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者事竟成
2021-05-23谢崇志刘艳
谢崇志 刘艳
在中铁五局四公司深圳地铁大运枢纽项目部,有一群激情四射的“智”者,他们用智慧诠释担当,用行动践行有“智”者事竟成的人生格言。
深圳地铁大运枢纽站总体建筑面积近16.3万平方米,相当于17个标准地铁车站的面积,四条地铁线在此交汇,建成后将成为深圳最大交通枢纽之一。据项目经理廖令军介绍:项目部在2020年的月均产值超过一亿元,在业主开展的各项施工竞赛中名列前茅。可圈可点的事迹,令人称赞。那么,他们是如何以“智”领跑、以“智”成事的?
“智”除隐患
深圳地铁大运枢纽紧邻既有地铁3号线大运站,枢纽基坑围护结构与3号线桥梁基础承台最近距离仅1.5米,作业面离桥底作业空间仅5米,地下管线密集,安全风险极高。安全保障成为第一要务。
项目部按照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要求,认真落实公司“八个到位”工作,通过一系列手段,实现项目本质安全。项目部建立了安全监管队伍,配足配强相关人员,确保安全监管全覆盖。项目部建立风险预防控制体系,结合施工特点出台了十多项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坚持每月对管理部门、作业队伍、劳务队伍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考核评比,最大程度控制并消除各种隐患。
“智”用“四新”
項目部与深圳大学院士团队、中南大学、南京大学开展了深度科研合作,推广运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四新”科技,在地铁高架桥下低净空和超大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结合项目实际大胆探索创新,在桥下作业采用红外线报警装置避免超限,在超大基坑开挖中预埋光纤光栅解调仪以获取相关数据,采用多点连续光栅准确感知土体沉降变形分布情况,对基坑稳定性进行自动监测。目前,项目部使用的“四新”技术中,已获得省级工法1项,有17项发明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智”解难题
大规模施工一旦展开,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对交通疏解方案的不断优化,以保障施工的正常推进。项目班子成员主动与交管部门衔接,积极优化疏解方案,将原设计的主体结构施工5期交通疏解方案优化为4期,使整个工期提前2个月,从而节约施工成本800万元。为进一步优化施工设计方案,项目部专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和工程部相关人员为主要成员的“方案优化小组”,安排专人驻点设计院,加强与设计院对接和沟通,及时了解设计意图,以保证设计方案得到进一步优化。例如:将部分地连墙施工改为咬合桩施工,缩短了工期,大大降低了施工成本。
在大基坑开挖上,项目部针对工期紧、工程体量大、安全风险大等难点,制定了一套基坑开挖与支护方案,坑内采用挖掘机进行土石方倒运,坑外采用垂直开挖设备抓土装车,充分利用基坑的有限空间,多点多面交叉流水作业,创下了单日出土1.3万立方米的深圳地铁土石方施工新纪录。最终,他们仅用3个月就完成了土石方施工任务。
“智”化风险
中铁五局四公司副总经理兼深圳地铁大运枢纽项目经理廖令军,勇于把重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现场任何地方只要存在风险,就必然会看到他的身影。为解决交通疏解这一难题,他带领团队在龙岗大道进行了5次大型交通疏解、10余次小型交通疏解,确保了工程现场安然无恙、施工有序推进。
不仅仅是项目领导以身作则,基层管理人员也尽职尽责,不落人后。2020年4月,因为项目部人手不足,作业五队技术主管闵健既当现场施工主管,又同时兼起了图纸会审工作。他连续奋战三个昼夜,硬是凭着一腔热忱和一股韧劲如期完成了艰巨的会审任务。作业二队在2020年七八月份,负责安装钢管柱,每根直径长80公分、最重达80余吨,共计需要安装105根,施工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造成上百万元的损失。作为作业队队长的付丹虎,对每一个施工步骤都反复检查、核实确认,严格卡控工序,确保上道工序合格后才进行下道工序。在他的严格管控下,105根钢管柱安装实现了零失误,展示了基层领导一丝不苟、敢于担当的硬朗作风。
有志者事竟成,有“智”者更成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铁五局四公司深圳地铁大运枢纽项目部将在深圳这片热土上,用勤劳和聪明继续书写更加精彩的“春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