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个“真”老师

2021-05-23李富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真心真诚真实

李富饶

【摘要】在工作中,教师们都感觉到,现在社会和家长对教师的要求都很高,而教师们又感觉到现在的学生“人小鬼大”,工作难度更大了。是的,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素质的提高,我们的工作就更有挑战性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一个生命。只是,我们不用彷徨,因为陶行知告诉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不就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吗?

【关键词】真实;真心;真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的这句话可以一字记之曰:真。实在是大道至简。笔者就围绕一个“真”字并结合教学经验对“师德”进行相关探讨研究。

一、真实示范

不是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吗?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的重任,身为指导者,自身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我们工作的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去施加影响。”

1.示范的意义

可见,教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它不是大道理、教科书、规范等可以代替的教育的力量。这种示范性,能产生强大的感染力和渗透力。学生一旦接受了这样的“示范”,不但意味着行为的外部模仿,而且同时产生了内部的评价标准:“应该”或“不应该”这样做。“可见、可学、可仿、可行”,教师的行为、形象乃至人格对学生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2.从小事做起

例如,教师总向学生强调“要讲礼貌”,可是当学生向我们喊:“老师好”时,假如,教师爱理不理,或者很冷漠地点个头就侧身往前走了,又如何让学生明白讲礼貌?还记得笔者的女儿读小学的时候,曾嘟起嘴巴对笔者说过:“我们学校有个老师,我叫他老师好,他都不理我。”笔者回答说:“不要紧,可能他没听到,你应该多喊一次。”谁知道女儿说:“我就是这么想的,所以我又跑到他跟前再喊一次老师好,他点了一下头就走了。”小朋友的心里一定不能理解为什么“老师这么没礼貌”,因此,不要忽视每一件小事,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言一行都很重要。

又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误时,有时候会遭到同学的讥笑。这时候,教师与其大声喝止,还不如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作表率更有效。对该生的一个微笑,一个信任的眼神,一点小小的提示都能使他找到顺利作答的台阶,并为学生树立理解的榜样,促使学生在“教师的行为”这面镜子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自我修正。所以,为人师者,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

那天,笔者在走廊上看到一个年轻的班主任弯腰捡起一张废纸,来往的学生都在看,我想,学生们一定会被她的行为所感染。这是真正的示范,无需说教,无需大道理,却是最有效的教育。

“教师无小节,节节皆楷模。” 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应该时时、事事率先为范,让学生能在教师无声、无痕的身教中得到深刻的感化,从而获得学生发自心底的钦佩。

二、真心尊重

作为教师,应该懂得“尊重是润滑剂”。平时,要注意尊重学生,和学生相处融洽,不以“师道尊严”自居,不高高在上,而以亲切、平易近人打破师生间的“壁垒”,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千万不要对学生总是面色凝重,甚至大呼小叫,满脸的不耐烦。尤其是在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有的教师怒气冲冲地批评学生,学生表面上唯唯诺诺,不撞在枪口上,殊没想到在学生俯首帖耳的背后,却是学生的不满与埋怨。所以说,尊重学生,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试问,又有多少教师真正落实了呢?笔者想起了那次的班务评比,告诉学生这回事,并请他们出谋划策。学生点子多,一下子就由班长小结出了课室的布置、卫生的处理、人员的工作安排,他们所说的明显和笔者所想的不一样,是该否定学生的还是该听学生的?现在学生热情高涨,一旦否定了学生们的建议,而坚持自己的想法,这将会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以后的班级管理。于是,我微笑着称赞学生的想法和安排都很周全,决定就按大家所说的去做。学生欢呼雀跃。接下来的一个星期里,学生一有空就投入到班务工作中去。检查结果出来了,我班总分全校第一名。当其他班主任来我班参观时,啧啧称赞,并问笔者有什么法宝?笔者回答说:“无他,尊重学生而已。”笔者很庆幸,在这件事上,没有专横,没有固执,而是选择了尊重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因此,深深体会到:学生只有在师生交往中体验到尊重、信任、理解,受到激励、鼓舞,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产生愉快额情感体验,同时,人格得以陶冶,自我得到发展。别忘了美国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地呵护着学生的心灵,尤其是尊重他们的人格。就算是一句不经意的讥讽,一个冷眼,也会挫伤孩子纯洁的心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的故事”一直为教师们所津津乐道,其魅力之处是他对男孩人格的尊重。

三、真诚期待

期待是什么?期待是一种真诚的期望,是一种耐心的等待。教育的期待是对学生“即使一千次跌倒,也会一千零一次地爬起来”的坚信。这种期待一如沙漠中的一泓清泉,滋润赶路者干涸的心田;一如炎炎夏日里的一阵清风,吹走心头的苦闷。它会让你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从而“化腐朽为神奇”,创造出一种美好的境界。我们都深知:教育的意义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有“激励”和“唤醒”。“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也是说明了学生的成才需要老师真诚、耐心的期待吗?要知道,老师的期待能促使学生孜孜不倦地投入到学习中,促进学生迸发生命的色彩。学生的伶牙俐齿、反应灵敏、想象丰富都是在教师真诚的期待中自然而然地突显出来的。

美国总统林肯说过:“关键的一句话会影响人的一生。”是的,关键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一个眼神或者一件小事的确能影响人的一生。给学生一轮明月,让学生在美好的期待中追寻梦想。笔者曾读过德国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的故事,他从小受家庭的影响,很想当一名牧师。后来他的一位大学老师的一番话却给他带来了新的希望。他的老师说:“你记忆力强,判断能力健全,文字通畅,在哲学方面有天赋。”从此以后,黑格尔走上了哲学研究之路,在教师的期待下最终成为鼎鼎大名的大哲学家。是什么原因让黑格尔的人生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这就是“期待效应”的神奇功能。“期待效应”表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坚持以生为本,一切为学生着想,无论是写学生的操行评语,还是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教师切忌信口开河,诸如“你笨得像头猪。”“你太调皮了。”“你就是蛇王。”等等,不应该出自教师们的口中。而应该多说“爱心话”“发展话”“正面话”“向上话”,教师的殷殷期盼成为学生前进的动力,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自我管理作用,让学生迅速成长,乃至成才,甚至成名、成家。

教育呼喚期待。教师们要以一种温和的态度包容学生目前的不够优秀,用慈爱的眼光相信学生日后必能成功。从播种到收获之间,总有一个过程的,需要教师悉心的呵护,睿智的宽容,也需要教师拿出勇气和大度的心胸来。

最后,凝结成一句话:用真实、真心、真诚,守望我们心中的三尺讲台,耕耘我们生命中的“责任田”。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真心真诚真实
享受快乐,感受真心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对学生的爱
班主任如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忏悔之于周朴园
巴赞电影理论对“真实”的澄明与立义
卡拉瓦乔《纸牌作弊者》戏剧性的真实瞬间
美剧情节越来越“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