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

2021-05-24李亦农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研判情报犯罪

李亦农

(山东警察学院侦查系,山东 济南 250014)

信息化社会中,信息的分布、传递与应用已成为直接影响个体、群体以至全局行为的基本要素。随着公安工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统侦查工作的组织结构、思维方式和运行模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情报主导侦查已成为信息时代侦查部门打击刑事犯罪的新思维、新战略。侦查人员与犯罪的较量则更多地体现在对现代科技手段和情报的掌握和运用上。这一切,都以对犯罪情报进行准确、有效的分析研判为前提。因此,开展情报理论研究,建立合理、高效的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已成为当前侦查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内涵

犯罪情报的分析研判是将大量零散的与犯罪有关的信息加以集中、比较和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新信息的过程。[1]

“机制”一词最早源于希腊文,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动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生物学和医学在研究一种生物的功能(如光合作用或肌肉收缩)时,常说分析它的“机制”,用以表示有机体内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各器官之间相互联系、作用和调节的方式。《现代汉语词典》将“机制”定义为:泛指一个系统中,各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多用于自然科学,指机械和机能的互相作用、过程、功能等等。后来,人们将 “机制”一词引入社会科学的研究,用以表示一定社会组织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关系及其功能,可以将其理解为机构和制度——即制度加方法或者制度化了的方法。科学合理的“机制”能够确保工作系统在运作时如同物质运动那样按照客观规律有序地进行,只要物质条件具备,设计科学合理,就会产生预期的成效,其过程和结果均是客观的,其实现过程与方式则是自发的。

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正常的生物机体(如人体)就具有这种机制和能力。机制的建立,一靠体制,二靠制度。这里所谓的体制,主要是指组织职能和岗位责权之间的调整与配置。所谓制度,广义上讲包括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及任何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也可以说,通过与之相应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或变革),机制在实践中才能得到体现。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是技术、机构、人员和制度四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其中,高效运行的网络平台是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技术基础;专门的综合分析研判部门是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组织保证;专业化的情报分析队伍是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人员要素;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是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制度保障。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建设、组织设计、人员培训、制度安排以及其他管理活动来实现持续的动力与约束机制,充分发挥各要素的作用, 保证信息资源的最佳配置与利用,形成良性发展的有机工作系统。因此,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应是以情报需求为驱动,以技术、机构、人员和制度为要素的相互关联和作用的有机工作系统。

二、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工作原理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状态及其规律特点的反映。它以客观存在为载体,具体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该事物的规律特点,因而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其运动过程可以用通讯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建立的信息系统模型表示如下:(1)这是一个从通讯角度建立的一般信息系统模型。在该模型中,译码器所起的作用是将信号与干扰噪声分离检出,并将信号变换为情报的装置或系统。即可将其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分析研判工作。该分析研判工作的过程与结果,可用20世纪70年代初的英国情报学家B.C.布鲁克斯(Bertram Claude Brookes,1910-1991)描述情报作用与知识结构的基本方程式加以表示:K〔S〕+△I=K〔S十△S〕,式中K〔S〕,K〔S+△S〕分别表示吸收情报前后知识系统的状态;△I表示该知识系统吸收的情报。对该方程的一般解释是:知识结构K〔S〕,由于吸收了情报△I,增长为K〔S+△S〕,新的知识增加是由于吸收情报的结果。“情报就是使人原有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的那一部分知识”。即对于情报系统而言,情报增长的过程实质上是情报系统由无序走向有序或从一种有序结构演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

图1 申农信息系统模型

情报系统是一个不断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作为其子系统,情报分析研判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系统,情报对该系统来说,是作为负熵流输入而起作用的。[2]这种负熵流的输入,促使情报研究者的信息系统表现为耗散结构,即不断从无序到有序,或从一种有序结构演变成另一种更完善的有序结构。情报分析研判之所以能够发挥情报功能,为用户服务,关键在于对情报进行了整序。游离态的“情报”一旦实现了有序的重组,就意味着新的情报的产生。据此可认为,犯罪情报分析研判的工作机理是:犯罪情报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该系统内部随时随地出现熵(2)所谓熵,是非平衡态热力学中的一个概念,也被用于系统论中,是分子无序的量度,其数值高低表明系统的有序或混乱程度。增大的趋势。犯罪情报分析研判的过程,是向犯罪情报系统不断注入负熵流,不断克服、抵消系统内部的熵增大,使情报系统的总熵减小,变无序为有序,最终形成满足侦查工作随机需要的有序的结构。犯罪情报分析研判的工作机理也可以用熵与信息量的概念加以描述。即:

H(X,Y)+I(X,p)=logN

其中,H为系统的平均情报熵,I为系统的情报量,N为系统的状态数。上式表明,对情报系统的某一确定状态,H与I之和为一常数,H越大(越混乱无序),I越小(信息越少),功能越低。

犯罪情报体系是一个开放、复杂的信息系统,其高效运转与有序推进,亟需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保障。就目前犯罪情报分析研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看,归根到底,是由工作机制的缺陷引起的。由于缺乏合理的机制的引导、制约和激励,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工作的随意性、被动性、不准确性等问题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建构的。从理论层面看,一旦形成良好的机制, 犯罪情报的分析研判工作便可形成为一个不需要管理者干预的自适应系统,能够自发地驱动和制约各类行为主体的行动,实现信息资源的最优配置。因此,在犯罪情报的分析研判工作中,应该把分析研判机制的建设作为重点来抓,这有助于提高犯罪情报的分析研判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并减少随意性,有效地促进侦查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技术、机构、人员和制度四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与综合保障有序实现。为此,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要遵循服务实战、网络化、信息共享和互动的原则。在上述原则指导下,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可以通过技术、机构、人员和制度四个方面的综合建设加以实现。

(一)建立高效运行的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是公安工作信息化的产物,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其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依托一个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公安信息网络,整合和盘活信息资源并形成有价值的情报,构建高效运行的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是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技术保障。

由于犯罪情报分析研判网络平台是建立在“金盾工程”基础上的高级综合分析研判与应用平台。因此,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金盾工程”为基础,以各警种的专业网络为支持,整合和盘活各种信息资源,形成一个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信息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公安信息网资源多、信息量大和检索查询便捷的优势,将所有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地录入系统,运用多种理论与实战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金盾工程”相应信息库中大量数据的分析,明确相关情报需求并加以研判,然后通过“犯罪情报研判及应用门户”将分析研判结果传达到各部门,实现对上服务与对下指导的结合。同时利用数据聚类和关联技术,将各级公安部门的情报组织起来,通过高效的串并和比对手段,将跨时间和空间的情报串联在一起,实现精确打击和社会治安的有效防控。[3]根据上述指导思想,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的结构可如下图所示:

图2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4]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的运行过程是:通过金盾工程各种数据库,收集和存贮来源于各种情报系统的原始数据,为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提供数据支持,在此基础上,对满足预设条件的情报的有效性和可信度进行价值判断并对已经分析研判的数据进行抽取和转换,再根据需要进行分类排序、关联分析、聚类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处理,最终对得到的分析结果加以应用并进行评估。其运行过程见图3:

图3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的运行过程[5]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的运行,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提供案(事)件统计分析、趋势分析、案件预测、当日实时警情通报等。

2.通过对犯罪行为分析,发现犯罪的规律、趋势,了解不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例如,何种状态会诱发何种犯罪行为,及时提出区域性打击重点和全局性防范措施,预防和制止突发事件。

3.分析预测辖区基本情况。对辖区内的重点地区和重点人员加以重点防范,同时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4.以每日、月、季度、年的专题分析为载体,综合分析研判刑事犯罪形势。

5.提供综合分析研判结果。

6.提供研判成果发布及管理工作平台。(3)研判成果的发布,一是综合发布警情、案情。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平台自动获取每日接处警情况、每日报立治安、刑事案件情况、每日高危人群情况等,对发(破)案件情况、发案规律、嫌疑人员、高危地区、高危人群、侵害对象、发案处所等各类对象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各类统计图表,并将一些主要内容关联到编辑表中进行编辑,方便侦查人员查阅。二是提供查询、比对、统计、分析、研究、自动串并案等功能,对各类警务信息加以归纳、整理,从而掌握倾向性、苗头性的犯罪活动及规律特点,生成综合性、预警性信息。三是综合发布研判信息。主要是为侦查人员提供信息交流平台,也是面向各警种服务的窗口。包括串并案件分析、智能分析结果、新发案件特性分析等。用于发布各类研判成果,对研判成果应用效能进行跟踪管理、网上考核等。

(二)建立专门的分析研判部门

专门的分析研判部门是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组织保障。打破部门间的情报壁垒,综合处理来自不同渠道的情报是保证分析研判结果发挥最大效益的重要前提。

在传统侦查工作中,各项业务工作占据着主导地位,情报则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情报分析则以事后补充为主要功能。这种状况导致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工作只能是分散地渗透在具体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 情报综合分析研判机构不仅没有走向实体化、专业化,而且经常被其他机构或临时性部门所取代。因此,在传统侦查模式下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构。它只是依附于某个业务部门,只负责本部门的简单的、线性的并且是低层次的情报的搜集、整理、传递和应用,是一种分散式的情报分析研判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极易导致情报分析依据缺乏、分析层次偏低、分析结果粗糙、传递速度缓慢以及应用效率的低下,无法适应当前侦查工作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依托一个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互联互通、高度共享的网络平台,设立专门的综合分析研判部门,打破部门间的情报壁垒,使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工作能够以此为依托,统一情报分析研判的标准和流程, 综合处理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开展即时性、阶段性和预测性的情报分析工作,为制定全局性、专项性、区域性的侦查对策和方案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和建议,并使情报分析研判的结果能够在本系统内横向和纵向传递,更好地服务于侦查工作。专门的分析研判部门结构见图4:

图4 专门的分析研判部门结构

(三)建立专业化的犯罪情报分析研判队伍

专业化的情报分析队伍是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人员保障,因此必须建立专业化的情报分析队伍。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是对相关信息和基础数据进行收集、筛选、整理、分析、加工,从而为业务部门提供信息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参考的过程。这就要求情报分析队伍必须是一支由整体素质高、科技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其成员必须具有强烈的情报意识和丰富的侦查实践经验,系统掌握情报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分析方法,能熟练运用以计算机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有较高的逻辑推理和文字综合能力,在情报收集与深层次研究、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各种信息准确、有效地分析判断刑事犯罪活动的动向,使情报分析研判具有较强的方向性、时效性,在侦查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5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人员素质

图6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流程

(四)制定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

规范化的研判工作程序与方法是在犯罪情报分析研判过程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的规程或行为准则,通常以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为形式,主要涉及人事管理、业务考核与奖惩、安全保密、教育培训、情报录入规范和情报代码标准体系等。[6]它是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建设的制度保障。只有制定规范化的分析研判流程,建立准确高效、简便易行的分析研判方法体系,才能确保有效整合、激活和利用各类情报资源,充分发挥情报的预警和引导作用。

1.犯罪情报分析研判工作程序(见图6)。

2.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方法。犯罪情报的分析研判主要以各种侦查活动的结果、犯罪现场的痕迹与物品等为主要依据。从侦查实践出发,可以侦查思维的不同层次为框架,将情报分析研判的方法划分为经验分析方法、实证方法和信息分析法三种方法,并以此构建情报分析研判的方法体系。[7]

四、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运行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的运行是将情报分析研判结果用于解决侦查实际问题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针对侦查工作的规律特点以及社会治安和违法犯罪活动的发展变化趋势,如犯罪的高危人群和高危区域、治安乱点、犯罪特点与趋势等发出预警通报,及时向有关警种和部门提出巡逻、守候、重点防范的对策建议,并主动查找打、防、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把犯罪情报分析研判的成果及时转变为决策,并把决策转变为基层勤务,为现实工作服务。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运行的过程是(见图7):

1.收集报送。依托公安信息网,对工作中获取的信息,按照情报收集报送标准,由犯罪情报分析研判中心进行汇总、筛选、分类。然后再根据情报的利用价值汇总、分析、整理后报上一级情报中心。

2.分析研判。在已掌握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纵横两个方面的分析研判。在横向上,对特定时期集中积累的大量特定主题的信息进行综合研判,提出该主题所反映情况的规律性、动向性、深层次的内容;在纵向上,注重从单一的事件或情况的发展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提出具有前瞻性、预警性、深层次的分析研判结果,并及时将其纳入侦查工作,为侦查决策服务。

3.实战应用。及时对发布的预警信息执行情况和实战应用成果进行跟踪收集,对成功案例进行汇总整理,并将上述分析研判成果及时应用于侦查决策和案件侦破工作。

4.评估反馈。按照制定的信息采用标准和质量评估办法,对相关信息进行实时评估、筛选、采编、上报,对符合采用发布标准的研判成果分类发布或纳入实战应用过程。

5.考核奖惩。将分析研判工作纳入考核和管理体系,进行专项考核与奖励。

6.情报共享。建立情报工作例会制度和重大情报研判工作会商制度。定期召开例会,通报情报工作情况、发布情报需求,多级互通联动,提高工作实效。同时,对于在工作中掌握的重大和紧急动态信息、涉及社会稳定和刑事治安重大趋势变化的敏感、重要情报进行多方会商和分析研判,提高犯罪情报分析研判的质量和效率。

图7 犯罪情报分析研判机制运行过程

猜你喜欢

研判情报犯罪
情报
情报
公园里的犯罪
情报
徐州市超前研判 做好春节安全防范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Televisions
环境犯罪的崛起
基于CRF文本挖掘的事故研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