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丰村记忆
2021-05-24顾小平
◎顾小平
(江苏苏州215000)
申时行墓
苏州西南郊的新丰村,是横塘街道最南面的行政村,西靠吴山岭,南接吴中越溪街道,紧靠石湖风景区的石湖边上。清末,新丰境内分属1都26、27、28图,民国时期为新郭乡1、2、3保。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为新郭乡的澄湾村、新生村。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时期,分散在石湖边及上方山、吴山、七子山附近的北宅、旺家村、河头、薛家桥、张家桥、王家场、上山、桃花里、庙桥、三家村、周家桥东、周家桥西、前下舟、后下舟14个自然村合并为新丰合作社,寓意获得新的丰收。1958年时更名为新丰大队。合并时新丰村有人口573户1531人,耕地1384亩,其中水田1071亩,旱地312亩,占地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横塘至越溪的公路纵穿境内而过。1958年划归吴县金山公社管辖,更名为新丰大队。1959年8月划归胥江人民公社管辖,1983年恢复“乡”“村”建制,更名为新丰村,村名沿用至今。
新丰村遗迹甚多,有申时行墓、顾野王坟;卢廷瑞的“卢氏山居”在新丰村的澄湾,卢氏山居内有“越溪春水”“柳涧啼鸣”“分水松声”“上方塔影”“石湖秋月”“澄湾古桂”“横山雪霁”“吴岭梅开”八景;张大纯建的“泛月楼”里有永言斋、翠握诸胜,名贤游览,吟咏成帙;还有“金仙寺”“吴中第一泉”“寿圣福禅寺”,古代庄园、山居分布最多的是澄湾里及旧时以遍植桃花得名的桃花里。
新丰村的水来自越来溪、荷花荡、大运河。据石湖社区70多岁的老党员、原油脂厂厂长、家住新丰村的张会祖回忆,七子山顶上还有吴越争霸时留下的烽火台遗迹,每一个烽火台能住十多个兵士,站在烽火台上能看到从东太湖上来的越国兵船,七子山上共有7个烽火台,只要一看到越兵从太湖来了,烽火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往下传,吴军就能迅速地做好战斗准备,迎战越兵。明代“状元宰相”申时行在世时就看中了现新丰村周家桥西边的一片山麓,表示身后一定要葬在深山里,现在当地百姓称这里为申家坡。张会祖小时候常与村里的小伙伴们在申时行墓地玩耍。那时只有申时行的墓前有一块空地,还有石人、石兽等,他们觉得好玩。
申时行生于嘉靖十四年(1535),长洲(今苏州)人申姓富商之子。长洲文化兴盛,名士辈出。申时行自幼天资聪慧,生性好学。在其父严格教育下,顺利通过乡试,并取得进京会试的资格。嘉靖四十一年(1562)申时行名登壬戌科状元。在张居正荐举下,申时行以吏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不久,申时行担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明万历十年(1582)六月,张居正病逝后,张四维出任内阁首辅。次年,张四维老父去世,回家守丧。内阁中就数申时行资格最老。于是,他继任内阁首辅,成了名副其实的“状元宰相”。申时行以“柔性政治家”的姿态,广开言路,那些御史等言官开始活跃起来,纷纷指责张居正执政时遏阻言路。其实申时行是张居正的心腹之一,言官在指责张居正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涉及申时行,申时行表面上宽以待人,但内心却是恨之入骨。时间一长,申时行忍不住了,与言官开始交锋,想方设法贬黜那些攻击张居正的人。
申时行见群臣激愤,担心大祸临头,万历十九年八月,遂上疏辞官,万历皇帝诏准,许他乘驿站的车马回故乡长洲,这一年,他75岁。当地百姓对申时行十分尊敬,都称他为“申阁老”。万历二十四年的时候,他年满80岁,神宗遣使慰问,诏书到了他家门时,他却咽气了,神宗诏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定”。
申家坡的东边是著名的吴越之战时越国攻打吴国而开挖的越来溪,北面是下舟桥,桥南有卢家浜。南宋淳熙年间,卢瑢居住在新丰澄湾一带,淳熙中为宣教郎,充两浙西路提举常平茶盐司干办公事,以才能著名,历迁寺簿致仕。卸任后归故里,在今天吴山下筑“吴中第一林泉”。还有一位卢廷瑞也住在澄湾,元皇庆年间(1312—1313)为临安尹,筑亭馆于吴山下。申家坡的南边现在称为张宅村,原先叫浜里村。有位姓张名二的人,有一身武功,能伏水月余。倭犯松江,张挟利刃泅水凿倭船底,更入贼巢,斩首以献,朝廷授官弗就。
申时行下葬时,要葬到山里,要么走卢家浜,要么走张家村,两个文武官员的后人都不让送葬的人走,主要原因是怕申时行破了他们家的风水。如此这般,申时行的后人只好从东边的越来溪进入卢家浜与张宅村之间的水路,但是这条水路只能走到一半,再往前就是良田,还有不到一公里路程才能到山里。申时行的后人便搭起天桥,从天桥而过,也就是现在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学生公寓附近,天桥搭到了现在的横越路,这样一直到了山里,当时工程之浩大可想而知。现在新丰境内的薛家桥、庙桥、周家桥、下舟桥4座古桥,都是明代装载申时行棺木的船停靠下船之处。
申时行墓门正中为神道碑亭和享堂,立有万历四十三年(1615)的巨碑一块,碑亭两侧享堂都是明代的建筑,为典型的明代高官显宦墓葬。墓道两边列有两根柱子,柱子上是石狮。两边列有石人、石马、石兽,还列有武士、侍臣等石刻。墓背山向东,规模宏大,占地200多亩,封土高出地面10米左右,为青石罗城,前有石砌的三层石阶。如今看到的是石人、石兽、武士等都在20世纪“破四旧”的时候被砸毁头部,推倒在地,所幸墓门、谕祭碑及墓冢保存完整。1957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10月这里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据张会祖介绍,目前申时行的墓不是真正的墓地,在解放初期有专业的盗墓人盗过,盗墓人炸开了一个类似“井”一样的深洞,什么也没发现,真正的申时行墓是在现在墓背后的深山里,具体是什么位置没人知道。
申时行的墓北边不远处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文学家顾野王的墓。顾野王(519—581),南朝梁陈间吴县人。墓冢上有巨石斜倚,相传是块陨石,故当地村民称顾野王墓为“落星坟”。墓前原有“顾公神道”两柱出头石坊,清乾隆和道光时所立墓碑现均已不存。当地俗谚有“宁可赤脚奔,莫踏顾公坟”。1957年,顾野王墓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10月,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申时行墓与顾野王墓两墓相距不远,有遥相呼应之势,虽然是墓地,却也成了一道青山绿水的文化景观。
在申时行墓南边,还葬着一位张大纯。张大纯(1637—1702)是清代长洲(今苏州)人,曾濡管京城为上客,为人宽易平和,胸无城府,自诸生以至服官,不改其素,交谊称善。回到苏州后,看到这里风景独好,山水相依,富有生机,于是在上方山的南山坡其祖坟旁建了“丙舍”,而后又建起 “泛月楼”以赏石湖串月美景。同时会友吟诗,过着吟诗作对、闲人野鹤的生活,与吴江徐崧朝夕过从,曾对徐崧的《百城烟水》重加纂辑补缀完书,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付梓。纂有《姑苏采风类记》。只可惜如今“泛月楼”没有了,欣赏不到石湖串月的美景了。
2005年前后,随着城市建设加快进程,新丰村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也加快了步伐,石湖景区成了旅游开发的重要景点,“吴中第一泉”“卢氏山居”“泛月楼”“金仙寺”“寿圣福禅寺”等古迹都不见了。
但是,今天的人们仍然会在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至十八日聚集到山前的石湖赏月。石湖跨孔九环的行春桥,等满月偏西之时,桥北水面影中,每孔均现一月影。一些经历过旧时庙会的老人说,这个庙会吸引了上海、浙江、无锡、常熟、吴江的香客,石湖岸边摊贩林立,水上游船如织,笙歌喧繁。香客中有一部分是为了来买物品的,还有一部分是为祭祀“三太太”的。石湖庙会源于宋朝,盛于明清,以祭祀“五通神”为中心,加之山上有申时行、金仙寺、寿圣福禅寺、美貌善良的“三太太”等,所以每年的庙会都是盛况空前,千年以来,游客经久不衰。
新丰村地处苏州西南郊,山清水秀。古人云“吴郡山水近治可游者,惟石湖为最”,石湖周边的上方山、吴山及七子山中又有名人墓冢,古桥、古刹名寺,同山脚下遍植的松、竹、枫、梅、桃等,相得益彰。加之后来的乾隆皇帝南巡时曾在上方山麓建起了行宫,范成大、唐寅和文徵明曾在此流连忘返,给新丰村增添无穷的古韵。慕名来此地游览,拍摄电影、电视片,研究探索文化者络绎不绝。新丰村的四周便是石湖公园,这里已经与苏州城连成一片,南边便是苏州大学文正学院。文正学院与山相连,会借着山的文气更加文清气正。历史总是温情的,常常在不经意的地方、不经意的时空,为人类固执留下无数文明的足迹和碎片,溯源其上,它们始终与你我深情对视,供我们仰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