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分激励介入课堂的实践研究

2021-05-23郑硕果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7期
关键词:介入课堂模式优化

郑硕果

【摘要】基于学校《积分激励制度强化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笔者尝试运用积分激励平台构建具有激励评价功能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这种模式的构建前提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如何不让模式禁锢课堂的灵性?把握好积分激励介入课堂教学的时机成为打破常规、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最终推动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营造智慧、灵动、活跃的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介入;最佳时机;优化;课堂模式

无可非议,当今社会是需要竞争与合作的。笔者在学习研究中发现,现在主流的课堂教学倡导既“独立思考”又“小组合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原则是“以学论教”,以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这一氛围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信展示、公平竞争,这些都意味着学生将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尽管如此,模式中学习者自主学习始终只是课堂教学的手段和目的,如何能更好地实现这种课堂并获取理想的效果呢?笔者在积分激励介入课堂教学的的实践中历经不断的尝试和摸索。

一、“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Vygotskyl.S(1981)指出:中介作用是儿童身边对他有意义的人(父母或老师等)在他认知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即帮助他开发潜在的能力,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色列心理学家、教育家Feuerstein(1991)认为:中介作用是赋予能力——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进步、学会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情景和社会变化以应会各种挑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策略;中介作用关系到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学习;还关系到帮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由此可见,在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对带着“学习中介者”角色的教师介入的需求。介入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和体验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而《学记》中也有说:“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教育,才能叫及时。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情绪,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效率,教师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笔者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基本框架模式是:①预习探究——先学后教②反馈点拨——先组后班③拓展应用——先练后导。④达标测评——反馈矫正。⑤课堂总结——归纳反思。笔者把积分激励介入模式的形式分显性介入和隐性介入两种。显性是直接打开网络页面进行操作,隐性是师生达成默契,这两种形式携带多维激励灵活地调控课堂教学。

二、积分激励介入教学模式

(一)课堂介入时机,课始、课中、课末、贯穿始末

1.问题的设置是关键的介入;

2.材料的投放是隐性的介入;

3.适度的点拨是有效的介入。

(二)处理好三方面的问题

1.如何预设目标及如何完成和实现目标;

2.如何以积分奖励方式调控课堂;

3.如何利用这一制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挫伤他们的学习热情。

笔者试着以自己的多年实践摸索出一种能真正解决目前英语课堂教学中碰到的一些困境和问题的模式和方法,同时也希望能通过积分奖励教学方法的落实和实施,带动学科领域的又一次改革。

教学中的激励绝不是单一的、单向的,而是指向学生情感表现、个性、能力等方面,渗透于各领域、涵盖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多层面的“多维激励”,总结起来包括以下三个主要维度:教学情感激励难度、教学行为激励维度和教学评价激励难度。如下结构图:

激励要注意将说和做结合起来:说了不做,负作用最大;不说,做了,有积极作用;边说边做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激励的基本程序为:洞察需要、明确动机、满足需要、注重激励反馈、注重约束机制激励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适时适度原则、公平合理原则、有益性原则。

三、积分激励操作方面

首先构建合作学习模式。建构学习小组,关注组员结构的多方平衡。其次是进行科学公正评价。评价中既有组员捆绑式的评价,也要关注到个体的发展。充分发挥积分的激励作用,以徽章升级为牵引力,扩大影响,增强效果,在学生中掀起积极的争章行动,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再次奖励實施制度化。不随意、不滥用,公平合理地对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积分奖励。提倡用教师的认真态度去影响学生对积分活动的重视。

四、教学模式应用方面

形成的教学模式只为教师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教学活动框架,提示一条思路,并不是可供老师机械模仿或模拟的样板。在选择与运用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们发挥创造才能,善于依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班级学生和自己的教学特长,大胆地进行改造。特别是各科课堂教学之间虽有共性,但需更多的是要考虑不同的特征。譬如,英语课堂是一种语言教学,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合作交流中学习与运用语言,课堂中需要学生有序又有实质性的互动,教师就必须有巧妙的活动设计,由于课堂活动较多,还要求教师在大框架下把握好环节的时间。因此,英语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就在大框架下提出这样的要求。

学习自主性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而获得的,它需要以接受教育的经历为基础,需要不断地“教育干预”。我们绝不能把它作是一个静止的、一旦获得就一劳永逸的心理机制。

参考文献:

[1]吴学文.学英语(初中教师版)[M].2011(47).

[2]赵昌芝.大学英语自主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介入的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猜你喜欢

介入课堂模式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宽与活小学教育阶段专业集群式课程模式改革构想