区域经济“腾飞”中抢占创新高地的必要措施。在生产环节,主要是增加科研投入,创新传统技术。以乐清电气产业为例,当前产品类型主要集中在低压电器,以第一代、第二代和改良的第二代为主流,推动产品向第三、四代转型,向中、高压领域深入发展,形成低、中、高压各类产业协调发展,企业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销售环节,多数民营企业家一致认为“互联网+产品”的模式是企业创新销售环节的主要选择。传统的营销模式已不适应企业对利润的要求,民营企业需要通过网络推广产品,扩大目标客户群体,省略中间流通环节,提升企业效益。
(三)加快平台建设,完善配套设施
“低小散”的产业结构一直是温州民营企业发展动力不足、规模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而块状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既能增强企业自身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发展能力,也能成为区域经济的一张“名片”。2013年至2019年温州启动了两轮小微园建设三年计划,目前温州共规划了140多个小微工业园,投入运营80多个,入驻企业3000多家,累计产值超过130亿元,基本覆盖了温州市所有传统制造产业。小微园的使用促进了产业集聚、土地集约利用、公共服务集中办理,同时也有利于对环境污染进行集中处理,推动公共服务的完善和信息共享。如温州万阳集团开发的平阳万洋众创城。但当前小微园存在管理不规范、场地转租、公共服务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小微园的管理制度设计。以高标准守住“入园关”;强化“亩均论英雄”的改革导向;引入第三方管理机构,强化园区专业化治理,促进传统制造业走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模式。
(四)推动要素供给,优化营商环境
基于上文对温州经济社会中要素供给不足的分析,首先,应加强制度要素供给。正视民营经济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积极作用,温州市在建设“两个健康”先行区过程中,要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在保证经济安全稳定的情况下,降低民营企业投资限制;鼓励规范发展民间金融和民营银行;搭建政企沟通互动平台,发展“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降低对民营企业的税费征收,推动减负降费真正惠及广大中小微企业,降低企业成本负担。第二,完善法律保障,保障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安全和合法的财产安全,同时,加大知识产权立法和保护力度。建设知识产权产业联盟,对企业创新给予资金支持和智力支持,以产业联盟来约束企业“模仿”行为。第三,融资支持。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降低民营中小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和门槛;发展规范化、标准化的民间金融市场,建设民间金融信用体系;强化对民间金融的监管与引导,引导民间金融弥补正规金融的不足。第四,合理规划工业建设用地。严厉打击场地转租行为、囤地圈地等非法牟利行为,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推进土地集约化利用。
(五)降低人才门槛,增强幸福感受
幸福也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发展的注重目标。温州作为外来人口较多的地区,只有增强外来创业、就业人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更好的留住人才,打造人才聚集高地。首先,从待遇入手,设立人才引进和创业扶持基金,建设人才公寓,简化申领门槛,为外来高素质就业人员提供更长时间、更多形式的生活补贴,如房租费、水电费等;对有重要贡献的人才提供多种奖励方案;对外来就业人员的家属,提供更多贴心服务,如方便其子女入学,为其家属提供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落户。其次,积极对接各地高校,吸引大学生来(留)温实习、就业、创业。对于应届毕业生来(留)温就业、创业,提供求职创业补贴、购买保险、提供医疗报销等;为高素质人才提供买房优惠政策。最后,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一方面,高校向企业推荐优秀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另一方面,以政府部分资助的形式,由企业向高校推荐培养人才,推动企业技术职工的深造。从招才引才、提升本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新人才和幸福安居等方面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