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自在天地间
2021-05-23陶怡霖
陶怡霖
避苦趋乐是人的本性。古代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在生存需要的驱使下将更多精力投入繁重的劳动。古人按照时序节令、气候物候的变化形成的风俗习惯。春日光景与上巳、寒食与清明时间相近,此时节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值春耕春种。這些节日的一些民俗内容充满了文化色彩,相互融合或在此后被取代。憋屈一冬的古人也会跟今人一样,在东风送暖之时外出行春游戏,形成了包括物质生产生活类的民俗。组织活动类民俗、礼仪信仰类民俗、游戏娱乐类民俗等中国人惯用通过关注对人的生存来照见人性,保存着古人们在春天时节快乐的集体记忆,而诗歌、绘间等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主要记录方式。它们在历史长河中镌刻下从普通大众到社会精英阶层生活中的休闲娱乐,在强调勤勉进取的社会大氛围中呼唤着人性本能的复苏和自由的欢畅。在这草长莺飞之时,我们除了自拍发圈,还能怎么玩?本文将与您一道,且去看看这些遗存中究竟藏着古人行春的哪些玩儿法……
行春出游
环境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曾考证,古代气温比现代低十几度,在没有温室效应的古代,寒冬的凛冽让古人对春天怀揣着一份更为真挚的期待。四季在地球不断自西的公转中交替。春日出游主要集中在上已、寒食和清明时节。温暖的春风唤醒了大地和植物,推陈出新,长枝抽叶,一切生机盎然。无论是谁、都会张大嘴,深深地向里呼吸,像痛饮甘露似的感到陶醉、清爽。
春游,又叫踏青、探春、寻春,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节令习俗、如同历史所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已然出现在古人生活中,但彼时的古俗大约要属于民间祭祀欢会了,事后顺便纵览春光。唐人的春季踏青风气渐炽,踏青游赏,舒展身心,洗涤胸臆。室外的明媚令生活充盈着享乐和欢愉而褪去了曾经节令所携带的祭祀信仰基因,进而彰显着游乐本身的人性光辉。唐朝众多诗人在古诗中留下了他们对春天的所见所感。元稹在《寒食日》“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
白居易懂得到生活中去寻觅快乐,他曾在诗歌《春游》中写道:“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在白居易看来,面对大好春色却视而不见的宅家,这简直就是不懂生活的半傻之人。而孟郊在春假时,作诗一首“一日踏春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表达了他恨不能尽揽春色,观遍群芳的心情。唐王朝时期行春出游之人,上有王公贵族与达官显贵,下至百姓人家。节令习俗在唐代已日趋成熟稳定,从帝王到民间社会都重视时令节日。唐玄宗曾诏令百官:春末以来,每至暇日……赐钱造食,任逐游赏。
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宋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图1)原是唐代画家张萱的画作,原作已佚。该作记录了唐玄宗宠妃杨玉环的三姐虢国夫人与其眷从盛装出游的场景。唐玄宗宠爱杨玉环,且爱屋及乌,对其家人亦是恩宠有加,赐予其三位姐姐只有大臣之妻才能享有的最高头衔,大姐被封为韩国大人、八姐被封为秦国夫人,而三姐便是画中主角——虢国夫人。作为唐代惯常的节目,游春在每年三月三日达到最盛,鼓励行春的唐玄宗还曾将汉武帝所造的“曲江池”修缮一新,方便贵族妇女们来此花草繁盛、烟水明媚的胜地游赏,自然喜欢热闹的虢国夫人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与姐妹结伴同游。杜甫的《丽人行》中可见出对应: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裰稳称身。
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
张萱将画题定为“游春”,可画中丝亳不见鲜花草木、春水之景,全然通过对游春人物的塑造、画面构图以及节奏的把控与气氛的渲染来营造一种花团锦簇的春日气息。画家集中力量,以虚代实的描绘身着轻薄而鲜明华服的游春者在骑马行春中欢愉悠闲的神态。这件传奇画作虽不见春景,却无不显露出盎然生机的感受,不仅印证了贵族骑马春游之景,更强调了唐王朝的节令活动在推动人性解放层面有着卓越贡献。同是“游春”主题,隋朝画家展子虔笔下的《游春图》(图2)却与张萱的表现不同,画面以大全景视角描绘了江南地区早春二月的景色:万物吐故纳新,山绿树青,桃李芬芳,一道静谧的水域占据了画面的中间位置,微波皱起。这些明确地告诉观者,一切风清气盛。河岸边的游人三两成群游赏春景,或是步行伫立,或是主骑马而仆随其后,甚有游者泛舟河中。同今人般,身着美服去春日美景中享受季节更替的馈赠,画中游者的行春游赏洗去了岁时远处的神灵崇拜色泽,他们以入世的态度求得自我精神的满足与欢愉。
宴饮雅集
在近2000年历史中,文人雅集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并成为绘画史中的母题得以流传于世。无论是魏晋风度,还是唐文化符号,再或是宽松的宋代政治文化环境,宴饮雅集是春日必备“节目”之一,谈玄、歌咏,寄托着古人不同的情绪与态度。在不同历史文化氛围下,各阶层的休闲娱乐资源与形式也不尽相同。踏青、祭祖扫墓、宴饮狂欢、祭祀敬神,古人从一成不变的生活中得以暂时抽离,进而营造一个超越阶级的秩序,到自然中去寻觅心灵的慰藉。春日登临畅饮,魏晋文士以酒放怀,有竹林七贤在竹林之下的“肆意酣畅”,有石崇邀集的金谷园之会,亦有最为经典的“兰亭修禊”。《周礼·春官》有记:女巫掌岁时,祓禊衅俗。其意在于女巫主持三月三日上巳沐浴祈福的活动或仪式。魏晋后,三月三日上巳节成为春禊,是节令岁时的重要节日。
提到“兰亭修禊”,这一发生在东晋三月三日的“修禊”之会在此后的美术作品中得以反复出现,呈现了画家世界的春日之戏,如元钱选、明文徵明、仇英、陈洪绶,清董邦达、任伯年等。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图3)記录了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包括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饮酒赋诗的场景。雅集得诗37首,王羲之将诗赋辑成一集,在序中记载了他们流觞曲水以及引发的感怀。故宫博物院藏文徵明《兰亭修禊图》(图4)是一件金笺青绿设色作品,以“兰亭修禊”为主题,反映了王羲之在《兰亭序》中的景象:春日的树林蓊郁,傍水修竹更显清润。在崇山峻岭间,溪流蜿蜒。近景中为一茅草小亭,王羲之等三人坐桌边,而溪边文士数人或坐或卧,注目水中酒觞,待飘至人前,须赋诗一首,否则罚酒一杯。在上巳祓禊之余,这般曲水流觞为后世效仿。唐代诗人王勃曾在三月三日上巳节于云门寺主持了一次模仿兰亭雅集的修禊活动。元明清以来直到近代,历代文人在春日亦有许多雅集,但大多皆沿袭兰亭雅集的模式而大同小异。从山水胜景、名士汇聚、宴集游乐、曲水流觞、吟诗作赋乃至棋琴书画等,自邺下雅集以来近2000年的中国文人在独特的聚会——“雅集”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征,一种以“兰亭雅集”模式为典雅代表的文化特征。
半仙之戏
半仙之戏——荡秋千是古代春日专属女性和儿童之娱,多以树桠枝为支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变化成今天用两根绳索间加踏板的样子。关于秋千的起源,历史上说法不一,一说是来自于春秋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北方山戎,寒食为秋千,以习为趫”一说是与古人获取食物的一种方式。另说来源于汉武帝时期。然,从有限的记载中我们得知,汉代宫廷已有秋千游戏的记载,南北朝时期秋千已经传到荆楚地区,“(立春日)又为打毬、秋千之戏”。“秋千游戏盛于唐宋时期,在元明清时期依然仍十分流行。宋代王珪在《宫词》中书写了宫中女子荡秋千的情景:禁篽春来报踏青,御池波漾碧涟轻。内人争送秋千急,风隔桃花闻声笑。秋千游戏成为从宫廷到民间在寒食清明之时的一项重要活动,清明节亦称“秋千节”。秋千尤其与韶华女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无数古代文人墨客抒发对浪漫爱情,抑或相思刻骨的寄托,同时也映现出古人秋千游戏时的风采与神韵。
现藏于日本大和文华馆的《四季仕女图》是明代画家仇英之作。画中以青绿树石相隔四季,在春景部分以宫廷女眷们在春日的标志性活动——秋千作为画面核心,身着绫罗彩衣女子正坐秋千但还未飘荡起来的瞬间,周边的其他女眷参差错落的将目光投向即将裙裾翻飞的秋千女子,春柳迎风,桃杏展颜,这样的季节使得飘曳多姿的秋千给女子们在飞荡中放飞自我,获得一种平日尚无的浪漫的精神空间,而她们婆娑身影荡涤在空中,给予观者的又是一种美的感受。难怪早在唐朝,玄宗皇帝喜欢欣赏在秋千上的倩影,每至寒食春日,“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相比仇英的内敛,清代画家冷枚的《荡秋千图》可谓戏剧感十足,画家聚焦于正在秋千架上飘荡的两位美人身上,仿若“身轻裙薄凌空舞,疑是嫦娥下九天”。同是清朝的画家陈枚在其《月曼清游图册》(其二)(图5)中亦是描绘了“东风二月拂人和,高架秋千红袖多五色衣裳耀明锦”的春日闲适,美人、秋千、绿柳、娇花这些元素次第出现。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的《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图6)“二月踏青”中,其远景聚焦在一处红色秋千架上,旁有太湖石雅衬。事实上,根据记载,清宫内每至春日,坤宁宫以及各宫院都竖起秋千架,秋千索上回荡着宫廷女眷们欢快的笑声。时至今日,秋千仍然盛行不衰,儿童对秋千有着迷之热爱,而秋千也成为了一项体育竞赛项目。
蹴鞠
撩人的春日,古代女子儿童飘荡在秋千架上,而男子也不会闲着。蹴鞠是寒食清明时节古代男性的主要运动,当然女子也对其充满激情,深受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的喜爱。古人对蹴鞠的激情绝不亚于如今我们熬夜看世界杯的疯狂程度。相传蹴鞠是黄帝所创,最初目的是练武,用以考察士兵的“材力”。魏晋后只有民间仍以蹴鞠为戏,娱乐健体,在士族阶层几乎没有蹴鞠活动。至唐朝,人们改造了原本实心的蹴鞠,唐人仲无颇《气毬赋》云:“气之为毬,合而成质。俾腾跃而攸利,在吹嘘而取实。尽心规矩,初因方以致圆:假手弥缝,终使满而不溢。”°蹴鞠自唐朝始,成为寒食清明时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如秋千一般,蹴鞠成为被歌咏的风俗。诗人往往将秋千与蹴鞠缀联在起写到咏春诗句中。白居易曾在《洛桥寒食日作十韵》中描绘洛阳人寒食节踢球的景象:蹴毬尘不起,泼火雨新晴。
寒食清明荡秋千和蹴鞠的习俗在宋明之际依然盛行(图7)。宋代开展最为广泛的便是“寒食蹴鞠”民俗活动,陆游在其《春晚感事》中:寒食梁州是玩家,蹴鞠千秋尚豪华。南宋周密撰写的《武林旧事》有记,宋代官家有专业蹴鞠艺人,民间“瓦子”中亦有蹴鞠表演。上海博物馆藏钱选临宋苏汉臣《宋太祖蹴鞠图》(图8)描绘了太祖赵匡胤等6人蹴鞠的场景。钱选临摹之后题字:“蹴鞠图旧藏秘府,今摹图之。若非天人革命,应莫观之,言何画哉。”从明代唐文风《梧冈集》中有诗《题蹴鞠图》,该诗印证了《宋太祖蹴鞠图》中的人物,前两人踢球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宋太宗,后四人观看的是宋朝开国的功勋赵普、楚昭辅、党进、石守信。至明初,军队勒令不得蹴鞠,蹴鞠的竞技性逐渐减弱,参与者一团和气。纵使军队有“禁球令”,明朝皇帝依然热爱蹴鞠,明代宫廷画家绘制的《明宣宗行乐图》(图9)图中记载了明宣宗朱瞻基坐定于宝座上,看台下的蹴鞠活动,而画中的背景表现的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山间桃杏盛放,松林环抱,小桥流水,各类珍贵的山禽水鸟活跃山前山后,红色垣墙内,林木繁盛,郁郁葱葱。明代杜堇《仕女卷·蹴鞠》展现了一群身着轻薄纱衣的高髻女子在春日的桃树下蹴鞠,边角处的桃花竞相开放,雅致古朴,蹴鞠女子们面露微笑,一片欢愉中令人感受不到现代足球的激烈。蹴鞠之余,古人还演变出“击鞠”“捶丸”等球类游戏,亦是十分精彩有趣(图10)。
龙舟竞渡
竞龙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是图腾祭祀的种仪典,最早与祭龙和避害有关。战国时期《人物御龙帛画》中可见人乘龙升天的情景,而在战国铜鉴赏亦有龙舟绘图。根据考证,中国古代竞龙舟并非是限于今人所知的端午节,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习俗至汉魏时期才与屈原关联。在古代诗歌与绘画中,龙舟竞渡亦是三月三的风俗活动之一。《淮南子》中“浮舟以娱”,“吴越”地区龙舟竞渡文化逐渐脱离祭祀神性而走向满足休闲娱乐的心里发展需要。这项活动在时空上存在着广泛的制约,不同朝代与地区的水域使得地域龙舟竞渡文化不尽相同。
娱乐生活颇为丰富的唐朝在春季上已节亦举行竟渡比赛,从民间到宫廷都十分火热,宫内女性既是观赏者,亦是行动者。诗人张祜《上已乐》:猩猩血彩系头标,天上齐声举画桡。却是内人争意切,六宫罗袖一时招。诗篇描绘了唐宫中春季上巳节举行的宫中女子竞渡比赛。唐敬宗尤爱竞渡,他曾诏令王播(淮南节度使)“造景渡船二十只供进”。后因官员苦谏改为十只。宋元时期的龙舟竞渡更为活跃,杭州城在三月三前后龙舟竞渡之外,浙江《义乌县志》有记:三月上已,先十余日,沿溪民,泛龙舟,至是日止,俗呼竞渡,谓宜田蚕,始于寒食,至清明日而止,谓之水嬉。浙江西吴(湖州)至唐宋以来,从清明前天开始龙舟竞渡,历时两日。湖州地区的竞渡活动在三月清明节展开,这与苏杭养蚕区的农事活动有关。而宋以来的广东地区,龙舟竞渡日盛一日,其时间为农历二月春时。
宋代皇室贵胄对龙舟竞渡钟爱有加,位于汴京城西顺天门外的金明池便是他们冶游赏玩的皇家园苑《东京梦华录》记载每至春季,金明池都要举办盛大的龙舟竞标活动。而与记载对应的,我们可在传为宋人绘制的《金明池争标图》(图11)中一窥究竟。入三月,金明池开始了活动仪式的演练准备,俯视整个场景,可见活动的盛大与热闹。画面以俯视大全景的视角,整个龙舟竞标活动以一艘大型龙舟为中心,金明池水殿的水面上有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可供观赏、奏乐,比赛气氛激烈紧张,真可谓“水戏呈毕,百戏乐船,热闹非凡”。翠柳与梅花在金明池边摇曳生姿,春日暖风习习之感油然而生。元人王振鹏《龙池竞渡图》(图12)以其擅长的界画手法描绘了北宋崇宁年间三月三日的金明池龙舟竞渡争标活动。由此可见,并非只有在端午节才有龙舟竞渡活动,古人的春日中亦有此乐。
风筝
在美国华盛顿航空和空间博物馆飞行馆立着一块字牌“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等和火箭”。这项起源于中国的仿生学杰作的发明者与具体发明年代尚无定论。在唐朝以前,人们并没有将风筝作为一项娱乐活动。根据目前记载,发明风筝动机与军事目的相关,起到警示和传递讯息的作用。
历史上,风筝在娱乐身心之余,亦有祈福驱邪之意。风筝又称之为“纸鸢”“纸鹞”“风鸢”等(图13)。风筝这意象在唐代诗歌中被歌咏,并根据诗歌记载中,我们知道风筝已经在民间开始流传。如元稹有诗《有鸟》:有鸟有鸟群纸鸢,因风假势童子牵。风筝意象从唐代入诗歌咏,到宋代入画成趣。有记载在清明节前后放风筝是在宋代,也是在此时这项主要是儿童参与的游戏,成年人也加入了进来。这与清明时期的天气状况为放飞风筝提供了先天的自然条件;其次,人们从放飞风筝中获得的生理与心理的放松与疗愈依附于清明时节而成为明确的节令风俗。宋《谈苑》记载:岐山某富家子弟极爱郭忠恕的画,每日好酒好菜招待,预设案几文房,多次恳请郭作画。而“忠恕先取纸一轴,凡数十番”,于开头画一小童手持线卷,其中引线有几丈长,最后才画一只风鸢。富家子看他虽然名气很大,所画却又如此敷衍大不高兴,从此使不再请他了。这个故事亦被明代徐渭记录在他的《风鸢图》题跋中。北宋画家仇英版《清明上河图》可见清明时节汴梁城下亦有风筝。北宋末年宣和画院侍诏苏汉臣《百子嬉春图》(图14)中便有描绘小童放风筝的场景。关于儿童放风筝,古人是有讲究的。宋《续博物志》中:今之纸鸢,引线而上,令小儿张望视,以泄内热。清代《燕京发明记》:儿童放之空中,最能清目。在古人看来,小孩子放风筝有助于败火清热,且有明目的功效。而宋徽宗赵佶更是风筝爱好者,《宣和风筝谱》有多处记载帝王贵族玩赏风筝的故事,可惜的是《宣和风筝谱》后来散佚。风筝到明代以至鼎盛,明代天才画家徐渭一生坎坷,贫穷不得志,但其水墨大写意作品恣意放纵,酣畅潇洒。他在晚年尤爱“风鸢”题材绘画,如《风鸢图》《若耶溪畔人家》(图15)等,画中的春风熏人陶醉,无拘无束的小孩单纯自由地牵扯着风鸢奔跑,在温暖宁静中放风筝,更是放飞思想、身心与灵魂。他创作了若干件“风鸢”题材绘画,“每一图必随景悲歌一首”,得《风鸢图诗》,其中一首涉及风筝材料制作,诗云: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徐渭还曾回顾自已放风筝的感受:“我亦曾经放鹞嬉,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清代时期北京地区放风筝活动非常活跃,主要盛行于春秋两季。《帝京岁时纪胜·清明》记载: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纷出四郊,担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升平樂事图册》(其二)(图16)描绘了初春时节,生活在太平盛世中的妇女儿童庭院嬉戏的欢乐情景,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祥瑞元素,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其中第二开便记录了两位女子陪伴童放风筝的景象,儿童牵线奔跑,粉色蝶形风筝轻盈飞扬在平静的水面上方,一派盎然生机与欢乐迎面而来。此外,《雍正十二月行乐图》(图17)中,三月的帝王行乐生活不仅描绘了前文所提的“流觞曲水”、交游行乐,还有放莲灯、抚琴赏古、对弈下棋等。画中水面上一只蝴蝶风筝让观者沿线寻索,原来是一群孩童在春风习习中放风筝。清宫档案有“乾隆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太监高玉交福禄寿风筝一个,蝴蝶风筝一个,魁星风筝一个”的记载。宫廷画家《旻宁行乐图》中亦可见道光皇帝端坐于远景凉亭中,画面前景则是两位较年长的皇子在方润轩中写字画画,两亭之间空地上三名年幼皇子正在放风筝,风筝形状却是实物中所不见的红色“福”字和绿色“喜”字。与乾隆《清明》一诗意境颇合。清人风筝诗亦是最丰富的,如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还有袁枚《纸鸢》、孔尚任《燕九竹枝词》、方芳佩《纸鸢》等。大批诗人、画家都对风筝投注了极高的热情,可见风筝在古代人们生活中占据着突出的地位,使得文人骚客不得不重视这一领域的景象与动态。放风筝这一有趣的习俗一直持续到今日,作为民俗文化展示出不竭的生命力。热爱生活的齐白石(图18)与丰子恺都曾绘制多件“风筝”题材的作品,在作品中去回味他们曾经历的弥珍的童年时光。
结语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有限的情况下,古人开发出太多在春日玩耍的方式,无不显露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理想艺术品位等。他们将这些逍遥自在的记忆藏在诗中、画中,绵绵吟诉着性灵的底色。除了文中提及春日活动,还有射猎、弈棋、乐舞、斗草(图19)、斗鸡(图20)、投壶、拜神进香等。春日的游戏让古人在“玩”中增长见识,感知世界,得到内心的舒展与自由,是人对本性追求的展现,正如庄子在《逍遥游》中所推崇的“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超逸自洽。和古人一样,春日之时行走在天地之间,忘掉飞速发展的生活与飞奔的行程,让我们在钦慕古人自由之时,亦能和他们一样,“百日之劳,一日之乐”,追寻一份难得的自在与逍遥,求得性灵的解放与身心的舒展,亦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