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雕塑到花园—— 江苏省昆山市计家墩村民中心改造记
2021-05-24撰文闫明供图闫明田方方
撰文闫明 供图闫明 田方方
任务:营建特殊村民的公共空间
我们计划对原村部大楼的空间结构进行变换和协调,以让有限的空间可以承载更多的活动。
江苏省昆山市计家墩村是一个美丽富饶的水乡村落。村中的建筑多为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盖起来的,极富时代感。两三条水道穿村而过,四周稻田围合,给这座小村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行走其间,满眼都是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景,令人心旷神怡。
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村中绝大多数村民已迁出,使这里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巢村。两年前,就有人建议要把它改建成一个大工厂。所幸,在众多乡贤的努力争取下,计家墩村最终得以保全,并计划改造成一个休闲乡村。所谓“休闲乡村”,就是供城市人来旅游、体验乡村生活的村庄。它安静、美好,充满农趣、令人放松。而它的“村民”实质上是从上海驾车一小时来这里体验乡村生活的城市人。他们将在这里小住并参加各种活动,做这个村子的“临时村民”。
鸟瞰昆山市计家墩村
建筑入口廊架
我们的任务是改造村口的村委大楼,将它打造成未来“村民”的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但是,业主并未提出很详细的规划和设想,只提供了大致的构想:将它设计成供未来“村民”聚会交流、休闲活动的公共空间。基于此,我们计划对空间结构进行变换和协调,让有限的空间可以承载更多的活动。比如,有的空间会出租给小商户经营酒吧、咖啡馆、商铺和工坊等。
我们同业主一起设计了一系列从大到小、有着差级关系的建筑空间,并尽可能多地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但是,这些公共空间在使用功能上却是不确定的。以至于在建筑落成之后,原来计划打造的经营空间也同时变成了展览和活动空间,承载起了预期之外的功能。
改造后的建筑
建筑南侧庭院
调研:从村委大楼旁的民居中找灵感
计家墩村村委大楼建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座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新式大楼,是整个村子最高大的建筑。大楼拥有双坡层顶,屋脊离地约10米高。它和大部分政府建筑一样,布局紧凑、外观平实。虽然屋顶用了青瓦坡屋顶,但它四四方方的外形与城里的房子并无二样,显然与江南水乡村貌有些格格不入。特别是围楼绕行一周时便会发现,除了光溜溜、直愣愣的高墙,没有一处能让人停留的空间————作为村里唯一的公共建筑,在空间处理上却缺乏公共性。由此,村委大楼只给人留下一种印象:高大威严。
不过,有趣的是,与村委大楼的高大威严不一样,附近的民居却开放得多。沿着小巷往里走,就会发现当地的居民常会在自家房屋的山面和背面屋顶加上出檐,并稍加改造,使其形成一个檐下空间。其中有两处十分精妙的空间改造让人印象格外深刻:一处是屋主不仅在山面加了出檐框以形成檐下空间,甚至还把房子的入口也设到了山面,以更好地回应街道;另一处是屋主将房子背面的墙腾退到金柱位,以形成檐下空间,尽管这个空间并不是太大,但足够邻居们在此休憩小坐。通过这样一些小小的改造可以让建筑空间变得更加有机、宜人,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惊喜。
建筑二层室外走廊
通过一些小小的改造往往就让建筑空间变得更加有机、宜人,给人以莫大的安慰与惊喜。
南侧底层架空院落
建筑南侧
方案:将高大威严的『方盒子』打开
鸟瞰建筑屋顶平台及连通廊道
在计家墩村中走走,可以随处看到或为遮风挡雨,或可坐小憩的檐下空间,正是它们给了我们改造村委大楼的灵感。基于此,我们准备将村委大楼这个封闭的“方盒子”打开,让室内空间与室外连接,让公共建筑更公共,让生活空间更生活。
在设定了改造目标后,我们便商议制定了如下空间改造方案:
首先,打破工整对称的“方盒子”模式,将建筑体四面全部向周边打开,让建筑体四周威严、消极的界面变成连通室内外、面向且服务于外侧的积极空间。
然后,在建筑内营造一个大型空间,打造成室内花园,再在“花园”外设计一处客厅。这时候,其实室内与室外的空间概念已经变得模糊。客厅相对于“花园”来说是室外,而相对于室外的檐下空间来说,它又是室内。换句话说,此举已经彻底消除室内外的分割线,使室内外空间完全连通。人的活动可以由室内延伸到室外,也可以由室外流动到室内,毫无拘束。
最后,引导进村的步行主路从建筑中穿过,让建筑的室内外空间连通,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由此,便可以让其从一个只能自外观赏的“雕塑”彻底变成一座能从内部行走的“花园”。
营建室内花园。首先将原建筑一层的梁和楼板锯掉,在原建筑内腾出来一个10米通高的单跨大空间。这个大空间与室外四处连通,这进一步模糊了室内和室外的边界。于是,我们决定在大厅内种满花草植物,让它更好地成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
打开建筑南侧界面。首先将原建筑南立面的五开间彻底打开,实现室内外互通,再在原建筑南侧3.6米处加盖一堵高墙,由此围合营造一个全新的空间。然后,在加建的高墙外侧再加建两组角部相连的坡屋顶房子,从而围合出两组互相连通的院落。院落外侧空缺处形成两处贯通的天井,让建筑空间更多地相连。由此,建筑南侧的花草树木自然地进入院内直至室内,进一步改变和模糊了空间的内外关系。
打开建筑北侧界面。原建筑北侧有一排低矮的民房。民房和大楼之间有一条约3米宽的街道,但极少有人行走。在改造中,我们将原建筑北面的首层墙打通,让街道空间向建筑内侧移进,使建筑与街道围合出尺度宜人的檐下空间。
我们将原村委大楼这个『方盒子』的四周打开,将其从一个『雕塑』式建筑改造成一个『花园』式建筑体。
建筑入口廊架
建筑北侧展廊
改建后的室内中庭
建筑二层室外走廊
设计入口双面廊。我们在主庭院与入口庭院之间设计了一个双面廊————东西两侧均可坐人,然后在廊角的西北角部开了一个门洞。我们对此门洞的门板进行了精心设计:只要将门板一掩,便可在门洞上方形成一个与人眼齐高的窗,可以从院外窥向院内;只要将门板旋转出来搁在浅水池上,便成为一道木桥,可供人通过。这个廊道兼具多项功能,可以承载多种活动,为两个院子之间提供了不同的交流方式。
营造空中走廊。建筑二层的两处屋顶平台通过空中连廊连通形成环线。该环线同时连通了室外的一系列天井和二层室内空间。在室内外间穿行,置身其间,感受空间位置的变化和行进次序的变换,可令人享受到行走迷宫般的体验。
空间次序的感知和身体的经验感受等这些最有趣的部分,都是照片和文字所无法传达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
双面廊特制门
呈现:一座需要用身体体验的『花园』
整个村委大楼的改造试图构建多处既内且外的空间,创造出一种室内与室外交织、建筑与自然交织的多重空间体验。这也是我们在这座建筑体中试图构建的一种“理想乡村”:一个由房子、墙、庭院以及花草树木绵延交错而成的“花园”。
改造后的村委大楼像是一个多孔的、没有内外界限的有机建筑体,可以从任何一个方向进出。它不再是一个只能由外观看的“雕塑”式建筑,而是成为一个需要走进内部去经历和体验的“花园”式建筑体。它俨然成了一个难以名状的建筑体:我们很难用一张或几张照片去概括它,也无法以一个概念或一段文字去简单抽象地描述它。毕竟,空间次序的感知和身体的经验感受等这些最有趣的部分,都是照片和文字所无法传达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获得。并且,这种感受是因人而异的。
总之,我们设计了一座需要用身体去经历和体验的建筑。在我们的设计中,着意强化了人的身体与建筑的互动性。它强调身体的在场经验,而不只是简单地观赏。也就是说,只有置身于建筑之中,才能体会到照片或文字无法描述的那部分微妙的感受。也许这些部分正是一座建筑中最令人难忘也最为珍贵的东西。 (作者系北京原筑景观规划设计公司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