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
2021-05-24赵向波张岩
赵向波 ,张岩
(1.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疼痛科,河南 洛阳 471000;2.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骨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腰椎管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退行性疾病,多见于老年人,是老年人腰痛的主要原因[1]。腰椎管狭窄多伴有间歇性神经源性跛行和顽固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既往开放式手术损伤较大,术后恢复较慢,不利于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在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借助扩张通道手术,能够降低手术创伤性。本研究分析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5例腰椎管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研究组(56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54~76岁,平均(64.74±4.93)岁;病程18~33个月,平均(25.57±3.22)个月;体质量51~73 kg,平均(61.93±4.87)kg。研究组:男26例,女30例;年龄53~78岁,平均(65.41±5.02)岁;病程17~35个月,平均(26.01±3.30)个月;体质量50~75 kg,平均(62.41±4.94)kg。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①经腰部正侧位X线、腰穿及椎管造影、CT检查、MRI检查确诊为腰椎管狭窄;②合并腰腿痛、间歇性跛行。(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异常;②术前腰椎外伤;③认知功能异常,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开放式常规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俯卧位并悬空腹部;于病变相邻椎体椎间盘后正中行8~12 cm长的切口,显露病变节段上下关节突、棘突、下位椎体椎板;神经根管及椎管降压,松解患侧神经根,摘除椎间盘,将绿豆大小自体骨置入椎间融合器。
1.3.2研究组 行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取俯卧位;由C型臂X线辅助经皮在检测椎弓根置入螺钉,与纵行钛棒连接,连线患侧椎弓根体表投射点行3 cm切口,建立软组织通道并置入通道系统;将冷光源、自由臂固定,显露上下关节突关节,螺钉固定;以咬骨钳将下关节突病变节段去除,对神经根管、椎管进行减压,松解患侧神经根;若双侧发病,则以经穹窿单侧入路进行双侧椎管降压、神经根松解;术中以明胶海绵、双极电凝止血;摘除椎间盘,将绿豆大小自体骨置入椎间融合器。术后常规预防感染。
1.4 观察指标(1)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2)短期随访指标:腰椎功能、疼痛程度。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椎功能,总分50分,分值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程度,总分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剧烈。(3)骨融合率。已融合:侧位椎体伸曲活动度<4°,椎体间可见连续骨小梁。可能融合:侧位椎体伸曲活动度<4°,骨小梁模糊。未融合:侧位椎体伸曲活动度>4°。将已融合、可能融合计入骨融合,并计算骨融合率。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短期随访指标术后3个月,两组ODI评分、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短期随访指标比较分)
2.3 骨融合率术后3个月,研究组已融合41例,可能融合10例,未融合5例,骨融合率为91.07%。对照组已融合34例,可能融合12例,未融合3例,骨融合率为93.88%。两组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椎管狭窄为腰椎椎管、椎间孔、神经根管出现退行性改变,致使纤维结构或骨性异常,神经根及血管受压而产生间歇性跛行、腰痛、腿痛[2]。若未能得到有效干预可造成椎间关节增生,加重神经根管或椎间孔狭窄。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有效术式,但开放式手术创伤较大,存在一定局限性。而常规手术需广泛剥离两侧椎旁肌,术中使用撑开器长时间牵拉,导致椎旁肌发生缺血变形、功能丧失、失神经支配等,降低脊柱稳定性。
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结合扩张通道及椎间盘镜技术,可在直视下进行微创操作,精确松解神经根、椎管降压及椎间融合,有助于降低手术创伤性[3]。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这提示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手术时间短,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手术创伤小。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健侧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可减轻对健侧组织的破坏以维持病变节段的稳定性。该术式可在椎间隙有效降压,精确松解神经根,选择性恢复椎管容积,有助于保持脊柱结构稳定[4-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3个月ODI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可促进腰椎功能恢复,缓解腰腿疼痛症状。两组骨融合率比较无差异,表明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与开放式手术相当。
综上所述,可扩张通道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手术可减轻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手术创伤和疼痛程度,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