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方法研究
2021-05-24段雯雯
段 雯 雯
(石家庄市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1 概述
河北省传统村落整体上以太行山传统历史文化大环境为背景,呈现区域性连片布局,其中西部的传统村落群即石家庄西部山区的传统村落群[1]。井陉县为石家庄地区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区域,有着首个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片区,吕家村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 吕家村概况
2.1 吕家村的村庄特色
吕家村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晋冀交界处,距县城35 km,是一个四面环山,村前有水的沟口岸村,生态环境优越。村子以古建筑群为中心,房屋按时代顺序向四周扩展,村内现保存着完整的古建筑群,大多以明清老院为主,共有116处,最具代表风格的日月楼院、福寿院、三滴水院等12处,均以石头建成(见图1)。
2.2 吕家村的特色文化
按照村庄发展史可以分以下三个阶段:
1)传统文化阶段。
从明永乐年间建村,村民就生活在古老的砌石建筑中,延续着几百年来的生活场景和历史风貌。村落布局与村民生产生活的需求相结合,依山就势、筑宅建院、随坡开田,展现着山区劳动人民充分发挥自然地理潜力和生态环境条件的智慧。
2)红色文化阶段。
从五四运动开始进入红色文化时期,“长生口战役指挥部”“邓小平故居”以及“革命烈士纪念碑”都展现着当年村子的革命历史和印记。
3)新时代文化阶段。
当代是习近平新时代文化阶段,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的指导下,村领导班子致力于带领全村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充分发挥古村的民居特色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开展休闲乡村旅游,提升了全体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风貌。
3 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方法
笔者自2012年夏季开始接触吕家村相关的规划工作,专业引导县、镇政府和村集体投入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村庄历史建筑保护和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实际跟踪了村庄从落后、粗放的生活模式到如今生活便利,村容可人的变化。经过近10年的努力,吕家村荣获多个重量级荣誉称号,包括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首批国家森林乡村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该村人居环境提升不止造福了本村居民,改善民生,还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笔者梳理多年工作经验,将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方法做了总结。
3.1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3.1.1日常供水方面
吕家村所处区域存在打井不能出水的问题,只有在溶洞、溶隙、溶孔的位置打井才能出水,水资源稀缺,用水不便。21世纪前,村民在各自院内挖建井、窖、池等蓄水设施汇引降雨,每家用小水泵和塑料管配合使用解决吃水问题。2017年,经村民集资、扶贫办和民政局投资吕家村打了两口井,2018年建设了一座高位水塔,2020年新建了一处加压泵站。目前,吕家村已实现家家通自来水,且24 h不间断供水,集中供水率达到100%。
3.1.2生活污水治理方面
多年来,吕家村内没有污水处理设施,仅村口北侧3户~4户门前敷设排水管道,主要收集洗衣服、洗菜的污水。该管道管径较小、容易淤堵、且不能清淤,直接排入村东冲沟。其他生活污水泼洒院落、街道或种花、种菜。2017年吕家村修建了污水管道,2018年建设了污水处理站。部分洗菜、洗衣服水用于种花、种菜;富余部分的洗菜、洗衣服污水以及冲厕所的污水由污水管道收集排入污水站处理。村北空地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30 t/d,出水排入甘草沟。污水管道的敷设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解决了村内70%左右的生活污水问题,大大改善了村内环境。
3.1.3厕所革命
因村内水资源短缺,历来吕家村均使用旱厕,厕所进口修建在户外的街道上。虽然其造型与房屋保持一致,但因为没有冲水设备和能分解处理粪尿的设备,环境很差。在自来水充足,特别是污水管道敷设后,吕家村具备了改建水冲厕所的基本条件,村内真正实现了厕所革命,现今80%的住户已基本完成旱厕改造,直接连接污水管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另外在公共区域设置水冲式公共厕所6座,满足了村民和游客的日常需求。
3.2 村容村貌提升
遵循专业的保护规划,吕家村在保持村庄原有的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的前提下,把村庄的石头文化融入新建建筑、休闲空间和场地铺装,与原有风貌协调统一,诗意闲适,质朴亲切。平实古拙的石窑合院式民居,坚实古朴的古石器,石碾、石磨、石子路、石桥,众多的石头民居、石头墙、石雕等无不展示着石头文化的风采。
3.2.1建筑修复方面
吕家村众多的建筑和院落历史悠久,历史底蕴深厚,但由于年久失修,缺乏保护,部分建筑和院落破损严重,甚至坍塌。在古村保护规划的指导下,村内集中对包括三滴水院和家谱院在内的14处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进行了修复。按照原有特征、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复,修旧如故,保持了建筑的原有风貌,保持了院落中生活、生产活动的原真性。
3.2.2街巷整治方面
村庄建筑布局自由,各户主要联系通道为南北向的石头街巷,污水管道铺设后,2017年古村核心区的主要街巷重新铺设了石块,就地取材,保持了古街巷的原有风貌。石街石巷蜿蜒迂回,纵横交错,从聚落到街巷空间再到建筑单体都保留了原有的尺度。
3.2.3路面铺地整改
村庄入口原有大面积的水泥硬化路面,严重破坏村庄的历史风貌。2017年,以石块重新铺就,修补破损或石块突出的路面,并对未硬化的路面进行碎石硬化。村庄主入口的迎宾路中部间隔性铺放磨盘,结合碎石铺地体现村庄的劳作记忆和石头文化;河边护栏以村内常见的石碾结合铁链的形式,展现质朴、粗犷的山乡风情。
3.2.4公共活动空间改造
1)文化广场。以石板和石块铺就台阶和铺地,修建石头景墙,以磨盘为底书写“五彩吕家”几个大字,与整个村庄风貌相契合,展现石头文化、农家习俗和吕家村五彩吕家的旅游发展主题。结合附近特别保护起来的古建筑构架,展现村庄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发展方针(见图2)。
2)其他休闲空间。在部分因房屋毁坏或破坏程度较大的街边地段及街角空地上,改建小型休憩空间,配植乡土树种和花卉,营造独具山乡风情的绿化环境,从而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3)沿路装饰石碾、石磨、石槽、石柱等石头器具和木板、荆筐等农具小品,展示乡村特色和石头文化。
3.2.5村庄绿化
吕家村遍布石头,裸露的土地极少。在有限的土地上,采用乡土树种见缝插绿,提升庭院绿化,利用墙壁种植攀援植物,并鼓励村民种植瓜果(见图3)。
3.2.6特色标识与景观小品
路灯、指示牌、门牌等的形式、风格、色彩与吕家村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风貌相统一;沿路装饰石碾、石磨、石槽、石柱等石头器具和木板、荆筐等农具小品,展示乡村特色和石头文化。
4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近三年,吕家村对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集中的建设和改造。游客服务中心、写生基地、多功能活动中心的建设和多处特色民宿的改造,为吕家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到吕家观光体验。
游客接待中心位于村口,集会议、展销、大食堂和文化展示等于一体。同时写生基地进行了改造扩建。整体形象更符合“艺术工作室”的要求。这紧邻的两个建筑与现有村庄聚落肌理相协调,强调地域文化的在地性,最终达成与村庄、山体、溪流的和谐相生(见图4)。
多功能活动中心建设于村委会,与古村大剧场合并建设,附加建设农事体验馆和村委会村史馆,村民进行看戏、读书等活动,也有助于游客全面了解村庄的历史和文化。
吕家村的特色民宿是一大亮点,依托吕家村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石头院落、窑洞及乡村风俗和农耕文化,发展了特色乡村民宿。不改变院落的石头材质和窑洞布局,以石、木、水、绿为基本景观元素,打造小巧怡人,亲切可爱的小型乡居民宿,展现村庄的石头文化和山居风情。
5 结语
吕家村居民生活和村庄风貌发生重大改善的可取经验有两个重点。
1)保护村庄特色。
通过保护和利用村庄石头古民居及石窑,打造乡村特色民宿,结合乡村独有的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的休闲慢生活体验。
2)保护村庄环境。
依靠自然山体资源,形成了春日观花、夏季避暑、秋看红叶、冬日赏雪的四季赏玩周期。
在各方努力下,吕家村的人居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本村村民的民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村庄的建设和旅游开发也蒸蒸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